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描寫閨中情怨和相思之苦的,非常多。這是因爲受環境和當時的習俗影響,閨中女子,大多沒有自由,因此,詩人們鍾情於寫閨怨詩,將相思之意縱情釋放。今天,想與詩友們分享4首閨怨詩。其中的最後一首,堪稱絕唱,傳誦千古。

第1首: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深閨當中的少女,根本不懂哀愁是什麼滋味?她成天也只知道打扮自己,讓自己漂亮一些。內心只有一個期待,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夫君,最好能夠封侯,這樣的話,她在人前,也十分有光彩,有面子。可是,突然間,當春天來臨,一派美好的春光襲人,此時,看到枝頭的楊柳色,這麼富有生機,這麼令人充滿希望,這位少女一下子就後悔起來,她覺得,幹嗎要盼望夫君去封侯呢!如果他能陪自己欣賞這豔麗的春光,不負韶華,該有多好。再過幾年,人就會老去,人老珠黃的時候,夫君封侯也不能喚回她的青春了,還不如和夫君一道,兩個人好好珍惜這青春年華,一起比翼雙飛呢!

第2首: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同樣是寫相思,同樣是寫閨怨,卻十分直白!黃鶯兒的叫聲,是十分清脆的,好聽的,但是在這裏,這鳥鳴卻令閨中的少女煩惱了,覺得聒噪了,這是這何呢?原來,這黃鶯鳥鳴叫的不是時候,竟然打擾到了她的夢境。在夢中,閨中少女正與夫君相聚,她遠赴遼西,來到沙場之上,與征戰中的夫君正要執手共訴相思,這討厭的黃鶯就吵鬧起來,驚擾清夢,也讓她的相思之情瞬間消失,怎能不惱怒呢?

第3首:

《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這首閨怨詩,以另外一種角度,寫盡了相思之情。白頭宮女,是古代皇宮之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都說每一位皇帝,都擁有後宮三千佳麗,可是,他根本寵愛不過來,也只有那麼幾個幸運的女子,能夠得到他的垂憐,哪可能雨露均沾呢?曾經,都是花容月貌,而眼下呢,卻都已白首,也只能在閒坐的時候,聊一聊玄宗了,這種寂寞,更給人淒涼的感覺!

第4首: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這首詩,剛剛被搬上了熱播的《歌手》,讀之,頓覺字裏行間充滿了一種悽婉動人的孤單寂寞情懷。這首詞如泣如訴,把一位幽居在深院當中的少婦心思,刻畫地十分令人動容!尤其是一連串的三個“深”字,更是把那種寂寞清冷的深度,給寫了出來!本身就與世隔絕,住在這深閨當中,偏偏又沒有夫君來陪,他一點憐香惜玉之心也沒有,整日裏遊走於別處,根本不願意把一思的情意留在這裏,這是多麼地暗淡蕭索呀!此時,閨中少婦含淚問向花的話語,就更讓人悲傷了,轉眼春光將逝,可惜落花終歸無情,這番傷心,該向誰訴?

讀了歐陽修這首《蝶戀花》,詩友,您有什麼樣的感慨呢?

(圖片皆來自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