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在地學生品嘗在地生產的黑豆,新竹縣政府農業處與教育處合作,推動在地產銷履歷大豆進入校園示範計畫,目前全縣有7所國小可以品嘗到黑豆漿。(莊旻靜攝)

為了鼓勵雜糧耕種,新竹縣新豐鄉、竹北市種植黑豆麪積總計45公頃,不過農民投入心血種植,卻也面臨銷售問題,農會輔導加工做為醬油、烘焙,或是與學校合作,讓學生喝得到黑豆漿,成為解決方式之一。

無契作訂單 農民苦尋銷路

在竹北市種植黑豆的農民何萬欽表示,3年前開始投入種植,生產技術不成問題,當年種植22公頃,還有醬油廠商契作,但也許是全臺投入黑豆、大豆種植的農民增加,自產黑豆不再稀少,去年便無契作訂單,銷路成為一大難題。

竹北市農會總幹事馮濬傑表示,農會所販售的黑豆具有產銷履歷,提供消費者追蹤,1斤販售60元,已比其他地區農會平價。農會也生產黑豆醬油,或是將黑豆磨粉,做成黑豆包、黑豆吐司等,期望打入市場。

何萬欽表示,他具有種植黑豆的設備與機器,包含播種、採收等,且不只應用於自家田地,甚至可至其他縣市地區代耕、代種,每年在一期稻作收割後,即轉作黑豆,約4個月後收成,1公頃生產可達1.8至2公噸。

本土價高於進口 推廣不易

即使竹北市農會新農民市場販售黑豆價格低於其他地區農會,有農民透露,轉作雜糧的難題不在生產,而在於銷售,本土自產黑豆成本高,訂價自然也要能平衡,因此本土自產黑豆與進口價格差距將近3、4倍,在市場上推廣「有一定難度」。

為瞭解決黑豆銷售問題,新竹縣政府農業處、教育處也合作辦理「大糧倉計畫─推動在地產銷履歷大豆進入校園示範計畫」,使地產地銷的黑豆,進入校園內,也讓學生喫、喝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