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我看到微博那個潘乃憲提到了這四個人,竟然把林俊傑放第一,我是陶喆粉並不覺得老大巔峰比林俊傑差啊,知乎也有大神說過老大巔峰期技術複雜也比林俊傑更靈動天賦更好。王力宏很多人說他CD是華語最先進最厲害的那一批,但是除了高音我真的聽不出什麼。不像老大即興轉音飛起來。還有很多人說周杰倫律動強,但是周杰倫好像沒有像老大這樣感覺這麼純正的歐美RB啊。求大神指教。


我就說一句:

降1key洗成改編,和破音破出靈魂,一丘之貉。

真要改編你咋不直接平移五度呢?那才是改變演繹方式。

額...再說一句:

要吹律動吹即興請扒譜,別在那裡吹什麼有的沒的。譜子扒不出來我默認你不知道律動和即興是個什麼玩意兒。

當然你賊能唱也行~

對了,為什麼我不扒譜子?

我為什麼要做一張免費教學錄影帶?

最後說一句:

都8102年了,還有人如此信奉2d,我是該哭呢還是該笑呢?

2d一沒扒譜二沒唱三沒編曲,全盤接受他的東西只會把自己的聽音觀搞歪(手動聳肩)


看到還是有陶粉在爭這個問題,其實我原答案編輯這麼多無非就是想表明陶喆在歌曲演繹上唱功層面以外厲害的地方,除開創作,唱功好的人多得不得了,可是陶喆成為了教父,成為了業內無數歌手音樂人的偶像,這就夠了,光唱功這一項根本不值得去爭,老陶是全能的音樂人。曾經我是歌手等歌唱節目火爆的時候,陶喆也說過類似現在的歌手一個個飆高音太猛,叫我上去根本唱不來什麼的,雖然有點諷刺的意味,但看出陶喆本人也不認為自己是唱將型選手,他其他方面才華都那麼厲害了唱功再碾壓那也太欺負人了。

作為非專業人士,對於真正懂行的答主的客觀評價我都是接受的,但有些答主雖然表面上『客客氣氣』,但那個語氣似乎也把陶喆的唱功貶的太厲害了,不好意思你們專業,圈內比你們更專業的音樂人對陶喆的評價我也是看過的,欺負現在陶喆的粉絲上不出乾貨,實際上喜歡陶喆的人裡面懂音樂的太多太多了,只是作為一個過氣老藝人願意天天泡在網上為他撕逼的粉絲少的可憐,語氣還是稍微收點吧,別動不動吊打這吊打那的。

————————————————————————

首先利益相關,陶喆粉。可能跟其他陶粉不太一樣吧,從唱功的角度來說,我不覺得林俊傑比不上巔峰時期的陶喆,所以不見得會是四大裡面唱功最好的一個,這是前提,當然我非專業。

但是從一個聽眾的角度,我所理解的唱功又不僅僅是字面意義上的,我見過有人說,『陶喆的歌需要戴耳機聽,不想錯過他的任何一聲嘆息』這句話簡直說到我心坎上了。誠然如高贊答主所說,並不是轉音多就代表即興能力好,就像陶喆歌里轉音最誇張的應該是望春風吧,但陶喆粉很少有人拿望春風的live去安利別人,陶喆唱轉音並不是為了炫技,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是一種情緒的遞進,轉音已經與歌曲本身合二為一了。我覺得陶喆最厲害的一點他對歌曲超出技術層面遊刃有餘的詮釋:細節的處理,情感的變化。他唱腔非常之多變,這種變化不是隨著曲風的變化而變化(當然也會有),更多是隨著歌曲的內容而變化,就像人在不同的情緒下有不同的語氣一樣。他唱歌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之感很強烈,有種訴說的感覺,這點在流沙中體現很明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聽周筆暢的翻唱就沒有這種感覺(沒有說她不好的意思),正是這些細微之處無意間撩撥人心,讓我覺得這些歌都是有性格有生命的,而且是只屬於他自己的歌,如果說陶喆唱歌就像一條有粗有細,起伏不平的線,別人唱他的歌幾乎都用一根很粗的水彩筆直接描成了一條直線,某個字轉音,結尾的即興哼唱等等這些細節都是一筆帶過,只在歌曲中本就濃墨重彩的地方繼續大作文章,轉音高音比陶喆本尊更誇張,好像不展現出碾壓原唱的技術都不配翻唱他的歌一樣,所以別的歌手翻唱他的歌永遠會丟失歌曲本有的靈魂,哪怕是唱商同樣非常高的,更別提僅僅是技術高於他的。

不要覺得這些話說的太假大空,至少至今沒有第二個華語歌手能給我這樣的感覺,當然也有可能我聽太少。所以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說陶喆的歌耐聽,每次聽都有新的發現等等。因為他的歌裡面確實有很多不經意的驚喜,與其說他是唱歌不如說他是在用唱歌的方式表達一些東西,陶喆不是一個羞於表達的人,相反他有強烈的慾望輸出自己的想法,所以他的live往往更加隨心所欲,揮灑自如,情感波動幾乎是錄音室的放大版,有些CD里不容易聽到的細節live上更加明了,於是對聽眾而言,後者更加酣暢淋漓,所以一般人都會說巔峰時期的陶喆live比CD還要好聽,但很少有人會說他行走的CD。

最後私心加一句,陶喆的音色非常撩人,咬字很性感,他的歌里很多歐歐耶耶但卻不會讓人覺得油膩反而很舒服大概也歸功於此吧。


單純發聲技術:林俊傑&>王力宏&>=陶喆&>周杰倫

陶喆王力宏差不多 王力宏好一些

現在的王力宏技術上更好一些

陶喆其實和周杰倫是一個路子的

機能特別好 借力比較多 揮霍的厲害 現在不太行


「王力宏很多人說他CD是華語最先進最厲害的那一批,但是除了高音我真的聽不出什麼。」針對樓主這句話,轉發個帖子,作者:野狼vcd,侵刪——

王力宏唱功進化論(技術篇)

假音技術:

《改變自己》假聲部分一般人很難駕馭,這種Legayo需要氣息和咽音去支撐,在高假音領域上做到保持音色統一;聲區轉換近乎無痕表現得遊刃有餘。轉音技術:《一首簡單的歌》連環式真假音轉換,幾乎換聲點沒有換氣的位置,這種多聲區互換容易造成擁擠卡音。《你不在》處理部分由調變假音持續延長,而保持Legato assai同一線上,聽起來有種攸遠的感覺;許多專業歌手也無法完整唱好。《花田錯》現場稱為大師級轉音,在口、胸、鼻、頭多聲區中氣息來回頻繁轉換,Col canto轉音達到人聲樂器化的聲音狀態。混聲技術:《我完全沒有任何理由理你》混聲從High E下行, 每兩個字之間相差一個5度音域兩個聲區中彈跳,技術含量已經不在傳統唱功的範疇了。

滑音技術:

《愛的就是你》這種歌運用了許多滑音來作裝飾音,在氣聲與滑音無瑕轉接的情況下完美的表現了出來;考驗的是氣息和發音部分強大的置換功能。弱混技術:《愛錯》副歌部分使用弱混聲唱法演繹,講究的是音色和力量線保持一致。柔而不虛有,有力而不強勁,G4音階上舉重若輕的在同一個律線中周旋。壓聲技術:《心跳》使用了錄音室「壓聲」(Sound pressure)的效果聲運用在副歌部分;高音有種被壓縮過的感覺,減少了尖銳度而不會讓聲音發悶。拉長音技術:《忘我》 + 《龍的傳人》結尾這種拉長音對換聲的要求很講究,除了聲樂有深厚要領外更需要靈魂級的樂感把音階延長升高;氣息從胸腔到頭腔帶出一種蕩氣迴腸的感覺。

至於周杰倫,他比粉絲有自知之明

周杰倫承認唱功不如陳奕迅和王力宏,自稱是創作型歌手


謝邀。

首先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假如陶喆嗓子沒有壞的話,憑藉他的天賦和努力,有沒有可能到現在還保持一個良好的唱功?

我的回答是,這個還是蠻難的。別說是不是四大裡面最強的,和現在的這些張傑張敬軒比……陶喆也有翻車的危險。

我個人是很喜歡陶喆的,很小的時候就在聽他的歌。包括許多轉音和真假聲的轉換,我都在他的唱法里借鑒了許多。

但有一說一……時代真的是在進步的。不管是音樂編排,音樂形式,還有音樂理念,都會進步的。

陶喆在那樣一個年代,給國人帶來的震撼,我們永遠不會忘卻。

可如果我們拋下一個先入為主的成分,僅僅做唱功方面的分析,不提陶喆的什麼音樂理念或者什麼華語教父的地位,只談單純的唱功,那麼是否他的唱功還有粉絲心目中的無可匹敵呢?

可以數數吧……現在的華語樂壇,已經不是原來的大貓小貓兩三隻了。向歐美學習唱法的都不在少數。論國內,學院派的一些唱法問題也得到了逐步解決,總體來說趨勢還是挺好的。論日韓,我們的人去那邊學習鍍金的也很多,空氣唱法和島國唱腔也沒有過去那麼罕見。

再看看選秀節目——炫技者眾多,雖然感覺很千篇一律,但你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中國唱功好的人太多了。

換言之,想在唱上脫穎而出,這個真的是太難了。

哪怕是現在的陶喆還年輕,當他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應該也很難憑藉單純的唱功躋身教父。

論轉音,現在的選秀人手一個轉音技巧,雖然不自然,可人家確實會。

論真假聲轉換——這年頭真假聲轉換都快爛大街了,真的,確實是這樣的。

論律動和即興,不好意思,律動這個到底什麼樣見仁見智,但即興這個領域,研究者還是眾多的,不管是聲樂即興還是器樂即興。

論混聲方面的技巧,額,你就說是什麼方面的混聲吧,不論真假聲混還是頭胸混,國內都有一大票不得出頭的好手。舉個例子,比如曾一鳴,還有丁克森——這兩個人的混聲已經無限接近於一線歌手的水平了。

論總體唱功的震撼度來說,雖然陶喆在那樣的年代,對大家已經很震撼了,奈何現在的唱功花樣太多了——別說什麼四大了,陶喆現在出道有可能唱功連張傑都比不過。

不信有視頻為證:

張傑《自己》高音驚艷逆襲!【我是歌手】【超清】 UP主: 聽了想喝水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131620?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morebbid=8E48670C-D4F0-4762-AF54-6D3FFB3D9AE7103084infocts=1536383944000

就兩分鐘的視頻,請全部看完。看到後面你告訴我——這唱功到底陶喆比不比得過。

答案當然是比不過。不但比不過,簡直就是被吊打。這個都不用拿林俊傑的神級現場欺負人,直接上張傑的現場就行。

不要說張傑怎麼樣怎麼樣,人家唱功確實是強。也別酸林俊傑什麼油膩,就算是曾一鳴上——唱功也能吊打陶喆呀。

我就不放什麼曾一鳴的現場了,眾所周知,他是大魔王級別的現場,就只放MV吧,一首我很喜歡的《可惜陰晴圓缺》。

可惜陰晴圓缺

看完之後,你們覺得就這個聲線的轉換還有張力,陶喆有幾首歌能做到?《望春風》?還是《飛機場的十點半》?或者我一直很喜歡的《太美麗》?

而且我還要提醒一下的是,曾一鳴並不是什麼很有名的歌手,只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選秀歌手而已。

有人問,為什麼這樣的唱功,在這個年代還是籍籍無名?

因為在這個時代,唱功厲害的人太多了。

中國實在是太大了,每年光是從專業音樂院校畢業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儘管可能許多都轉了行,但還是有很多堅持去做音樂的人。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唱功佼佼者人滿為患,選秀節目也不至於無人可用。

我也不說別的什麼了,希望陶喆老大的粉絲睜眼看世界吧。

在回答的最後再辟一次謠:陶喆做的音樂並不全是rb,rb也不等於轉音,在陶喆的音樂里有豐富的西方音樂元素,比如鄉村搖滾爵士等等,更何況他還是一個製作人,怎麼會一直做什麼rb。再有,教父這個純屬扣帽子,本來就是一個誤會,結果沒想到後來反而流傳甚廣。當時做rb的有好多,但紅的卻只有陶喆一個,成為了著名的教父,只能說時也命也吧。

更新一下……

被評論區一個喆粉給質疑了……額,我本人真的是陶喆的粉絲,平時也很喜歡唱他的作品,但是有一說一,陶喆的唱功真的沒有你們想像中那麼強。

他所帶來的是震動,是共鳴,同時也是降維打擊。像他這樣的ABC,帶著美國的流行文化來做音樂,幾乎就是對當時的中國流行音樂的一次革新。

當然,還不算全面革新,但他的確打開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新鮮空氣。後面的周杰倫也是受了他的影響,當年周杰倫都還被叫過小陶喆呢。足見他的影響力。

許多知名音樂人也有模仿過他的經歷。但那不是因為他的唱功,而是他的整個人的創作才華和音樂嗅覺,令人不由得嘖嘖稱奇。

尤其是他超前的音樂眼光,這個是誰也否認不了的。

可再超前,時代也還是在進步。絕對不是一直停留在那個精神匱乏的時代。

小時候有人問,那些電視劇好看嗎?你當然覺得好看,不過要是長大之後你再去看,雖然還是經典,但你總能挑出許多毛病。

是的,你可以說這是時代局限。但缺陷就是存在了。為了不去打破我們心目中美好的印象,所以盡量別去回過頭看。

就像我以前感覺白蛇傳歡天喜地七仙女賊好看……然而回過頭來看,還是有一絲尷尬。

這就是那個連「美」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時代啊……還談什麼審美呢?

當陶喆出現了,大家以為,哇,這就是極端的美,極致的美,無懈可擊的美。

不過後面你見識得越多,發現小時候的東西可能越乏味……這不是讓你拋下你原本喜歡的東西,事實上,一個成熟的人是不會急著拋棄,急著表態的。

但該接受的還是要接受。不管如何,接受的能力還是要有的。

真相就是……陶喆本來就不是一個唱功型的歌手。他的唱功也不具備可延續性。而且經過時代的更迭,ABC也沒有那麼罕見了。

比如下面這位Henry就是ABC……我對他的人品不感冒,可他的作品真的不錯。

大家都可以聽一下。

劉憲華-《女兒情》

這個自如流暢的轉音,有沒有讓人聯想起陶喆的風格呢?

與此同時,論唱功和發聲,他比陶喆就科學很多,邊緣化也比陶喆徹底(畢竟兩者的態度不一樣……陶喆後期對待音樂太過於隨性了,而且一直都是依靠樂感本錢,從來不去主動鑽研聲樂技術,花樣也少。反觀劉憲華呢,不但天賦比較不錯,接受了良好的音樂教育,審美也高明,在唱功的鍛煉上也比陶喆刻苦很多,所以技術上領先並不怎麼稀奇。)

還是認清楚吧……我們喜歡的是音樂人陶喆……

以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