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3月25日),以CSD成立20週年爲契機,由CSD設計機構和《AXD空間藝術》雜誌發起、《AXD空間藝術》雜誌主編張軼青策展的“‘界’2019設計創作展暨AXD春季沙龍”爲成都帶來了一次偏離規範和標準的設計藝術盛宴,展覽會在成都當代美術館展至3月31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高端設計展3月27日、28日是免費向公衆開放的。

  展覽開幕式現場,火爆異常

  “這次活動籌劃了大半年,其中艱辛一言難盡”

  3月25日下午的開幕式和論壇,堪稱人山人海,觀衆和藝術粉絲將展館當代美術館圍得水泄不通。

  本次設計展共分爲六大板塊,即:1個概念展、1場特邀對話、4場特邀演講、4場交流論壇、6個設計創作展、1個文創集市。這是一次對邊界、界限、框架的深層次反思,也是設計師們以“界”爲契機,觸發創作思維的藝術性展覽與學術性探討下的一場設計觀念的綜合性沙龍。在這長達7天的時間裏,一場或能引發多米諾效應的設計藝術微氣候正在形成。

  著名藝術家何多苓作爲此次沙龍的特邀對話嘉賓,此前不久,他自己設計的“何多苓美術館”受到了圈內外的極大關注。在開展之時,他也向紅星新聞記者談了自己對成都建築設計的一些看法:“現在的成都,無論是從室內設計、建築設計都層出不窮,以我對建築史的理解,那些匆匆忙忙做出來的建築是不可能被寫進建築史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建築的專業性。我覺得,城市、建築、生活應該聯繫起來,這樣可以讓設計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張燦發言

  “這次活動籌劃了大半年的時間,其中艱辛一言難盡。”CSD.DESIGN設計事務所創作總監張燦是這次活動的主要發起人,他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希望成都的設計能夠走出去。在成都這片藝術土壤上是可以承載好的設計的。”對於佈置在展廳門口顯眼的油菜花,他說出了自己的那份期許,“之所以在展廳門口布置上正在種植的油菜花,就是想寓意我們腳下的這片設計沃土,我們想做更多對成都藝術有益的事情,而不僅僅侷限於商業。”1998年,張燦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品牌CSD DESIGN。二十年來,張燦和他的團隊經歷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見證了室內設計行業的萌發、興起與百花齊放,也漸漸沉澱出了他個人對設計的獨特體會和看法,以及一個愈加紮實、愈加有創造力的團隊。在《AXD空間藝術》的某次採訪中,張燦曾講述道:“我經歷了中國設計從無到有的時代,也看到了同行者的思考與實踐,我的設計觀和人生態度確實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可以稱爲‘不得已’,不過這種‘不得已’是主動的、樂觀的,讓我能夠更加接近本質與心靈。如今建築師不再是與世隔絕的造物者,建築表現的是建築師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對建築的想法,是用建築表達一種真實的態度,一個真實的當下。”

  活動主題“界”被設計師們賦予了多維度解釋

  對於此次活動的主題,“界”這個字被設計師們賦予了多維度的解釋。“界”作爲空間方位的名詞,一直是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思考的問題。它既是一種空間的分類方式,作爲分隔彼此區域的屏障與依據,是物理性的存在;同時,它又是一種之於普遍認同之下的心理規範,以既定或普世的標準,自覺地規範着自己的行爲,它在潛意識之內,以微妙不易察覺的方式而存在。

  蔣友柏也來到了現場

  因此,對“界”的思考,或能幫助設計師培養對“界”的意識,感知邊界的存在,感知邊界之於人的意義,從而能夠從意識的更高層面上觸及邊界、處理邊界,以此促成不同類別的融合、互補以及摺疊的可能性。

  而對“界”的挑戰則是開闢了一條與已知的“界”完全相反的思維方式,對“界”重新進行審視,不論是建立、跨越、彎曲、還是打破。比如,完全可以跳脫於既定的框架與結構,在“界”之外,或將“界”倒置過來,重新定義邊界的新的規則與概念。

  陳丹青曾引述過一句話,裏面講到:“偏離規範的寫作,是好的寫作。”對於設計中的“界”,也同樣如此。“界”的意義不在於封閉其內、鞏固四周,而在於消解、偏離與重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4場特邀演講嘉賓中有一位在互聯網上擁有衆多的擁躉,他就是中國臺灣橙果設計創始人蔣友柏。這位網紅還有一個更被人津津樂道的身份是蔣介石的曾孫。在活動日程安排中,他將於明天上午(3月26日)上午11點展開一場名爲《腦與界面的設計關係》的主題演講。(部分圖片由成都當代美術館提供)

  紅星新聞記者 謝禮恆 攝影報道

  編輯 包程立

  嘉賓信息>>>

  特邀對話嘉賓:劉家琨、何多苓

  特邀演講嘉賓:蔣友柏、 沈雷、樑建國、趙清

  論壇嘉賓:八旬、劉藝、龎喜、謝柯、陳彬、吳濱、孫華鋒、賴旭東、陸宏偉、林迪、石贇、王宇虹、趙毓玲等

  設計創作展:周炯焱、毛繼軍、劉芮言、黃任頎、陳卓、何靚、廖晉南

  活動時間>>>

  開幕:2019年3月25日

  特邀對話:2019年3月25日 18點至20點

  特邀演講與論壇:2019年3月26日 10點至12點,14點至18點、19點至21點

  概念與創作展:2019年3月25日至31日(共7天,每日9點30分至18點)

  活動地點>>>

  地點:成都當代美術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