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與野獸》這一傳奇故事可以追溯至各種文化的古老民間傳說,野獸新郎與人類新娘的故事差不多和《灰姑娘》 的故事一樣膾炙人口。1550年《美女與野獸》首次成書;17世紀,由博蒙夫人加布里埃爾·德·維倫紐夫人創作的兩個版本分別於1756年和1783年在法國和英國出版,其中又以博蒙夫人的版本流傳最廣。

時間推移至20世紀40年代,華特·迪士尼先生萌生了將這一知名故事改編為動畫的想法。根據迪士尼元老級動畫師Ollie Johnston回憶:「在製作《仙履奇緣》(1950) 之前,華特就讓我們看過《美女與野獸》的故事,並讓我們提出一些初步想法。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項目被擱置了。」幾年後,華特向另一位元老級動畫師Frank Thomas透露了更多實情:「《美女與野獸》是華特本人最想改編的童話故事之一,但由於故事本身的基調和局限性,改編成動畫在當時面臨重重挑戰。」

關於改編遇到的挑戰,《美女與野獸》製片人Don Hahn補充解釋道:「在原來的童話故事中,美女的父親來到城堡采走了一枝玫瑰。野獸因此暴怒並將他投入地牢,但答應如果他把女兒送回來就放他走。她不得不聽從野獸的指令,之後的故事基本就是兩個人每天晚上一起吃飯,野獸不斷向她求婚。」

四輪改編,初具雛形

針對這部高難度作品的下一次改編嘗試開始於幾十年之後,迪士尼的故事藝術家Pete Young, Vance Gerry和Steve Hulett在1983年進行了第一輪劇本創作,在這一版的故事中,貝兒和之前的其他迪士尼公主一樣,得到了森林動物(而不是動畫傢具)的幫助。1986年,另一支故事團隊嘗試了這部童話故事的改編,這次改編結合1946年由Jean Cocteau導演的著名實景電影中的一些元素。1988年,動畫編劇Jim Cox準備了兩套改編方案,將故事設定在法國鄉村並特彆強調了城堡中那些活動而靜默的傢具角色。


這是一朵被詛咒的玫瑰花,一個自私的人學會愛學會仁慈,個性復甦的人性史,總體給人的感覺就像一桌盛宴,說的白一點就像一個豐盛的節日蛋糕,上面鑲滿五顏六色的小蠟燭,泛著微光散發出甜絲絲的香氣,充滿鄉土風情的配樂,麵包師傅,瘋人院院長,鎮子上的鄉民們,睡在碗櫥里的茶堡太太,熱愛發明差點點燃了房子的父親,所有的這些何嘗不是對藝術的另一種詮釋,這是一場從異國吹來的風,帶著美好帶著玫瑰的香氣植入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一切只因為喜歡才能盛放的如此燦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