工業光魔(全稱: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簡稱:ILM),是著名的電影特效製作公司。

自從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於1975年創建該公司、並參與第一部《星球大戰》(Star Wars)的特效製作以來,工業光魔已經為多達300多部影片提供了視覺特效製作服務。工業光魔的奇蹟並不局限於在很多影片中創造的許多驚人的CG和視覺效果,更在於它開創了一個電影特效行業的新時代,迄今為止,ILM獲得過15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特效製作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彷彿是變魔術,而特效從業者,就是實施魔法的魔術師。

那麼工業光魔是其中最棒的魔法師。

工業光魔創造了我們以為不可能的世界,他們是創造激動人心視覺特效的先驅,改變了我們看電影的方式。通過藝術和技術的完美融合,他們徹底改變了電影製作過程,重新定義了現代文化。

他們開創了多種方式來視覺化地講述故事。引入了數字化技術,使它佔據了視覺特效的主要地位。數百個藝術家聚集到一起創造複雜的視覺圖像。各類不同的元素混合到形成了這些大師級的視覺。通過工業光魔的這些技術成就,電影製作人能做到任何事。

可以從無到有創造照片級真實的角色和環境。


《星球大戰》

今天的電影魔術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當代視覺的特效變革應該是從《星球大戰》開始的。在早期的光化學時代,創造這樣的世界,工業光魔需要提升傳統的手工特效技術,比如動畫和橡膠頭套角色。

藝術家能夠使用繪景技術增加場景的範圍和實際效果。用畫在玻璃上的圖畫與拍攝之後和實拍的素材結合在一起。精細製作的模型在藍幕前拍攝出來,允許他們把其他元素放在場景中。

有個過程叫光學影像合成。

工業光魔重新設計了Dooman光學印刷機,可以記錄多張光學軟片,用來重複拍照並可合成到單張膠片上 。

約翰·德克斯特拉設計革命性的 Dukstraflex,這個計算機控制系統能編寫程序,來控制動態的可以精確重複的攝影機動作。Dukstraflex使大量的元素混合到一個動態鏡頭成為可能,解放了100多年來攝像機只能靜止拍攝的束縛。

《星球大戰》是視覺特效復興的開始,那部電影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娛樂了觀眾,並為一系列不同風格的影片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星球大戰》

星球大戰的成功,讓喬治建立了一個電影製作中心。ILM的核心就是維繫一群創意型人才以及他們用武之地的高科技環境。

工業光魔打開了影視圈以外的市場,成為第一個獨立視覺效果工作室,讓人意識到視覺導演有其獨特地位。

工業光魔不斷發展化學特效成像,喬治·盧卡斯發揮潛能,找到全新的方式,來製造電影特效。他將計算機和攝影光電印表機結合,並提出用計算機剪輯是可行的這種想法,因此成立了盧卡斯影業電腦繪圖部,也就演變成後來我們說的cg。

蘋果機的出現,將電腦繪圖引入工業光魔。

今天強大的計算機成像技術源自於早期的CG技術。

1982年,派拉蒙公司用這種技術 ,創造了《星際迷航:可汗之怒》

在發展硬體和軟體的同時,他們用了5個月提高了材質貼圖、運動虛化、場景數碼繪畫、編輯程序,實現了第一個計算機合成的電影中的視覺特效鏡頭。

《少年福爾摩斯》中的彩色玻璃騎士是第一個電腦合成的人物

《少年福爾摩斯》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這是計算機技術影響力不斷增大的證據。

工業光魔致力於將動畫和光電效果。後來,開始結合計算機完成數字拍攝。

在20世紀八十年代,計算機逐漸威脅到了模擬仿視機的地位。盧卡斯影業計算機組已經發展出了驚人的工具,至今仍是行業標準。

第一個數字剪輯系統、第一個數字音頻剪輯系統、一個膠片激光掃描儀、強有力的圖形處理計算機來實現數字合成和處理高解析度圖像,皮克斯圖像處理軟體和旗下名為渲染器的處理軟體,讓這組人能夠完成突破性的電腦動畫短片《安德魯和威利》,這鼓舞他們追求更遠的目標完成長篇的動畫影片。

皮克斯因為經濟問題,在工業光魔中建立了自己的cg組,盧卡斯影業也是,其目的是專門為電影做cg處理。

《深淵》

《深淵》出現以後,很多需要特效的電影,算是周期需要的特效工程都開始崛起了,比如《深淵》的導演卡梅隆要求必須在《終結者2》用計算機圖形制一個人物,這對cg和電影而言都是個突破。

第一次用數字合成完成場景,沒有出現任何形式的環繞的霧麵線或任何用於在特效鏡頭中凸顯人物的粒度匹配。

為了創造出變形中的T-1000終結者,工業光魔使用了創新的激光掃描程序,來拍攝羅伯特·帕特里克的體態和表情,從而能夠模擬和塑造那個演員逼真的計算機形態。

通過追拍,計算機攝像機能夠與拍攝現場背景的攝像機達到同步,這樣我們才能跟拍他走過棋盤地板的腳步以及地板上冒出的人頭。

通過那部電影,大家意識到,科技進駐到了這個產業,重大的改革即將到來。

特效的開始,始於劇本中一條故事線的線索。

特效從業者首先到達實景地,拍攝一個背景,最終會將數碼動畫角色插入到這個樣品中。

畫家拿到這個背景後,會繪出一個虛擬的地貌,然後他們在計算機中繪出一個角色,包括骨架、結構,然後是表面、皮膚。在上色之前,他們會畫出眼睛,賦予表情,然後他們使角色在計算機空間中活動起來,以融入背景圖片。

重大轉折在斯蒂文開始接受由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變,這改變了一切,當恐龍製作完成後,大家都看見了未來無限量的可能性

《侏羅紀公園》【童年陰影】

《侏羅紀公園》製作完成後,轉變開始發生,彷彿世界被改變了。

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文化轉變舉步維艱,畢竟原來大家都比較習慣傳統製作。

這是一場變革,其速度甚至超越光速。

《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對於電影行業的變革更令人驚異。《侏羅紀公司》中的視覺特技、近在咫尺,龐大的角色將科幻帶入近景,而《阿甘正傳》卻以相反及低調的方式製作了令人覺察不到的特效。

通過改變演員的腿部動作,來改變他們的表演。 通過天空的改變,來渲染不同的情緒 。所有的這些細節,看似可以用鏡頭捕捉到,但卻無法實現,於是通過操控細節來加強故事的敘述。

用renderman【一種計算機圖像渲染體系】製成阿甘正傳中的乒乓球。

我們在乎的細節,觀眾卻毫無察覺。進入這一階段後,重要的便不是特效,而是故事情節。

忽然之間,特效在戲劇電影和喜劇電影及其他形式的影視作品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在製作了將近100部影片之後,ILM挑戰了難度更高更現實主義的片。

《龍捲風》

當處理 《龍捲風》裡面的特效時,需要處理非常有機的物質,比如灰塵、碎片、龍捲風、水等等,ILM得開發自己的粒子系統 以及一套能很真實渲染那些粒子的方法。

要做照片級別真實的東西,得觀察你身邊的真實世界。一定要看光線如何在物體上反射、照亮我們 。衣料如何摺疊摩擦,看人和動物是怎麼運動。

工業光魔要求的就是照片級真實,他們製造你能相信是真的東西。

回歸本真、回歸自然。

去看一顆羽毛怎麼運作,它具體是怎麼構造的,那麼完美 。

如果你能抓到一點那些熱情和好奇心,你就可以把他們加入到你的作品裡。

為了製作真實,特效總監領導生產經理、藝術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大軍實現最複雜的視覺圖像,不超時、不超預算,一切這些開始於工業光魔的藝術部。

工業光魔藝術部的概念藝術家,基本上是在整個組的最前面或者說是刀尖。確保每個人都是在一條戰線上,做客戶腦子裡的特效、生物或者環境。

導演要求工業光魔創造從來沒有過的影像,特效總監把這些交給工業光魔研究與開發部門。工業光魔最棒的一點,就是他們有個研發部門。

每個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東西,是被成千上萬個不同的素材仔細地被組合在一起,都是藝術家放在那裡的。基本上研發部門是要給藝術家提供工具,能疊更多層更複雜的素材。

必須要有這樣的控制能力,才能做出導演需要的畫面。

在現場,特效總監負責把需要弄的實拍素材拍完,然後,交給工業光魔的藝術家們。

ILM試著創造這樣一種氛圍:有創造力的人可以自由的分享他們的觀點。

關於一個鏡頭誰有好的點子,就說。當大家都真誠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作品就會更好。

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的去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時,你就會真正感受到團體的美妙。

如何創造更大的夢想?

你不斷解決小問題中的小問題,一步一步來,直到你可以獨立地完成它。

當有什麼新問題產生的時候,並且這個問題有某些不為人知的方面,你必須安慰自己面對現實,畢竟這種事經常發生,但只要全力以赴,結果總能無愧於心。

《星球大戰》中的尤達

《魅影危機》於1999年5月19日公映,成為星戰系列的登峰之作,它的成功為接下來的兩部續集奠定了基礎,它們完全由高清數碼攝像機拍攝而成,體現了虛擬人物和場景的最廣泛應用。

喬治用全新的方式將原版的《星球大戰》呈現給當今觀眾。盧卡斯在某種程度上,引領了那時候的文化潮流。

人們對裡面的道具、服飾和藝術品都很有感情,因為電影對他們的影響力太大了。

2001年,《珍珠港》這一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前所未有地被工業光魔搬上銀幕,這是該公司又一個影響深遠的電影系列。

2004年,ILM為《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製作了第一個極近特寫的真實數碼動畫人類,為數碼動畫演員開創了新時代。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

《加勒比海盜》大量運用了鏡頭動作捕捉技術,又稱iMoCap。這個先進系統的感測器記錄了人類的肢體動作,利用這些信息來使數碼角色更加生動。

這些角色均運用視覺特效製成,他們不用化妝,只穿灰色制服。

戴維·瓊斯是整部電影最難處理的角色,他身上有動作捕捉跟蹤器,臉上還有感測點。

《加勒比海盜》中的戴維·瓊斯

即使在電腦中做好了他的觸鬚也不能達到絕對真實。有些是無法由電腦生成的,只能由人工製作。

因為需要過於精細,塑形師、紋理素描師以及所有工作人員都將心血傾注於此,用各種方法使極其複雜的船員和船體鮮活起來。

《變形金剛》

一鏡到底的鏡頭,也可以用特效完成,如《變形金剛》集智慧之大成之作。

CG可以製作堅硬發光的物體,但是是否真正了解發光原理,是否做好將動畫製成真人版的準備,這仍然是個問題。

然而ILM交付了滿意的答卷。

《變形金剛》有一萬個可活動零件,每個零件間還要配合運轉。

ILM在技術上的突破,將其再次推向頂峰。

《鋼鐵俠》

《鋼鐵俠》的技術取材於《變形金剛》。

羅伯特發現戴真盔甲表演,行動受限,後來ILM讓他直接拋棄真盔甲。

一旦跨越了CGI真假難辨的那條線,就會開始考慮怎樣設計鏡頭來充分地利用技術,且不去考慮那些技術達不到的鏡頭。


ILM視頻特效團隊從威尼斯的一個倉庫里起家不斷挑戰極限,最終引領著藝術特效發展的道路。

他們獨自將膠片時代改寫成全新的數字時代,通過一部部電影改變了整個電影工業。

在過去的35年中,ILM在近300部電影中製作視頻特效。他們在藝術領域的特效創新,被授予了15次奧斯卡最佳特效獎,23次奧斯卡提名以及國家技術獎章。

他們通過電影藝術把我們帶到了另一個世界,永遠激勵著我們去挑戰不可能。

「ILM最大的挑戰可能就是它自己的名譽吧。」

總是在成長擴大,履行自己設定的標準,不斷追求進步,不斷追求卓越。

他們不會保持傳統,永遠打破規則,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與勇氣去做任何事情。

ILM:創造不可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