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鬼怪,本是印度那邊的一種惡鬼,後被佛教感化吸收成一個護法神,佛教進入中國後,夜叉的形象和傳說也在民間興起,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很獨特的經典中國怪物。

在大家熟知的哪吒鬧海的故事中,就有巡海夜叉這個角色,所以夜叉其實是一個種族,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有水裏遊的,也有公母之分,而人們經常用母夜叉這個詞來形容彪悍、兇惡的女性。

說誰誰誰,娶了個母夜叉,那麼爲什麼人們用母夜叉,來形容彪悍、兇惡的女性呢?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呢?

在《水滸傳》中,有一個孫二孃,主要經營人肉叉燒包,綽號就叫母夜叉,也確實兇悍,不過夜叉的傳說在中國已有上千年之久,因此孫二孃肯定不是最早的那個“母夜叉”,她也是後得的這個綽號,那麼最早這個說法是從何而來的呢?

據唐代的《原化記》記載,江南有個姓吳的先生,在浙江那邊娶了個姓劉的媳婦,後來這個吳先生被派到山西那邊當縣令,於是帶着自己的劉夫人一起去上任。

起初這個劉夫人剛嫁給吳先生的時候,十分賢良淑德,性格溫順,後來慢慢的就變了,脾氣十分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毆打下人,甚至還把人咬出血都不解氣,吳先生見她這個樣子,非常厭惡。

有一天吳先生跟幾個武官朋友出去打獵,捕獲了很多活兔之類放到廚房,第二天吳先生回家後發現獵物都不見了,問獵物呢?夫人低頭不語,又問婢女,婢女說獵物都讓夫人生吞活吃了。

至此,吳先生因此懷疑夫人是妖怪,一天屬下獻上一頭活鹿,吳先生讓放養在院子裏,然後謊稱自己要出遠門,偷偷躲在外面觀察,只見劉夫人眼睛冒光,直撲向院子裏的鹿,一手扶着鹿,一手掏破鹿肚子,吃裏邊的內臟。

吳先生嚇的直接坐到了地上,連滾帶爬的召來官兵,帶着兵器衝進院子,劉夫人見了吳先生,乾脆褪去衣裳,渾身筋骨凸起,皮膚青紫,變身成一個青面獠牙的母夜叉,眼光如電的看着吳先生,又似有所顧忌,轉身向東邊跑了。

自此,吳先生娶了一個母夜叉的事蹟,逐漸傳播了出去,人們見誰家的妻子彪悍兇惡,就稱其是母夜叉,與母老虎齊名,流傳至今。

我是鹹魚道長,傳說母夜叉其實是很漂亮的,感謝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