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範圍很廣啦,電子電路,MCU,通信設備等都算。

我先回答一波:

在家裡,因為懂點硬體。

「你弟弟的玩具斷了!」

拿起熱熔膠槍,

「蹭蹭」

粘好了,繼續用。

「家裡的電器燒壞了!」

看了看電線,拿起電烙鐵,和絕緣膠布,

「蹭蹭」

接好了,繼續用。

再補充一個稍微有點關係的

「家裡網怎麼不好使了?」

看看網線接線,重插,重啟。

網好了,接著用。

感覺家裡再也不用找電工等修理工了,家裡電器壽命得到延長。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懂硬體是什麼感覺,而是肯不肯動手,也即動手能力。

記得剛入職時,認識了一位特有人緣的維修電工。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幫助大家維修電視、收音機,還有冰箱空調等家電等等。

這位電工並非科班出生。據他說,他的文化程度僅僅初中而已。因為肯學習、肯動手,因而練就這項本領。

某日到他家玩,發現他家裡的許多電器都沒有外殼,上面吊著元器件,唯一完好的只有電冰箱。打開電視後,他絮絮叨叨地和我討論圖像明暗變化是哪些元件決定的,如何用萬用表測量這些變化,等等。這樣好不好呢?用他妻子的話說:他們家的電器都體無完膚。笑!

某次一位老師家的古舊收錄機進老鼠了,把導線和元件咬壞不說,老鼠糞尿遍布機內。家人不知進老鼠,還開機運行,直到冒煙才斷電。老師把這台收錄機給我維修。我把所有元件都拆除,換上新元件。換一部分電路,就用信號發生器接入信號,用示波器看圖像並調試。就這樣,一個上午就完成了維修工作,並繪製了完整的新電路圖。十幾年過去了,這位老師現在還在用。

某日家裡的LED突然閃爍,我打開控制器,經過檢查,原來是電容擊穿。換上新電容就好了。

維修其它電器也是如此。我專門配了一台示波萬用表來協助維修工作。

我最佩服的還是德國人。他們家裡不管是門窗地板傢具,還有電器合汽車,盡量都自己維修。和他們交互很有意思。

我的一位友人的丈夫是電工,某日拿著書本找我學PLC,說是考高級電工證需要的。我發現他26個英文字母都念不清,對PLC程序與寄存器之間的關係茫然不知,對PLC自帶的時基發生器以及出口繼電器完全沒概念。我從頭教他,但講到下頁他上頁內容就忘了,知識根本沒有往心上去。後來他不學了,說多交點錢也能讓高級電工考試過關。從此我非常鄙視他。

回到題主的問題:懂硬體是什麼感覺?回答是:能夠帶來知識探索的快樂,還有電器起死回生的喜悅!

還有最重要的兩條:能增加對學習的愛好和自信心,並獲得友人的尊重。


手賤,到手的電子產品幾乎都被拆了,保修什麼的見鬼去吧

經常會想:這破玩意憑啥賣這麼貴

各種維修,就算修不好也要把高價值的元件拆下來屯著

收集各種破爛,買報廢的HDD就為了拆釹磁鐵,發現這玩意給螺絲刀充磁效果特好,碟片貼牆上做裝飾品不錯

儲物空間總是不夠

有時候遇到設計上不太滿意的產品,乾脆自己改造一下

沒有女朋友沒有女朋友沒有女朋友


小時候不論是家裡的水龍頭不出水了,還是家裡的燈泡壞了,還是電視機有問題了,印象中總是爸爸過去鼓搗幾下就好了,對此感覺很神奇。而爸爸只上過初中,基本的硬體原理估計都只停留在電路接通就能工作的最基本的原理上來,就是如此感覺爸爸還是能把所有的東西修好。每次家裡的或者是我的東西出了問題,我就把希望寄托在爸爸身上,感覺只要交給他就能很快恢復原樣。

現在爸爸老了,我也有了自己的兒子。每次我給兒子修他的玩具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兒子也對我有同樣的感覺。因為每次他的玩具壞了,不管是玩具沒電了,還是螺絲掉了,他總會小手舉著說「找爸爸修」,「爸爸給修修」,當然每次我也「不負眾望」,每次都能把它的小玩具給修好。每次兒子都很高興。

我想在我的小時候,對爸爸的懂硬體的感覺和我的兒子對我的感覺應該都是一樣的,什麼都難不住他。

我現在成大人了,爸爸歲數也大了,我的硬體技能也超過了他,他現在修東西的能力退化了,手機用的也不熟,電腦自然也不會修,估計現在在他心裡我成了那個懂硬體的人。也許再過很多年後,我的兒子也在我的心裡成了那個懂硬體的人。


有個笑話,老婆對兒子說,不要崇拜你爸,什麼都會修,我們只能天天用舊東西。

孩子爸卒。


對一切用電的東西都會失去神秘感和高級感。拆開的時候會用審視的眼光去分析它的方案,設計,布線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