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63式自動步槍的資料網上有很多,就不多說了,直接談一下你所說的為何曇花一現的問題。

1967年5月19日,中央軍委討論同意並報經主席批准,正式將63式自動步槍列人軍隊裝備體制,隨後投入大批量生產。然而,在工廠技術、 設備等條件並不具備的情況下,主持軍委辦事組工作的黃永勝、吳法憲、邱會作等人強令年產60萬支,超出實際生產能力5倍。迫於壓力,廠方以簡化工藝流程應付產量,粗製濫造。到1975年,63 式自動步槍共生產了210萬支,已裝備了60 個步兵師。但是,63式自動步槍並沒有達到預期的質量和技術標準,部隊背遍反映其精度差,故障多,射擊時向後噴火,並多次發生炸殼現象,要求「還我半自動」(指56式半自動步槍)。1978年,63式自動步槍全部退出現役。

附: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63式自動步槍 性能對照。

(63式自動步槍彈容量為20發,表中字跡不清。)


63式自動步槍,國內軍工在56式半自動步槍基礎上研發的第一款國產量產型自動步槍,先後列裝了六、七十個步兵師,成了陸軍的制式裝備,但是列裝時間並不長,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撤裝退出現役。

槍長1.032米,槍重3.87公斤,發射7.62毫米子彈,彈匣容量20發,槍口初速每秒735米,理論射速每分鐘750發,有效射程400米。

可以單發和連發射擊的63式其彈道性能、木質長槍托、瞄準裝置等,均與56式半自動步槍相類似,作為自動步槍而言,63式既顯得槍身過長,20發彈匣容彈量,也普通小於當時世界上主流的30發彈匣,火力持續性有點差強人意。

1959年開始研製,1963年設計定型,1969年投入大量生產和裝備的63式自動步槍,由於受文*革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槍械質量下降,原設計1.5萬發槍管壽命,其結果還不到1萬發。

由於沖鉚機匣結構複雜,全靠若干鉚釘固定在一起,很難保證尺寸、位置的精度要求,在部隊使用中產生變形,射擊精度差,尤其是射校合格的槍,放一些日子就打不上靶了。此外,部隊反映此槍射擊時產生彈性變形,彈殼極易貼膛,造成不抽殼現象,以致在射擊時影響精度,甚至有槍管前移,閉銷變松的現象。

原本打算用63式自動步槍,所謂的步沖合一槍械,取代部隊的56式半自動步槍,以及56式衝鋒槍(實際上的自動步槍),但由於在部隊使用時,接二連三的質量事故,導致該槍於1978年撤裝,部隊又重新裝備了56式半自動步槍。當代自動步槍,都是槍身短、火力猛、精度高,適合近戰、山地、叢林、巷戰等戰場環境,而63式卻是停留在二戰單發精準射擊理念上的槍械,所以彈匣容量僅20發,停留在刺刀見紅的思想上,所以不但槍身很長、不可拆卸刺刀也很長。

總之,63式自動步槍突出其遠距離射擊,以及刺刀見紅的精神,忽視了短小輕便的要求,火力也明顯不足,全槍不斷長而且笨重,從而降低了自動步槍的突擊作戰效能。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2018年4月14日於杭州。


圖為63式自動步槍

六三式自動步槍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的延續,六三式自動步槍的最大特點就是擁有良好的壽命和動作可靠性,這決定了六三式步槍可以在任何惡劣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使用能力和精準度。雖然在論證工作中沒有達成現代自動步槍所要求的戰術要求,但是考慮到其本身性質就屬於類似美國M14那樣的半自動又具備全自動射擊的步槍,這一問題並不應該是六三式自動步槍的缺點。

63式自動步槍和56半差距不大

六三式自動步槍沒有繼續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部隊的使用問題,六三式自動步槍可以視為五六式半自動步槍的全自動版本,既然獲得了全自動射擊的能力,必然要犧牲一定的精確度,半自動步槍改裝成全自動步槍也面臨著上機匣強度和精密零件的連接問題,在服役使用過程中出現射擊精度嚴重下降,槍托斷裂和一系列問題也是必然的。

圖為63式步槍的彈夾

只能說全自動射擊和精準度以及結構強度在半自動步槍上本就面臨著如何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即使後來的優化解決了質量問題並且讓六三式自動步槍的可控性極強,但是由於表現並不突出潛力也沒有什麼可開掘的地方,最終六三式自動步槍被撤裝也可以理解。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提供更多的軍武知識科普。


63式自動步槍對於中國來說是一支十分特殊的步槍,它經歷了我國社會主義探索階段的兩個特殊時期,它設計於「大躍進」時期,於1963年定型,1969年投入生產,生產又碰上了第二個特殊時期。

五十年代,我國裝備的是蘇聯的AK突擊步槍(56式衝鋒槍),SKS半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RPD輕機槍(56式輕機槍),這些武器在當時是很先進。西方那時候還在官僚主義的荼毒下大搞全威力步槍彈,全面裝備中間威力彈已經領先西方太多了。

但是在特殊時期,我國一定要搞出自己的產品,於是就決定要搞步槍。這種新步槍要結合56半射擊精度高的優點,也要有56沖火力強大的優點,這就有了63式步槍。本身這種「步沖結合」的思想並沒有問題,但是56沖並不是真正的衝鋒槍,而是突擊步槍。

63式最大的問題還不在設計上,在生產上。生產從69年開始,此時正處於我國十年動蕩時期,步槍生產質量低下,品質得不到保障,甚至在生產中私自改變步槍部分結構。由此導致了步槍很多問題,諸如射擊精度不穩定,槍托容易斷裂,導氣箍冒火星等等。後來我國還專門重新研究過63式的問題,在1986年版《槍械手冊》上花了五頁來細細分析各個方面出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但是63式在研製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也給我國軍工敲響了警鐘,為我國後來的輕武器研製積累了問題研究解決的經驗。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關注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精彩輕武器文化。


63式自動步槍是筆者親手接觸到的第一支步槍,在筆者軍訓的時候,用63式練習劈槍和戰術,不過當時63式步槍已經屬於退役武器,不可能再用來射擊,所以射擊性能如何實在是不知道了。

63式的全重量比較大,用來劈槍比較費勁,後來劈槍用56半自動就輕鬆的多,而且全槍比較長,尤其是刺刀打開的時候,不過我們用的63式很多已經沒有刺刀了,應該是丟掉了。而且沒有日常的保養,我們向後拉槍機經常無法復進,我們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班長們一般是找東西敲拉機柄,實在不行就上腳踹。

63的寬度比較大,手握持比較困難,尤其是做低姿匍匐的時候,手的虎口要握在槍的標尺附近,63的槍管長,手握在標尺的位置,在匍匐的時候,槍口經常向下觸地,槍口容易進土。

說完了自己體會到的,再說一下紙面上的,我們軍訓回來,輕兵器就登了一篇介紹63式步槍的長文,詳細的介紹了63式的來龍去脈,63式步槍是通過對印反擊戰的總結,提出了步沖合一的要求,針對是56式衝鋒槍火力猛,但是連發精度偏差,56半自動射擊精確,節約子彈,火力密度不夠,而且一步兵班中,同時裝備3種槍械,對於維護保養不利,如果可以減少槍械的種類,就比較好了,這種情況下,步槍和衝鋒槍首先就要合成一種槍械。

63式的總體設計就是把56式衝鋒槍和半自動捏合在一起,不過是偏向半自動一點,比較強調射擊精度,同時兼顧火力密度。應該說這樣的要求就是已經落後於當時的戰爭對於火力密度的要求。而且全槍長比較大,不方便攜帶。

不過當時設計定型的63式還是一隻性能優良的步槍,各種性能都能夠滿足部隊的要求,小批量生產以後,換裝的部隊對於這隻槍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隨著生產的繼續,很多的問題就出來了,而這種問題實際是人的問題,當時生產廠生產能力好像是十萬支每年,但是上級要求提高的60萬,超過實際產能5倍之多,由於任務的缺口太大,生產廠對於實際的生產工藝做了很多的改動,其中大部分改進是好的,但是其中有兩項改動是嚴重的影響了步槍的質量。而這兩項中,對於步槍質量影響最大的是沖鉚機匣。

原來63式的機匣是用一塊金屬通過切削加工摳出來的,而沖鉚機匣也是首先機匣的主要部分衝壓出來,然後用鉚接或者電焊等工藝組裝在一起,從大規模生產的角度來說,沖鉚機匣比用一塊金屬摳出來的機匣要方便的多,不過整體機匣比沖鉚機匣要結實,使用壽命要長,不過這種壽命的減少是可以接受的。後來,56~2自動步槍就是用了沖鉚機匣,也沒有什麼事,筆者軍訓時,劈槍用63,而射擊用就是56-2,對於射擊精度沒有什麼影響,我們還有同學用5發子彈打了48環。

但是沒有影響的前提是生產工藝過關,但是當時63式就是工藝不過關,生產出來的機匣可能是內部應力沒有消除好,總是在變形,所以射擊精度不高,經常出現校好的槍放一段時間後就打不上靶了。當時據說11個軍區有9個打報告要求換槍,並喊出來還我半自動。而到了1978年全面撤裝距離大面積裝備只有10年。

對於63式自動步槍,雖然它最終撤裝,但是通過研製63式,首先建立一支隊伍,中國自行研製步槍步槍的隊伍就是通過63式建立起來的,而且是全過程的走完了一支步槍生命,這種鍛煉對於設計人員是非常寶貴的財富。雖然,63式本身並不成功,但是對於中國設計人員的鍛煉是不容抹殺的。


63式是一款十分不錯的自動步槍,但是很可惜出生在了錯誤的年代,最終由於生產的質量問題,還是早早的退出了歷史舞台。

當時我軍已經大量裝備了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和五六式衝鋒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射擊精度好,而且輕便,火力較此前的栓動步槍更猛,很受士兵喜愛。而五六式衝鋒槍,雖然火力猛,但是射擊精度不是很好。

因此我軍開始計劃結合這兩種武器的特點,研發一種新式自動步槍。1963年,該槍被定型為1963式自動步槍,在外觀上,63式與五六式很像,主要區別是換用了20發短彈匣。早期的63式步槍性能優良,大有取代五六半和五六衝的勢頭。

但是此時已經進入了十年動亂,所以生產的63式步槍質量參差不齊,交給部隊裝備後,部隊十分不滿意,又換回了此前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63式參戰記錄不多,其被支援給了越南軍隊參加過越南戰爭,也被我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少量使用過。

而63式步槍甚至還誕生過摺疊托版本,不過數量不多。而我國如今的63式步槍,基本主要用於民兵訓練或者大學生軍訓,早已徹底退出了軍隊的裝備序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