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註:越軍的「堡壘-P」訓練畫面

越南海軍目前共有4個導彈旅,其中一個旅裝備4K44導彈系統(發射SS-N-3 「沙道克」反艦導彈),一個旅裝備4K51導彈系統(發射「冥河」反艦導彈),一個旅裝備從以色列採購的EXTRA遠程制導火箭彈,還有一個旅裝備「堡壘-P」反艦導彈系統。

這裡面,只有「堡壘-P」算是比較先進的機動式岸防導彈系統。該系統由俄羅NPO設計局與白俄羅斯聯合開發,以ZM55「縞瑪瑙」(出口名稱為「寶石」,北約代號SS-N-26)超音速反艦導彈為基礎,整套系統由1至2輛K-380R型作戰指揮/控制車、4部K-340P自行發射裝置(每個配備2具發射筒)、4輛K-342R型運輸-裝填車、以及1輛MOBD戰備執勤保障車組成,每輛指揮/控制車能控制4個發射車。

圖註:越南「堡壘」P導彈部隊

「堡壘-P」的發射車戰鬥全重41噸,公路最大速度7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1000千米。車上有車長、射手和司機共3名乘員,以及2具導彈儲運發射箱。發射前,導彈儲運發射箱由水平狀態起豎成垂直狀態,2枚導彈最小發射間隔為2~5秒。每個導彈發射箱內裝有一枚「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彈長8.6米,彈徑0.67米,翼展約為1.25米,發射重量為3000千克,彈頭重200千克。導彈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出筒後摺疊彈翼自動展開,到達一定速度後,衝壓發動機開始工作,驅動導彈飛向目標。

「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有兩種飛行模式,採用全程超音速彈道時,彈道高度為9~15米,最高速度2馬赫,最大射程120千米。採用高低混合彈道時,巡航段飛行高度為14000米,末段攻擊時飛行高度降至9~15米,最高速度3馬赫,最大射程300千米。導彈在飛行途中依靠捷聯慣性導航系統進行導航,進入攻擊階段後,彈上配備的脈衝主動/被動雷達導引頭開始工作,自行尋找目標。

圖註:越南岸防部隊的「堡壘-P」正沿海岸線機動

「堡壘-P」機動式岸防反艦導彈系統性能頗為不俗,不僅導彈飛行速度快,破壞威力大,而且整套系統組成非常精悍,機動能力突出,所需操作人員很少,自動化程度頗高,具有較強的作戰能力,可用來抗登陸、封鎖相對狹窄的海上通道、迫使敵方艦艇退至導彈最大射程之外。


據越南國防頻道以及科技聯合會網站等媒體報道,近日,越防長吳春歷、政治總局主任梁強、副防長兼總長潘文江、副防長閉春長等赴金蘭灣檢查海軍戰備工作情況,包括水面艦艇、潛艇以及岸艦導彈部隊紛紛拋頭露面,接受越軍高層檢閱。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期間,越軍駐海防679旅的4K44B Redut 岸艦導彈部隊(北約稱SSC-1B Sepal「萼片」,統稱「沙道克」機動反艦導彈)發射了1枚P-35B導彈、駐峴港680旅的4K51 Rubezh/SSC-3近程岸艦導彈部隊成功發射1枚P-15M導彈。從越方公布的視頻來看,兩者均成功擊中海上目標。

眾所周知,越軍導彈部隊一般很少進行實彈射擊,例如裝備10餘年的S-300地空導彈至今未發一彈,或許是因導彈成本太高,打1枚就少1枚。此次岸艦導彈接連發射2型導彈實屬罕見,而且越軍高層集體亮相「捧場」,並親切接見岸導部隊官兵,還為訓練中的優秀單位和個人頒獎,充分顯示出越軍高層對此次實彈射擊的重視程度。

至於越軍發射導彈的真實目的,外界不好做過多評價,或許就是一次正常的年度訓練工作,也可能因這批導彈接近使用年限,乾脆在其報廢前進行一次實彈發射練練手。

再看越軍發射的這2型導彈——「沙道克」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1951年,蘇聯海軍在1954至1958年期間進行了多次試驗,1959年開始裝備潛艇,先後發展出4種型號,包括SS-N-3A潛射型、SS-N-3B水面艦載型、SS-N-3C對陸攻擊戰略型以及SSC-1B「萼片」陸基反艦型。1980年,越南正式接收蘇聯援助的1套4K44B Redut岸艦導彈系統和25枚P-35B反艦導彈,前者由3輛發射車(SPU-35B導彈發射筒)、1輛指揮車、1輛4R45雷達車及導彈填裝車組成,運輸工具為8輪BAZ-135MB、ZIL-135等重型越野車,作戰部署時間30分鐘。

越軍裝備的P-35M反艦導彈,長10.2米、彈徑約1米,翼展2.6米,發射重量4.5噸,最大射程46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1.4馬赫,是東南亞海軍現役射程最遠的岸艦導彈。後來,越南多次對其電子系統等方面的升級改造,號稱已達到SSC-1M標準,具備抗電子干擾能力,升級後的P-35B導彈可進行超低空巡航,最低巡航高度從100米降至20米,使得對方防空導彈難以攔截,射程也提高到550千米。越媒稱,升級後的該型導彈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主流先進岸艦導彈,具備很強戰鬥力。

SSC-3「冥河」岸艦導彈(4K51 Rubezh)是蘇聯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一種機動岸艦導彈,由SS-N-2「冥河」艦對艦導彈發展而來,用於取代較老的SSC-2B「幼鮭」,同時也為彌補「沙道克」導彈系統機動性能差的不足。改型導彈1978年正式服役,並於上世紀80年代初援助給越南1套。有資料顯示,全套系統包括4輛3P51發射車、4輛載彈車以及16枚P-15M導彈,發射車使用MAZ-543M重型牽引卡車,車上裝有操作和火力控制室、搜索和目標指示雷達、2副KT-161發射筒以及其他設備。越媒稱,雷達天線在機動時能收回艙內,作戰時再伸出,高度達7.3米,具備發現40至100千米外海上目標的能力。該系統使用改進型的P-15M「冥河」導彈,戰鬥部重約500千克,射程80千米。

儘管越軍的這2型岸艦導彈都是老古董,但其作戰效果仍不容小覷。2012年7月,俄軍在一次實戰演習中曾用這2型導彈演練飽和打擊,證明其還有一定軍事價值。當前,越南在海防和峴港部署大量岸艦導彈,目的或許就是未戰時封鎖相關海域,特別是用遠射程的「沙道克」導彈來威懾附近活動的敵軍艦船。

未來,岸導部隊仍將是越軍重點發展的「拳頭部隊」之一,越海軍現有5個岸艦導彈(炮)旅,分別是駐海防679旅(裝備「沙道克」岸導系統)、駐峴港680旅(裝備4K51 Rubezh/SSC-3 近程岸導系統)、駐潘切681旅(裝備「堡壘-P」岸導系統)、駐金蘭灣685旅(裝備以色列「EXTRA」和「ACCULAR」精確制導火箭炮),以及組建不久的駐綏和682旅(可能裝備Klub-M岸導系統)。前者共同構成了越南主要陸基岸防力量,其動向值得關注。


在現代戰爭條件下海戰的近岸特徵已經非常明顯,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就曾啟用戰列艦主炮對已經失去岸防手段的伊拉克進行抵近射擊,如果一旦失去了對海岸的控制地方就可以在任意的地點進行海上突擊和兩棲登陸。前蘇聯因為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非常易被他國封鎖的出海口,歷來在重視海軍建設的同時從來未曾忽視岸防系統的建設,蘇軍當年在薩瓦斯托波爾構築的岸防要塞甚至在抗擊德軍從陸地上發起的進攻時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越南想憑藉這款岸艦導彈偷襲我航母編隊?先躲得過艦載機打擊再說越南想憑藉這款岸艦導彈偷襲我航母編隊?先躲得過艦載機打擊再說而反艦導彈的出現更是大幅提高了岸防水平,從60年代一種反艦導彈SS-N-2「冥河」裝備蘇聯海軍起便被迅速發展出岸防型號,並且不斷的進行更新換代,直到解體之前蘇聯仍在試圖研製」堡壘」新型機動式岸防系統以代替「多面堡」和「邊界」岸防系統。該項目在蘇聯解體的最初幾年陷入停滯,最終俄羅斯於本世紀初才將這款300km射程的機動式岸防導彈系統研製完畢,而它的首個用戶竟然就是我們的鄰國——越南。越南想憑藉這款岸艦導彈偷襲我航母編隊?先躲得過艦載機打擊再說越南想憑藉這款岸艦導彈偷襲我航母編隊?先躲得過艦載機打擊再說越南於2006年和俄羅斯簽署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用於購買1套「堡壘-P」系統,其中包括四部配備2具發射筒的K-340P自行發射裝置、1-2輛K-380R型作戰指揮車、4輛K-342R型導彈裝填車和一輛後勤保障車。這個系統從接到命令到展開只需要5分鐘,並能依靠自持力完成3-5天的戰備,能監控大約600km長的海岸線,所使用的「紅寶石」反艦導彈也能保證300km的打擊範圍和3.5馬赫的最大射速,這對於越南海岸防衛能力的提高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並且越方考慮增加購買。越南想憑藉這款岸艦導彈偷襲我航母編隊?先躲得過艦載機打擊再說越南想憑藉這款岸艦導彈偷襲我航母編隊?先躲得過艦載機打擊再說很多人對越軍裝備這種反應速度快(最小發射間隔2.5s)、備彈量大(共32枚、8枚待發)的岸艦導彈系統感到威脅巨大,甚至提出越南會用它在未來可能爆發的戰爭中攻擊我軍的航母編隊,這其實屬於過度憂慮。「堡壘-P」系統儘管世界領先,但仍是一款防禦武器,300km的射程儘管大於很多的岸防武器但是根本無法對航母構成威脅。先不提我軍殲-15戰機1000km的作戰半徑,就是一般的巡航導彈也可以在其防禦範圍外進行打擊,退一萬步講就算是受到了遭受到它的打擊也可利用艦載和機載主動和被動干擾設備進行干擾,消耗其導彈儲備。越南軍隊處於現代化發展的初期,很多老舊裝備依然存在現代化體系還很不完善,這樣簡單的防禦型武器著實談不上對我軍航母構成什麼威脅。

【越南岸艦導彈都姓俄,最厲害是「棱堡」,威脅周邊國家海軍!】

2005年開始,越南從俄羅斯採購多套「棱堡」岸基反艦導彈系統。這種系統獨立作戰能力強,由4部發射車、1輛指揮車、1輛後勤保障車和4輛運輸車組成,能在沿海區域和島礁上部署,攻擊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艇。

「棱堡」發射車上裝備有2個8.9米的發射筒,裡面裝的是「紅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一旦需要投入戰鬥,可以保證在5分鐘內發射,而且能在3到5天之內保持戰備狀態。

「紅寶石」導彈如果採用低空突防模式飛行,最大射程120公里。如果採用高-低組合飛行模式,可以打300公里。如果越南把「棱堡」部署在其非法佔據的南海島嶼上,會對在周邊航行的別國艦艇構成比較大危險。

越南軍隊還裝備有前蘇聯時期引進的「沙道克」反艦導彈,同樣也是採用機動底盤,這種導彈威力大,但比較笨重,一台發射車只能搭載1枚導彈,而且抗干擾能力差!另外,越南軍隊還有不少更為老舊的「冥河」岸基反艦導彈。

越軍主力岸艦導彈有很多型號,比如679旅的4K44B「沙道克」岸艦導彈,使用P-35B導彈,另外還是4K51「前線」/SSC-3近程岸艦導彈系統,發射P-15M岸艦導彈。

「沙道克」導彈系統於1951年開始研製,蘇聯海軍在1954至1958年期間進行了多次試驗,1959年開始裝備潛艇,先後發展出4種型號,包括SS-N-3A潛射型、SS-N-3B水面艦載型、SS-N-3C對陸攻擊戰略型以及SSC-1B「萼片」陸基反艦型。1980年,越南正式接收蘇聯援助的1套「沙道克」導彈系統岸艦導彈系統和25枚P-35B反艦導彈,系統由3輛發射車、1輛指揮車、1輛雷達車及導彈填裝車組成,作戰部署時間30分鐘。

越軍裝備的P-35M反艦導彈長10.2米,彈徑約1米,翼展2.6米,發射重量4.5噸,最大射程46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1.4馬赫,具備抗電子干擾能力,可進行超低空巡航,最低巡航高度從100米降至20米,使得對方防空導彈難以攔截,射程也提高到550千米。

SSC-3岸艦導彈是1970年代研製的一種機動岸艦導彈,由SS-N-2艦對艦導彈發展而來, 1978年正式服役,1980年代初越南成功獲得該系統。系統包括4輛3P51發射車、4輛載彈車以及16枚P-15M導彈,發射車使用MAZ-543M重型牽引卡車,車上裝有操作和火力控制室、搜索和目標指示雷達、2副KT-161發射筒以及其他設備。系統的防禦距離40-100千米,P-15M導彈戰鬥部重約500千克,射程80千米。

岸艦導彈是越軍重點發展的「拳頭部隊」之一,在武器裝備本身進行升級改造,在武器運用方面不斷進行訓練演練,因此保持了較好的作戰能力,具有一定威懾價值。戰時,越南可以在主要港口部署岸艦導彈,用於封鎖相關海域,威懾附近活動的敵軍艦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