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吃太飽...已經夠大的肚皮撐到我沒法睡,我就來說個故事。

這故事,是我閱讀新聞事件的感受。

《德國篇》

陪著我在他社一路啃著我文字到新家的朋友們,對於我撰文書寫,有關在德國的日常交通「火車」故事應該不會太陌生。

故,這則故事您或許聽過,也或許沒聽過,但是請允讓我再撰文一次吧。

去年夏季,梅奧的同事與他分享,如果我有興趣可以到他們的城市看宗教畫展,畫展絕對不會有「Papst liebt leise」。

聽到爸爸不會喜歡寧靜的環境,我決定即使是青眠牛也要去看看畫展,一增文藝氣息。

結束展覽,我走回火車站,隨意找個位置坐下,取著手機閱讀臺灣的各大小事。

「日安,請問前往菲德斯爾特的火車是在這個月台嗎?」

我抬起頭說:「是的」。

「請問火車什麼時候會到?」

「25分鐘」,我指了指後方的電子告示牌,一身優雅舉止打扮的媽媽也隨著我的手勢轉身往後看。

「這樣啊,可以麻煩您幫我買票嗎?」,媽媽問。

「非常樂意,請問您的終點站是菲德斯爾特嗎?」,我問。

「我的終點站其實是在萊因費爾登-埃希特爾丁根,早上女兒送我到這兒找朋友聚會,回程告訴我在這可以搭火車回家,但是...」,媽媽有點尷尬地笑了笑。

「這樣啊,您可選購VVS的優惠票,而不用選購德鐵,價格差了近兩歐,然後火車待會就來了。」,我速速幫媽媽買票並幫她打購票章。

媽媽看著票直說太感謝了,然後說:「妳的德文說得與德國人一樣流利。」

我聽了笑了好大一聲說:「您太誇獎了,我德文連3歲小朋友都不如。」

媽媽揮了揮手說:「不,妳說得非常地好。」

就這樣,我們在我說「您」,媽媽說「妳」之下分享了許多事,直到火車來了。

「您的火車來了」,我說。

媽媽立刻站起身,往候車處站。霎時,她好像想起了什麼轉過身問我「不上車嗎?」

「我必須搭下一班,因為車不到終點站。」,我說。

媽媽點了點頭說「Pass auf」,接著蹬上火車,站在門前揮手再度與我告別,直到我們彼此見不到彼此為止。

我重新將視線放回手機的新聞,然後腦海不斷浮起媽媽那驀然回首的「妳不上車嗎?」以及某一年邀請兩位來臺當交換學生的德國年輕小夥子在家作客,離去前我對他們說婆婆最愛對我和梅奧說的「Pass auf」,兩大男孩眼眶紅著說:「我們好像回到家,又再出門一樣。」,以及猶如徐志摩的背影,我摸了摸臉上有些潮濕的部位。我赫然發現,那是不知何時滴下的淚水。

因為,我的母親也總是對我說:「要穿較燒兮」、「要兮記得呷飯」等。

《匈牙利篇》

2018年十月,梅奧與我起程前往布達佩斯小旅行。

某日,我們由直至今日我記不住景點名稱,但是我牢牢記住梅奧那個超難笑的笑話;

「臺灣人去塞爾維亞要簽證,而且非常貴。現在妳正站在塞爾維亞的領土外圍,妳就當妳由科索沃望塞爾維亞吧。」

這一語雙關超級難笑的笑話,讓我看著他學著因為科索沃戰爭而必須離家,後由義大利輾轉到德國當藍領的科索沃朋友科奇對我說的話;

「是塞爾維亞要要求我們讓他們過來吧。」

說罷,我們在不知是南斯拉夫風還是伊斯蘭風又或是歐洲風的塞爾維亞領事館外晃了一會兒,再帶著算了不研究它是那一種風的心情走到附近的車站搭車回下榻的飯店。

站在似德國柏林「Friedensengel」街景,想著另一區似維也納的街景,我對梅奧說:「布達佩斯如她的名字,兩座城市組合,也是另一種兩個帝國的某種藝術延伸。」

蹬上雖不至沙丁魚但也不遠矣的公車不久後,我所站立的位置正好有人下車,讓我得以有機會稍微讓走了一整天的雙腳稍微放鬆。

坐下後,我看著窗外的街景聽著梅奧的下一站計劃不知過了多少站,我透過車窗看到一位在日漸酷熱的歐洲夏季裏,依舊西裝革履等候上車的老爺爺。

坐在離車門前不遠處的我,靜候並靜觀等爺爺希冀的定位與肢體語言。

爺爺付完車資,緩緩又安靜地穿過人群走到離我一人距離的位置,取出手帕擦擦臉上的汗漬。

我看著爺爺點個頭微笑,爺爺也回以微笑。

我起身以德文說:「Bitteschön 」(請坐)。

爺爺聽我這樣說,一邊移動年邁但仍是靈活的身軀往我這邊移過來。

移動的過程,沒有言語,但是他那隻將手放在心上佐不斷微微向我鞠躬的畫面讓我整個人忍不住羞赧了起來。

爺爺坐下之後,看著我繼續不表言辭,但是放在心上的手繼續放在心上,再佐微微的鞠躬,再放下手,我們一同安靜地在公車上以各自的日常看著這座,對我而言,美不勝收,對爺爺而言,可能猶如我們每天睜開眼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的日日沓沓。

坐在爺爺對面也是一身典雅歐洲仕女打扮的奶奶也微笑地看著我,直到我們下車。

抵達目的地後,下了車站在公車月台等候公車離去,我們再跨越馬路到對面換車回下榻的飯店。

在等候公車由眼前緩緩駛去,我看到爺爺透過車窗再次以手扶著心對我點頭道別。

見到這一幕的梅奧說:「妳是褪下繁雜衣著之穿著牛仔褲與T-Shirt 的淑女。」

「當然」,我說。

1.德國的鐵路有分邦營、國民營、民營、市營。

此處的「VVS」是由斯圖加特市政府經營,行駛範圍在斯圖加特城範圍,其火車與售票系統與德鐵共用。

2.德國人對於稱謂十分講究。由您、你可聽出對談之間的情份。

一般而言「您」,用於長輩或是稱呼於小朋友,以示尊敬。

平輩之間使用「您」,表示對其尊敬,但也表我跟「你」一點都不熟,或是請與我保持距離之意。

所以,在德國,您若有熟識的朋友對您,一直稱「您」而非「你」,大概也可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友善是基於尊重而非「友情」。

一如長輩以「你」稱呼,而非「您」 表示他把您當家人了或非陌生人了。

為什麼特別舉長輩一事呢?

我在聚會裏,聽過為數不少「外籍媳婦」在這多年,家人仍稱「您」而非「你」。

這聲「您」是尊重或「不把你當一家人」,這就看個人感受了。

如果我公婆稱我「您」,我肯定會以淚洗面。

3.科索沃戰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維基百科。

4.蛋糕名稱...梅奧忘了,我也忘了。

5.Papst liebt leiser ,是指多年前我們循著市府市報裏的廣告參加鄰近他鎮的教堂音樂會。

廣告上說:免費。

結束後,教會執事們感謝大家前往聆聽,同時募款。

募款的時候,不忘帶著最溫柔的語氣說:「爸爸不喜歡吵鬧」。

意指:您打開門之前,門的中央有個木箱,然後因為爸爸喜歡安靜,所以只收紙鈔不收零錢。

您可以不投錢,但是有兩個著牧師袍的人站在門旁對您說:「上帝保佑您」。

這聲經由上帝的傳使者的祝福聲,令我不敢厚著臉皮就此越過木箱開門走出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