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狂研究所】早在 2012 年的時候,幾乎全世界都在主打英特爾新推出的概念——超極本。只有一個例外,微星,它們主打的產品叫遊戲本,是要比常規的筆記本要厚重一些,以至於用戶乃至微軟-英特爾聯盟都不太能接受。

後來的發展大家也看到了,到今天遊戲本已經成爲筆記本的半壁江山。同樣的故事來到了手機上,在去年,遊戲手機迎來了大爆發。但它身上的質疑卻沒減少,硬件同質化,遊戲體驗和普通旗艦拉不開差距........我們真的需要遊戲手機嗎?

爲了回答這個問題,國內最早做遊戲手機的黑鯊,給出了它新的答案——黑鯊遊戲手機2。藉着這次的評測,已經深度把玩一週的學霸君要告訴你,黑鯊 2 在一年的進化後,會帶來哪些不一樣的體驗。

我們先來看看黑鯊 2 的基本配置:

遊戲手機該長什麼樣子?這是最開始接觸到黑鯊時,最爲關心的一點,因爲大量手機到目前爲止依舊是以 iPhone 爲藍本的極簡設計,遊戲機則是 Switch 那樣每個細節都爲便攜遊戲而服務。唯獨兩者相結合,腦子裏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產品模型。

那黑鯊2可能就要告訴你,我們所理解的遊戲手機,它是這個樣子的。首先要有科技感,賽博朋克式的科幻設計風格,它絕不是 iPhone 那樣的一成不變,複雜的元素會在這裏出現。

其二,就是要兼顧到良好的橫向握持手感,它一定要有讓你想橫過來打遊戲的衝動,每顆手指不會無處安放,你能找到最適合酣暢淋漓來一盤開黑的正確姿勢。

相比市面上玩漸變色玻璃後蓋的旗艦機們,黑鯊的設計語言大膽而前衛。它在背面上同時採用了大面積的金屬和玻璃材質,玻璃從兩端向中間收攏,居中的是標誌的 S 型燈。

點亮屏幕後燈會同步自動點亮,用“猩紅色”傳達出自己的戰鬥狀態。而機身背面的玻璃邊緣反射出幽幽的綠光,兩種顏色相互交替讓黑鯊 2 本身自帶的黑被映襯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深邃感。

背部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機子的一體感更強了。這就要歸功於後置指紋識別的消失(改用屏幕指紋)。而在機身的兩側依舊保持了側翼燈帶的設計,1680 萬色 RGB 效果,競技之光、音樂之光、智能生活之光三大模式,像是在炫耀這是手機中的正牌燈廠。

黑鯊 2 配備了一塊 6.4 英寸 2340x1080 分辨率的屏幕,屏佔比極高。此外還配備了電容式屏下指紋識別,我們實測 0.4s 即可識別解鎖,還支持微信等安全認證,在使用體驗上來說,已經和傳統的實體指紋識別非常接近。

其實黑鯊作爲一臺“純種”遊戲手機,比起外觀,我覺得更多人還是更關心它的遊戲表現是否又說服力。

硬件部分完全沒有可挑剔的地方,驍龍 855 處理器+12GB RAM+塔式液冷管設計。處理器不必多說,地球人都知道這代 7nm 芯片的強大,但塔式散熱系統是需要好好聊聊的。

以往手機受限於手機體積,無論內部如何討巧堆料,都很難讓處理器一直在高負載下滿血運行。黑鯊 2 相比普通的旗艦,就厲害在這,我們連續實測 2 把《刺激戰場》,一共 30 分鐘左右,用 Gamebench 錄得全程 60 幀滿幀,而且抖動率爲 0。

有意思的是,用紅外測溫槍這時去探測黑鯊 2 的背面溫度,最熱的地方也控制在 38 度,這在今年的 855 旗艦裏已經是個很不錯的成績。它幾乎就意味着你可以放心握住手機全力衝刺。

這就不得不提黑鯊 2 的塔式全域散熱技術,一方面將手機的兩大熱源分開處理(充電負載器件和處理器),處理器部分用上了雙液冷管和一塊超大面積的液冷板,快速將熱量導出外部,保持手機內部性能器件始終高效運轉。

那我們來個刺激點的好了,狂野飆車 9,一局下來平均幀率 30(滿幀 30 幀),穩定度爲 95%,這個表現幾乎無可挑剔。

還是不過癮?那就來一把 NBA 2K19,這款連蘋果都拿它來演示全新 iPad Pro 處理器有多強的遊戲,在黑鯊 2 上同樣表現完美,又一次 60 幀滿幀運行,和 100% 的運行流暢度。

這次黑鯊 2 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操控。這也是學霸君第一次聽到手機講操控,畢竟過去人們總會把它和寶馬聯繫在一起,最經典的莫過於人車合一的操控感。

試用了這幾天,我覺得黑鯊所說的操控是這樣的:操作跟手,屏幕能馬上跟上你的手指反應;操作方便,遊戲時按鍵佈局合理點哪打哪。

爲此,黑鯊提出了兩個全新的遊戲技術:Magic Press 和 Finger Fast,大家聽我一一解釋。

Finger fast 要解決的就是安卓手機屏幕不跟手的問題,過去大家都喜歡用 iPhone 做“遊戲機”,無非是它的屏幕反應快用起來得心應手。

黑鯊 2 的屏幕觸控率達到了 240Hz,由此讓觸摸反應很快,黑鯊 2 的屏幕觸摸延時只有 43.5ms,而 iPhone XS 是 60ms,普通安卓旗艦則是達到了 100ms。

這兩項數據意味着什麼?舉個例子,在《刺激戰場》裏,從點擊屏幕選擇開槍到子彈飛出,中間的時間叫“槍擊響應時間”,越快越靈敏跟手,黑鯊 2 在這個環節比 iPhone 快了足足 11.2ms。

但更神奇的還在後面,黑鯊 2 的另一個微操控神器——Magic Press 3D 壓感技術,就像 iPhone 上的 3D Touch 一樣,能在遊戲裏用兩指操控替代四指聯動操作

在遊戲裏,你可以自由定製屏幕左右兩邊的壓感觸控位置(雙側壓感獨立映射),甚至還有“私人手感定製”,壓感精細到了 7 級壓力可調,在遊戲中還能隨時調整。

學霸君過往喜歡用 iPhone 玩刺激戰場,3D Touch 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現在換上黑鯊以後,操作更順手了,在 Magic Press 的加持下,快速瞄準射擊時,不用動手指直接壓感射擊,整個操作如行雲流水般順暢,舒服了。

而且黑鯊 2 還定製了一些過去大神才做的出來的高難度操作。像我一直沒學會的,拜佛槍,雙壓感跑槍,蹲閃,在黑鯊的 Magic Press 優化下變得非常簡單。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黑鯊 2 的遊戲操控的話,那應該是,讓普通玩家也能打出專業玩家的效果。

這次黑鯊 2 提供了一塊 6.39 英寸 AMOLED 屏幕,19.5:9 比例,分辨率爲 2340x1080,無劉海無美人痣,聽起來好像挺普通的,怎麼就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AMOLED 屏幕”了?

首先,學霸君非常喜歡的一點是它絕不瞎眼,因爲它採用了全程 DC 調光。絕大多數的 AMOLED 屏幕(包括 iPhone 和三星 S10 在內),在低亮度下都會採用 PWM 調光,有很嚴重的頻閃,眼睛看久了很澀很難受,黑鯊 2 完全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在 AMOLED 高對比高色彩飽和的畫面風格下,黑鯊2還給這塊屏幕加入了 Trueview Display 技術,簡而言之,這項技術可以根據環境光線、色溫等自動調節屏幕顯示效果,在各種環境下玩遊戲畫面都是一樣的棒。

學霸君在兩個不同環境下實拍了兩個遊戲,很明顯能看出畫面的細節、色彩都有對應的變化。王者榮耀的綠更綠,而狂野飆車又能藍得真實。

所謂聲畫合一,有了優秀的畫面,就是聲音了。黑鯊 2 擁有豪華的正面雙揚聲器設計,用它打遊戲看視頻,我已經習慣了不用耳機也能聽聲辨位。用手機分貝儀測試一下聲音,發現揚聲器放至最大能達到 65 dB。

還有一點對遊戲體驗影響巨大的,續航能力。黑鯊 2 配備了一塊 4000mAh 大電池。學霸君這幾天用下來,續航能力沒得說,一盤 20 分鐘的王者榮耀掉電 6%,電池可以輕鬆撐過 1 天半,重度玩家也可以保持長時間的戰鬥狀態。

充電方面,黑鯊 2 全系標配 27W 快充,充電速度是目前旗艦裏的中等偏上水準。不過它有一點好,就是亮屏充電速度幾乎不掉速。這可能跟黑鯊的散熱系統有關,充電系統的熱源和處理器發熱區分區散熱,最大程度保證了充電和遊戲體驗。

黑鯊雖然主打的是遊戲手機,但它還有另一個“隱藏身份”——這還是一臺旗艦機,註定了拍照水平不會差。後置搭載 4800 萬+ 1300 雙攝,前置 2000 萬像素,該有的軟硬件一應俱全。

這幾天廣州的天氣糟糕,但黑鯊 2 拍出的照片其實挺入眼的,陰天拍出來依舊是陰天,有一定的影調,看得出來黑鯊對照片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藉着 AI 之名拉高色彩和飽和度。

夜間的話,學霸君試拍了幾個不同的場景,黑鯊 2 的成片噪點較少,畫面比較純淨,相應地也塗抹了一些細節,這點就見仁見智了。

不過內置的算法還是蠻智能的,廣州塔,照燈,火鍋反光幾個場景都沒有明顯的高光過曝。如果黑鯊能把大表哥小米上的那套“超級夜景”模式拿過來,我覺得夜間成像還能再上一個檔次。

總體來說,黑鯊 2 在拍照上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後置的 4800 萬雙攝不只是有它應有的清晰度高(解析力強),底大夜景純淨等優點,黑鯊在後期的色彩調教、AI 照片處理上都能看到老大哥小米的影子,學霸君對比了自己在用的旗艦機後,覺得它的成像能力配得上旗艦應有得水準。

在早幾年手機硬件水平參差不齊的時候,大家總認爲一臺手機最重要的是均衡,就像木桶原理一樣,旗艦絕不能出現短板。但到了後 iPhone 時代,“水桶”型旗艦倒是隨處可見,能專心把一個功能做到極致的機子少了甚至絕跡。

終於有了黑鯊這麼一個異類,旗艦機該有的它都有,但在遊戲上就做到了最強體驗。以前有人說 iPhone 最適合玩大型手遊,因爲它有 3D Touch,有 120 幀採樣的好屏幕。但這次黑鯊 2 做到了包餃子式的全方面超越,Magic Touch 更強大,屏幕反應比 iPhone 更快還不傷眼,塔式液冷散熱,完完全全戳中了遊戲核心玩家的痛點。

如果你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遊,或是一個重度娛樂玩家,我都會安利它。

在黑鯊 2 正式發佈後,京東商城即可購買,每個月少吃一頓就能換回長期的爽快遊戲體驗,我認爲這還是很值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