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上海普天最後一次扣非淨利潤爲正值還得追溯到遙遠的2003年,當年上海普天取得營業收入20億元,獲得5300萬的扣非淨利潤和5150萬的歸母淨利潤。

1

A股中罕見的“高風亮節”

日前,A股發生了一件異常轟動的大事,竟然有公司要主動退市了!

3月21日晚間,*ST上普(600680.SH)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A股和B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並在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批准後,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兩網及退市公司板塊(俗稱老三板)掛牌。

這條公告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所有的媒體的關注報道。因爲這在A股市場裏,實在是太罕見了,罕見到自從有A股以來,這是第二家主動退市的公司,上一家主動退市的公司叫二重重裝,於2015年退市。

由於在A股上市門檻比較高,上市以後估值也非常高,融資較爲方便,所以很多公司一旦上市成功以後,輕易不會退市,就算要退市了,也要想辦法把“殼”找個下家賣個好價錢。

所以說像*ST上普這麼有覺悟,要主動退市的公司實在是不多見。

實際上,因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虧損,*ST上普股票已於2018年5月底被暫停上市。目前,*ST上普2018年年度報告尚未披露,但其預計,公司2018年的經營業績爲虧損。

根據相關規定,即便不主動退市,在2018年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也將觸發強制終止上市情形。

一般來說,很多公司遇到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採取能拖就拖,拖到最後一刻再走。而*ST上普走得這麼幹脆,公司給出的原因是爲保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退市整理期股價波動給中小股東造成影響。

聽到這個理由,小券真的是感動了,好久沒有遇到這種能爲小散考慮的良心上市公司了,要知道一旦公司進入退市整理期,十個八個跌停那是止不住的,就像*ST吉恩,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累計下跌77.27%,其中連續18個交易日跌停後纔打開。

雖說如此,*ST上普目前的股東總數爲3.65萬戶,在這種情況下,*ST上普能不能主動退市成功還要聽一下其他3萬多股東的想法

爲了解除其他股東的困擾,*ST上普還很貼心地爲中小股東提出了退出方案。

按照*ST上普提出的方案,除控股股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天股份)外,*ST上普的其他全體股東將擁有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爲:A股每股6.74元;B股每股0.416美元

不過小券注意到,*ST上普股票暫停上市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爲每股7.37元。股東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要比收盤價低上6.81%。

對此*ST上普解釋稱,本次現金選擇權選擇了董事會審議通過主動終止上市事項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份的平均交易價格,考慮到上海普天停牌及暫停上市期間相關指數及大盤的下跌情況,實際上該現金選擇權已經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溢價。

據公告,本次現金選擇權的提供方爲*ST上普控股股東普天股份。資料顯示,普天股份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普天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而普天集團是國資委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

如果說其他股東不同意這個解決方案,那麼*ST上普的其他股東將不能獲得現金選擇權,且待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將面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命運。

也就是說*ST上普將進入前面提到的退市整理期,這樣看來的話,*ST上普的現金選者權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當然也有股東覺得,像*ST上普這樣有着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就算退市了,以後回來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是股民們可不要想得太簡單了,按照現行政策規定,重新上市必須具備“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爲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爲計算依據”的條件。

也就是說,就算*ST上普退市以後業績能夠改善,最快也得三年以後,更何況以*ST上普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想要重新回來,希望真的不大。

2

真心不想退市,保殼14年

*ST上普是國內最早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之一,1993年登陸A股,之前的名字是上海普天。

小券在扒過上海普天的過往業績之後發現,這個公司能夠撐到現在簡直就是個奇蹟,現在主動退市實在是明智之舉。

小券注意到,上海普天已經連續14年扣非淨利潤爲負了,說白了就是主業已經連續14年虧損了。

上海普天最後一次扣非淨利潤爲正值還得追溯到遙遠的2003年,當年上海普天取得營業收入20億元,獲得5300萬的扣非淨利潤和5150萬的歸母淨利潤。

到了2004年,隨着營業收入下降到16億元,同比下降20%,上海普天扣非淨利潤開始出現虧損,當年扣非淨利潤虧損1900萬元。

隨後上海普天的業績一直保持着扣非淨利潤爲負,十幾年不變,所以誰要說上海普天能在三年後回到A股上市,小券真的不相信。

那上海普天是怎麼一直堅持到現在才退市的呢?

自然是用的是A股裏公開的保殼絕招,“一年盈利一年虧,虧損一年再盈利”。

當然在個別年份可能會有誤差,不過上海普天這麼多年基本上就是這麼過來的。

舉個例子來說,在2009年,上海普天爲了避免虧損,並表了一個叫做上海普天網絡的公司,而普天網絡之所以能夠在當年取得較大額的淨利潤,也不是因爲經營業績好,而是因爲它當年賣了廠房

看到了沒有,在2009年就已經到了需要子公司賣廠房才能活下去的地步了。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上海普天過去那麼多年都過來了,保殼這麼成功,怎麼近幾年就撐不下去了呢?

3

保殼失敗,功虧一簣

實際上,上海普天也不是不想保殼,實際上真的是功虧一簣。

2017年上市公司業務業績欠佳,因此早就部署了出售資產的計劃。2017年8月26日上海普天發佈公告稱,公司準備以土地出資外加通過關聯交易出售子公司來保殼。

此外,上海普天還通過其他方式增加非經常性收益,本來是萬無一失的,只可惜問題出在了多年前的一筆舊賬上。

2012年底上海普天以特別重大公告的形式,發佈了公司全資子公司普天能源與浙江大衛共同簽訂的《能源管理建設合同》的公告,建設的核心內容是位於台州市仙居縣仙居新區“大衛世紀城”的能源中心項目。

根據公告,該項合同總共價值9.73億元

按理說公司能接手這麼大的一個項目是好事,可以說上海普天就指望這個項目翻身了。

但是,這筆合同存在隱患,根據該合同,浙江大衛只需要給普天能源3000萬的技術資訊服務費,其餘9.43億元的鉅款將在未來分期支付,其中合同最晚一筆回款要到2019年12月31日才支付

可以說問題就出在這個合同上了,到了2017年,由於合同的合作方浙江大衛房地產公司資質欠佳,在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出現滑坡的時候出現了資金問題。這導致上海普天干了活,卻拿不到錢。

於是上海普天一紙訴狀將浙江大衛告上了法庭,根據2017年半年報,此訴訟金額高達5.9億元。可是對方沒錢就是沒錢啊,告上法庭也還不起錢啊。

這就造成了上海普天在2017年年報中需要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直接導致了公司當年財報虧損,被迫暫停上市,由此保殼失敗。

4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如果說上海普天的問題僅僅就是業績問題的話,以它往常的保命絕招,估計還能挺一挺,可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公司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2018年3月,*ST上普收到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稱公司在 2014年年報中造假,虛增利潤總額998萬元,佔*ST上普2014年合併財務報表利潤總額1354.96萬元的73.68%,隨後大批投資者開始維權索賠。

蓋子揭開後,上交所調查發現,*ST上普竟然連年造假。

*ST上普共虛增2013年度以前未分配利潤約6408.88萬元,並分別虛增2013年、2015年、2016年歸母淨利潤約647.15萬元、304.31萬元、103.49萬元,佔同期公司淨利潤絕對值的42%、3.2%和0.2%。同時,上述違規行爲導致公司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中審衆環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否定意見。

2018年12月,因虛增利潤等導致公司存在多項信批違規問題,*ST上普及公司近20名相關責任人收到上交所紀律處分。

就算被上交所發現財務造假,依然沒有打消*ST上普要保殼的決心。

*ST上普2018年11月公告顯示,公司擬轉讓子公司山崎公司73.2%的股權,轉讓後公司持有山崎公司5%的股權,以緩解公司現金流緊張的局面。

不過截至目前尚無人接盤。

從*ST上普的過往可以看出,公司此次主動退市實在是無奈之舉,就像周華健的一首歌裏唱的那樣,“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