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任天堂發佈Labo VR套裝,該套裝中游6款不同的DIY紙板外設,其中一個是可用來進行VR創作的“大象”。儘管名字爲大象,其主要還是用於VR繪畫和探索類應用,其採用多轉軸模塊,兩端的兩節象鼻分別內嵌Joy-Con體感手柄,用戶可通過前方紙盒扳機進行操作。

  據悉,Joy-Con手柄僅支持3DoF追蹤,但是任天堂通過Labo卻讓它實現了近似6DoF追蹤的效果。

  Joy-Con中搭載IMU(慣性測量單元),因爲象鼻關節部位已知,通過逆向運動學數學算法便可推算出整個象鼻的位置。

  爲了解決這麼做可能出現的漂移問題,任天堂在大象Labo的“面部”加上了白色圓點。右側的Joy-Con底部搭載紅外傳感器,且手柄在象鼻上是對着反射紅外光的圓點(圓點與Switch的距離已知,因爲紙板Labo的尺寸已知),如此一來象鼻部分就有了用於校準漂移的靜態參考點。從概念上來講,這種原理與Oculus Rift和HTC Vive使用的外置追蹤傳感器相同。

  使用這種搭配,Switch就能對Joy-Con進行6DoF追蹤,因此玩家可以使用大象套件在VR中進行3D繪畫,用立體平臺引導球體,製作物理學謎題等。

  不過這種“6DoF”追蹤的效果好不好目前還不能確定,因爲Labo VR套裝在4月12日才發售,不過論創意任天堂真的是厲害。本文系青亭網翻譯自:Road to V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