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家回來,記得給我帶點鴨脖”,這是多對一位武漢的同事的囑咐;

  “你路過虹橋機場的時候,給我帶點周黑鴨”這是對一個出差同事的叮囑。

  周黑鴨甜甜的、辣辣的、麻麻的,倒是很符合南方人的口味,之前周黑鴨還沒有開得遍地都是的時候,似乎大家還蠻喜歡吃的,時不時會讓人帶點回來。這幾年,周黑鴨的門店就像雨後春筍一般,開得遍地都是。反而吃的人就少了,是物以稀爲貴的道理麼?也不見得全是吧。

  前段時間,網上有很多文章在寫周黑鴨的口味不如之前,而且存在價格偏貴的問題。還網友認爲是有水軍在黑周黑鴨,近期又有網友在網上爆料說周黑鴨“吃一次拉一次”。這些也沒擋住我想吃周黑鴨的心,這不剛想買周黑鴨,就看了一篇臥底周黑鴨的推文。鄭州晚報的記者臥底了周黑鴨,一探周黑鴨是如何經營的。這不探不知道,一探發現很多銷售“絕招”,看完之後就完全不淡定了。

  周黑鴨在處理臨過期的食品是有“絕招”的。記者發現店裏面一直賣着臨過期,甚至是過期的食品。過期食品,在銷售的時候,雖然系統是強制不能掃碼出售的,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員工熟練地替換了別的條碼進行掃描,如果有客戶索要單據,就說打印機壞了。

  而且鴨脖的存放都是有溫度要求的,爲了省電,員工有時候會直接把冰箱的電源關掉。還有很多沒有健康證的員工。什麼消毒日誌這些都是亂填的。這以上種種的銷售“絕招”,讓人堅信,之前對網上的那些傳言也並不是空穴來風的。

  看完之後的心情甚是複雜,默默地打消了吃周黑鴨的念頭了。就算是周黑鴨官方出來擺姿態,道歉,也打消不了這內心了的不安。315的這些日子,周圍好像真的是沒什麼可以吃了。食品安全的底線究竟在哪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