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線程是Javascript語言最本質的特性之一,Javascript引擎在運行js代碼的時候,同一個時間只能執行單個任務。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實現起來比較簡單,執行環境相對單純。

壞處是只要有一個任務耗時很長,後面的任務都必須排隊等著,會拖延整個程序的執行。常見的瀏覽器無響應(假死),往往就是因為某一段Javascript代碼長時間運行(比如死循環),導致整個頁面卡在這個地方,其他任務無法執行。

所以非同步編程對JavaScript語言太重要。

有些小夥伴可能還不太理解"非同步"。

所謂的"非同步",就是一個任務分成兩段,先執行第一段,然後轉而執行其他任務,等做好了準備,再回過頭執行第二段。

例如,有一個任務是讀取文件進行處理,任務的第一段是向操作系統發出請求,要求讀取文件。然後,程序執行其他任務,等到操作系統返迴文件,再接著執行任務的第二段(處理文件)。這種不連續的執行,就叫做非同步

相應地,連續的執行就叫做同步。由於是連續執行,不能插入其他任務,所以操作系統從硬碟讀取文件的這段時間,程序只能幹等著。

講的通俗點:

朱自清的《背影》中,父親對朱自清說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朱自清沒有走動,等著買完橘子的父親一起吃橘子,就叫同步。

如果朱自清沒有等父親,獨自走了,那就不能和父親一起吃橘子,就叫非同步。

1、非同步編程

我們就以用戶註冊這個特別常見的場景為例,講講非同步編程。

第一步,驗證用戶是否註冊

第二步,沒有註冊,發送驗證碼

第三步,填寫驗證碼、密碼,檢驗驗證碼是否正確

這個過程是有一定的順序的,你必須保證上一步完成,才能順利進行下一步。

1.1 回調函數

function testRegister(){} // 驗證用戶是否註冊
function sendMessage(){} // 給手機發送驗證碼x
function testMessage(){} // 檢驗驗證碼是否正確
?
function doRegister(){ //開始註冊
testRegister(data){
if(data===false){ //已註冊

}else{ //未註冊
sendMessage(data){
if(data===true){ //發送驗證碼成功
testMessage(data){
if(data===true){ //驗證碼正確

}else{ //驗證碼不正確

}
}
}
}
}
}
}

代碼中就已經有許多問題,比如雜亂的 if 判斷語句 、層層嵌套的函數,造成代碼的可讀性差,難於維護。另外,如果在層層回調函數中出現異常,調試起來是非常讓人奔潰的 —— 由於 try-catch 無法捕獲非同步的異常,我們只能不斷不斷的寫 debugger 去追蹤,簡直步步驚心。這種層層嵌套被稱為回調地獄

1.2 Promise方式

Promise就是為了解決回調地獄問題而提出的。它不是新的語法功能,而是一種新的寫法,允許將回調函數的嵌套,改成鏈式調用。採用Promise,連續讀取多個文件,寫法如下。

let state=1; //模擬返回結果
function step1(resolve,reject){
console.log(1. 驗證用戶是否註冊);
if(state==1){
resolve(未註冊);
}else{
reject(已註冊);
}
}
function step2(resolve,reject){
console.log(2.給手機發送驗證碼);
if(state==1){
resolve(發送成功);
}else{
reject(發送失敗);
}
}
function step3(resolve,reject){
console.log(3.檢驗驗證碼是否正確);
if(state==1){
resolve(驗證碼正確);
}else{
reject(驗證碼不正確);
}
}
?
new Promise(testRegister).then(function(val){ // 驗證用戶是否註冊
console.log(val);
return new Promise(sendMessage); // 給手機發送驗證碼
}).then(function(val){
console.log(val);
return new Promise(testMessage); // 檢驗驗證碼是否正確
}).then(function(val){
console.log(val);
return val;
});

回調函數採用了嵌套的方式依次調用testRegister()、sendMessage() 和testMessage(),而Promise使用then將它們鏈接起來。

相比回調函數而言,Promise代碼可讀性更高,代碼的執行順序一目了然。

Promise的方式雖然解決了回調地獄,但是最大問題是代碼冗餘,原來的任務被Promise 包裝了一下,不管什麼操作,一眼看去都是一堆 then,原來的語義變得很不清楚。代碼流程不能很好的表示執行流程。

大家初中學過電路,這個就像電路的串聯,如果沒學過也沒關係,你肯定知道jquery有鏈式操作,這個就很類似鏈式操作的寫法,比較符合我們的思維邏輯。

1.3 async/await方式

async語法是對new Promise的包裝,await語法是對then方法的提煉。

async function doRegister(url) {
let data = await testRegister(); // 驗證用戶是否註冊
let data2 = await sendMessage(data); // 給手機發送驗證碼
let data3 = await testMessage(data2); // 檢驗驗證碼是否正確
return data3
}

上面的代碼雖然短,但是每一句都極為重要。data 是 await testRegister的返回結果,data2 又使用了 data 作為sendMessage的參數,data3 又使用了data2 作為testMessage的參數。

只要在doRegister前面加上關鍵詞async,在函數內的非同步任務前添加await聲明即可。如果忽略這些額外的關鍵字,簡直就是完完全全的同步寫法。

2、async用法

2.1 返回 Promise 對象

async函數返回一個 Promise 對象。

async函數內部return語句返回的值,會成為then方法回調函數的參數。

async function f() {
return aaa;
}
?
f().then(v => console.log(v))
//aaa
//Promise {<resolved>: undefined}

2.2 await 命令

正常情況下,await命令後面是一個 Promise 對象,返回該對象的結果。如果不是 Promise 對象,就直接返回對應的值。

/*成功情況*/
async function f() {
return await 123;
}
f().then(value => console.log(value)); // 123
/*失敗情況*/
async function f()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f().catch(e => console.error(e)); // error

注意事項:

await命令只能用在async函數之中,如果用在普通函數,就會報錯。

/* 錯誤處理 */
function f(db) {
let docs = [1, 2, 3];
for(let doc of docs) {
await db.push(doc);
}
return db; // Uncaught SyntaxError: Unexpected identifier
}

/* 正確處理(順序執行) */
async function f(db) {
let docs = [1, 2, 3];
for(let doc of docs) {
await db.push(doc);
}
return db;
}

2.3 async中異常處理

通過使用 async/await,我們就可以配合 try/catch 來捕獲非同步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包括 Promise 中 reject 的數據。

await後面可能存在reject,需要進行try…catch代碼塊中

async function f() {
try {
await Promise.reject(出錯了);
} catch(e) {
console.error(e);
}
return Promise.resolve(hello);
}
f().then(v => console.log(v)); // 出錯了 hello

3、並聯中的await

async/await 語法確實很簡單好用,但也容易使用不當,還要根據具體的業務場景需求來定。

例如我們需要獲取一批圖片的大小信息:

async function allPicInfo (imgs) {
const result = [];
for (const img of imgs) {
result.push(await getSize(img));
}
}

代碼中的每次 getSize 調用都需要等待上一次調用完成,同樣是一種性能浪費,而且花費的時間也長。同樣的功能,用這樣的方式會更合適:

async function allPicInfo (imgs) {
return Promise.all(imgs.map(img => getSize(img)));
}

多個非同步操作,如果沒有繼承關係,最好同時觸發。

4、總結

從最早的回調函數,到 Promise 對象,每次都有所改進,但又讓人覺得不徹底。它們都有額外的複雜性,都需要理解抽象的底層運行機制。

例如有三個請求需要發生,第三個請求是依賴於第二個請求的結果,第二個請求依賴於第一個請求的結果。若用 ES5實現會有3層的回調,導致代碼的橫向發展。若用Promise 實現至少需要3個then,導致代碼的縱向發展。然而,async/await 解決了這些問題。

從實現上來看 async/await 是在 生成器、Promise 基礎上構建出來的新語法:以生成器實現流程式控制制,以 Promise 實現非同步控制。

但是,不要因此小看 async/await,使用同步的方式寫非同步代碼其實非常強大。

async/await 在語義化、簡化代碼、錯誤處理等方面有很多的優勢,畢竟用async/ wait編寫條件代碼要簡單得多,還可以使用相同的代碼結構(眾所周知的try/catch語句)處理同步和非同步錯誤,所以常被稱為JavaScript非同步編程的終極解決方案,可見其重要性和優勢。

希望小伙們在以後的實戰項目中,多多練習,才能掌握async/await的真正精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