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他強任他強,氣人蘇大強”,隨着騰訊視頻《都挺好》的熱播,倪大紅飾演的“作妖教父”蘇大強已經成爲了新一代網紅。而蘇家的內部矛盾,也從兄妹間因兒時資源不公分配而導致的罅隙,轉變成了三兄妹與“作妖”老爹之間的你來我往。

縱觀蘇大強的“作妖史”,真是46集劇情都不足以概括。都說“作”是女人的專利,萬萬沒想到卻被蘇大強這個老爺們“發揚光大”——作完兒子作女兒,作完女兒作兒媳。沒有他不能作的,只有他想不到的。

除了“作”以外,《都挺好》分明還是部蘇大強的“被騙史”,寡居鰥夫蘇大強同志以自己的血淚教訓,親身示範了一出出老年人被騙實錄。

先是受到老同事老聶的鼓動,將自己的老底加上明成兩口子剛還的錢,一口氣六萬多塊全部投到了某個來路不明的投資理財公司,美其名曰“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正當他還美滋滋做着20%年化收益的美夢時,就傳來了理財公司跑路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急火攻心之下住進了醫院。又羞又愧的蘇大強連面上掛不住,鬧起了跳樓的戲碼,最後還是被明玉“以毒攻毒”算了筆“活着能拿120萬,死了就沒了”的退休賬給勸了下來。

他現實生活中,也多的是像蘇大強這樣既不掌握基本的投資理財知識,也沒有明辨潛在風險的能力,卻又貪圖小便宜,最終輕易了朋友家人的推薦入了坑。劇中最後還是明玉自掏腰包補上了這六萬,並且謊稱是公安破案追回了錢,才讓蘇大強重新從“我不吃我不喝我要錢”的頹廢中緩過神來。而現實中,又有幾個老人能夠有像蘇明玉這樣的女兒呢?

結果剛剛纔吸取了投資被騙的教訓,住進了好不容易從兒子手上“作”來的大房子,又掉進了情感騙局這個新“坑”:年輕十幾歲的小保姆一口一個“蘇老師”,讓被老婆踩在腳底下幾十年的蘇大強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這個小蔡在被石天冬質疑做假賬後,應急反映直戳蘇大強的痛楚“其實我覺得你挺孤獨的,一個人住那麼大的房子,兒女們也不怎麼來看你。”

這樣的溫情與關心,蘇大強幾時享受過?不要說蘇大強,對於許多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何嘗不渴望身邊有這麼一個整天能夠噓寒問暖的人,即便不是親人,也會格外的心生好感。所以難怪就在小蔡接連使出的幾個大招後,蘇大強同志便深陷小保姆“蔡根花寶貝”無微不至的體貼而無法自拔,抱着“自由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決心,不僅要和保姆結婚,還要在房產證上加她的名字。

然而蘇大強自以爲的愛情春天,不過是又一個僞裝底下的騙局。他口中的“蔡根花寶貝”當然不是圖他的歲數大,也不是圖他的不洗澡,根本就是衝着房產和財產而來。所以在得知房子實際並非蘇大強所有,原本的“真愛”立刻就毫不留戀的轉身走人,甚至對把房子都賣了、主動上門“尋找愛情”的蘇大強冷嘲熱諷,終於認清小保姆真面目的蘇大強,繼投資理財失利後再次被強烈的刺激了神經。

要說蘇大強不僅可以出部《那些年我作過的妖》,順帶出部《蘇大強踩過的坑——老年人不得不防騙局》也完全是OK的。

縱觀近年來,老年人投資理財被騙,買保健品被騙,夕陽紅戀情被騙的新聞比比皆是,騙子瞄準的就是老年人信息不暢、貪小便宜等人性弱點,尤其是兒女忙於工作,缺乏關照關心的老人,更是容易被陌生人一點噓寒問暖所打動。騰訊視頻《都挺好》蘇大強也正是小蔡“無微不至”的關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所以發出了“就是甘願被她騙”的怒吼。

要說蘇大強對於小保姆或許是真動了感情,要不然就憑他這樣視財如命的性格,怎麼會捨得下定決心賣掉好不容易纔從大兒子手上作來的五百萬大房子,寧可與小蔡擠到又老又破的小房子過日子;又怎麼會捨得與三個子女斷絕關係,連贍養費都不要了?若不是所託非人,真心用錯了地方,要不然真還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愛情故事。

然而,蘇大強當真就是這樣“作”的毫無理由嗎?蘇大強真的就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被矇蔽了雙眼,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嗎?真相或許並不是這樣。

用蘇大強同事老聶的話說,老年人物質需求沒有那麼高,其實更渴望有人關愛。蘇大強也不止一次打電話逼着大兒子回國,理由就是“太孤單太寂寞了”。缺少陪伴,恰恰也正是現在許多老人被騙的根本原因,老人們並不是意識不到自己被騙了,而是抱着“花了錢有人陪着”的心態,心甘情願的給騙子打款。

誠然,像蘇大強這樣,妻子過世,三個子女一個在美國指望不上,另外兩個忙於工作自顧不暇,自己孤家寡人一個雖然無拘無束,但如果身邊都沒個人,就算自己住着五百萬的房子跟誰顯擺去?

他要跟小保姆結婚的理由也很簡單“你們都不在,只有你蔡阿姨陪在我身邊。任勞任怨一日三餐都不重樣,我老了需要人陪,除了你蔡阿姨,你們誰能一直陪在我身邊?”

對於老年人,即便是像蘇大強這樣的“作精”來說,陪伴是他們最爲渴望的東西。即便表面上他視財如命,把錢看的什麼都重,但從內心他又何嘗不渴望有人關心他、體貼他呢?

要不然,他怎麼會崩潰的喊出“小蔡就是拿了我點錢,我也願意,她能陪着我,體貼我,照顧我,你們誰能啊?!”

所以,蘇大強的“作”固然有誇張的誠然,但更多老人的“作”,其實就是一種博關注的行爲,本質上跟孩子渴求父母的關注與陪伴並沒有什麼兩樣。明玉最終將蘇大強接回家同住,也是意識到了這點。

對於觀衆而言,家裏的父母也同樣需要關心關懷,而不是直到自己家的家人因情感空虛寂寞,被別有用心的人趁虛而入,上當受騙買了理財產品、保健品以後,才追悔莫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