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圍市場走軟之際,今日A股也大幅下跌。截至收盤,滬指大跌逾60點,跌幅1.97%,而北上資金更是大舉淨賣出。數據顯示,北上資金淨賣出金額高達107.74億元,已創下深港通開通以來的新高,以及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歷史第二高。

罕見!陸股通淨賣出107.74億元,創歷史第二高

根據港交所數據,今日滬股通淨賣出75.16億元(其中買入成交106.25億元,賣出成交181.41億元),深股通淨賣出32.58億元(其中買入成交105.34億元,賣出成交137.92億元)。包括滬股通和深股通在內的陸股通則合計淨賣出107.74億元。

Wind數據顯示,107.74億元的陸股通單日淨賣出金額已經創下深港通開通以來的新高,以及歷史第二高,僅次於2015年7月6日。

數據顯示,歷史上,陸股通淨賣出居前的情形多出現在2015年7月,彼時正值A股大幅度調整,市場劇烈動盪,目前北上資金再度大幅淨流出或需引起投資者注意。

如果說 “買買買”是2019年頭兩個月北上資金的主基調,那麼自2019年3月6日以來,“賣賣賣”則是近段時間北上資金的主基調。

數據顯示,2019年頭兩個月陸股通資金總體極少出現淨賣出的情形,2019年1月和2月,陸股通分別累計淨買入606.88億元和603.92億元。但自3月6日以來,北上陸股通資金則頻現淨賣出,至今已累計淨賣出163.90億元。3月6日以來至今的14個交易日,就有10個交易日呈現淨賣出。

中原證券近期的研究觀點認爲,此前,北上資金年內首現單週淨流出,這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北上資金所代表的外資機構對當下的上漲並不看好。當然,影響北上資金流出的因素還包括:A、美國經濟數據弱影響美股走弱;B、主要經濟體同樣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全球主要經濟體股指也普遍走弱;C、人民幣持續升值後呈現震盪;D、MSCI 提高因子這一事件過後的預期兌現等等。

安信證券陳果、林榮雄等人近日對外資買賣策略及特徵進行了研究。其認爲,外資賣出時,在行業層面,超歷史中位估值20%時賣出概率大,而在個股層面,通常會在個股分紅低於預期,業績波動增大時選擇賣出。

其也指出,對於中長期外資流入是看好的,A股國際化的趨勢是不可逆的。但是從短期來看,外資的資金動向存在波動,階段性的流入和流出將會變得更加頻繁。對於外資,未來更需要懷以開放平常之心看待。

多隻大市值股被北上資金減持

在個股方面,近期北上陸股通資金對A股增減持互現。

3月6日以來至上週五(3月22日)是陸股通資金頻頻淨賣出的一段時間。據記者統計,期間陸股通持股比例出現下降的個股有629只,不過,同期陸股通持股比例出現上升的個股有652只。

另據統計,不少熱門白馬股在此期間實際上被陸股通資金大舉淨賣出。數據顯示,近期的大市值熱門股京東方A陸股通持股數量就從5.15億股減少至3.77億股,期間減少了1.38億股。

還有多隻昔日受資金偏愛的白馬股的陸股通持股數量也出現減少,如伊利股份、五糧液、福耀玻璃等。

全球頂級買方機構仍看多A股

相比陸股通頻頻現淨賣出,也有另一種來自外資看好A股的聲音。

全球知名的另類投資管理公司英仕曼集團(Man Group)近日的研究觀點認爲,MSCI宣佈將通過三步把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20%,這可能導致主動和被動型海外基金的流入明顯增加,預計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左右。

該集團研究觀點認爲,中國有大量經營穩健,成長性好,估值便宜的企業,擁有充滿吸引力的Alpha投資機會。中國股市是一個非常肥沃的市場,當前正處於一個罕見的時刻,投資中國股市的機會已經來臨。

另一家知名海外機構Lazard集團的研究觀點認爲,隨着中國股市國際化持續推進,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A股正變得更加容易,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也將對全球市場帶來巨大的變化。資料顯示,Lazard集團擁有150多年曆史,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一家家族企業,目前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

而就在之前,大摩和高盛分別也明確表示看多A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