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Martin】{原胚製牛骨下枕}{拾音器線路重整} D41

 

⚠️案主敘述⚠️

◾️ 因升級現有的K&K拾音器,而拆卸舊有的下枕式拾音器後因弦高不足,

   一併重製下枕後覺得高音不見了,聲音也變悶手感不佳

◾️ 重製下枕後一年多來覺得手感變差了

⚠️診斷⚠️

◾️ 以案主所在北部的地理位置與琴盒、琴身上淡淡的黴味研判經過了長時間的受潮

   受潮是造成手感漸漸變差與聲音變悶的主因之一

◾️ 下枕頂面弧度混亂也是造成手感不佳的原因

   底部不平整也使共嗚不能良好且完整的傳遞進面板

◾️ 除了舊有拾音器遺留的固定零件之外,現有拾音器的內置前級更貼實了在背板上

   大幅吸收了背板的震動,以致不能很好的參與共嗚

   以及雜亂的線路與固定位置也有不等的吸收共嗚

原始弦高約3.3mm,不是一個友善的高度

低音側也有2.7

弦距面板高度有12.5mm,標準的高度,尚有空間可以磨低

Neck angle現況

經過約10天的微鬆弦的密集除濕後,弦高已有明顯改善

低音側已約莫來到3.1mm,低了0.2

高音側約2.3,與除濕前2.7相比低了0.4,相當驚人的變形量

這故事告訴我們高階琴是必需給予符合其身價的濕度控制待遇

人會悶熱想吹冷氣,琴也需要啊

Neck angle琴頸仰角也平直許多

投射線亦回復到馬丁一貫的位置:琴頸邊緣弧度轉折線

讓聲音嚴重變悶主嫌在此,讓背板tap起來像書桌一樣,D41何用武之地?

當初安裝的技師有些誤會,說明書裡明確提到長條魔鬼粘這樣固定的用意

為了前期方便調整,先將主機架空而不貼實在這個位置,直到設定滿意後就要轉移到Neck block或是其它非共嗚位置例如側板

而架空主機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喫tone的問題

概略轉述說明書提到的具體操作方式:長條魔鬼粘撕除背膠後除了兩端,先在背面黏一張紙以防黏在背板上

然後一端先黏在力木上,用力拉直摧緊後另一端也黏在力木上,就會得到吊橋般的方式固定主機了

這故事告訴我們說明書安裝前都要仔細看一下喔!

看這富有個人風格的創音走線法只能打掉重練了

這些殘留物就像很多手指頭按著背板

看倌們不妨試試看,琴絃撥動後用手指或手掌在不同的位置按著,感受共嗚的變化

面板也可以如法炮製,略概體驗一下黏貼護板、吸盤、電線扣如何影響共嗚

麥克風的巨大子母扣也只有2點式的意思一下黏著

Jack裡面竟然沒有墊片跟星形墊片(star washer)

開始拆卸

先將整組拾音器請下來

原廠盒裝裡並沒有附上這個尺寸的魔鬼粘

將所有黏貼在面板側板上的東西都拆掉

大概有這麼多

左下的三片魔鬼粘拼起來是原廠附的尺寸,被裁成奇怪的尺寸使用

雖然各家說明書一向都只有提到各部件的固定位置,並沒有說明如何走線

這時就要依照不影響共嗚的大原則,依照不同的桶身來想辦法固定走線

力求整齊、好理解、更要讓使用者方便操作

下枕外形很不嚴僅的幾何

很顯然又是砂帶機的傑作

長度也有問題

高音照例獻給空氣

取一塊優質的美國水牛骨重製

指板弧度14"

原始弦枕弧度不明

重製弦枕與指板同步14"

修整好長度後度合進下枕槽

修整八度音角

成形拋光

長度已密合

最後設定高度

低音側設定在2.6mm

高音側設定在2.1mm

完成!音色恢復有水準卻很有升級感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