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遜級戰列艦的出現和一戰之後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深受軍備競賽之苦的列強達成戰列艦火炮、噸位的一致協議,同時規定10年之內不得建造新式戰列艦,而條約的主要發起國家日本、英國、美國分別擁有相應份額的戰列艦,日本擁有2艘長門級戰列艦、美國擁有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英國則在伊麗莎白女王級之後在建造2艘新型戰列艦,這就是本文提到的「納爾遜」級戰列艦。

先來一張納爾遜級的美照,類似於重炮艦的火炮射擊是主要特徵

作為條約型戰列艦納爾遜級主炮不得超過15英寸(406mm)、噸位不得超過35000噸,為此設計人員絞盡腦汁將有限的重量用於提高戰鬥性能,納爾遜級的甲板地板由原來慣用的「柚木」改為更輕的「花旗松」、軍艦上的實木傢具也改為三合板製造,最有名的還是全部前置的三座主炮塔,這種設計是為了減小主裝甲防禦帶的長度,同時將裝甲鋼改成傾斜安置的輕質錳鋼裝甲,藉此降低厚度減輕重量。

上圖可見納爾遜級後視方向只有副炮可以射擊,向前的火力也只有23的火炮

看似外形奇幻的納爾遜級戰列艦其實是不實用的,尤其是全部後置的機艙過小導致馬力有限全艦戰鬥巡航只有23節的速度,這在二戰時期根本不可能用於伴隨高速航母作戰,其設計初衷也只是「日德蘭海戰」式的戰列決戰思想,因此十分落後。它的炮塔布置方式也帶來向後射擊不便的問題(向前設計也和一般戰列艦沒有兩樣),因此1937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失效後建造的5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捨棄了火炮前置的設計,回歸到了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傳統火炮布置模式。

和皇家海軍祖師「勝利號」對比,納爾遜號簡直就是龐然大物

喬治五世級繼承了納爾遜級的平甲板船型設計,也是從納爾遜級開始英國徹底捨棄了以往戰列艦的「艏樓船型」,也就是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那樣的隆起型兩段式甲板,平甲板就是大和號戰艦採用的平直甲板設計,只不過所有的英國平直甲板戰艦都沒有安裝大洋首。由於航速過慢納爾遜級這種專用於戰列決戰的戰艦很少在二戰中發揮作用,更多的還是利用巨炮轟擊海岸線協助盟軍登陸作戰,尤其是首艦「納爾遜」號參加了反攻歐洲的「霸王行動」、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全程參與對義大利的戰鬥直到義大利元帥「巴多格里奧」登上該艦在投降書上簽字。

女王級建造於一戰之前是納爾遜級的前輩,但是在整個二戰期間都是無處不在

納爾遜級唯一參戰的機會也是二戰中唯一的戰列決戰,就是圍攻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的行動,此役中納爾遜2號艦「羅德尼號」和「喬治五世號」一起擊沉了俾斯麥號戰列艦,此戰作為戰列決戰的最後一道光環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喬治五世級才是英國打二戰的主力軍,威爾士親王號更是戰死馬來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曾計劃建造N3型戰列艦,因《華盛頓海軍條約》簽定而夭折。1922年英國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開始建造納爾遜級戰列艦。納爾遜級採用平甲板船型,不再是以往英國戰艦常用的艏樓船型。根據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著重提升裝甲防護水準,在RN建成戰列艦上首次採用傾斜布置水線裝甲帶,是當時舷側裝甲最厚的戰艦,然而水中彈防護效果不足。受條約規定35000噸的限制,納爾遜級採用3座三聯裝主炮炮塔全部在艦橋之前,而動力機艙集中配置在艦體後部這種非常規的布局,目的是將有限的重裝甲集中,受條約規定排水量的限制,同時也為與343mm炮的初代超無畏艦和R級組成戰列線,決定在一定程度上犧牲動力性能,航速較慢(比較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二戰後由於戰列艦已經成為一種過時的武器,且英國之前的各海外殖民地很多都獨立,英國無需之前龐大的艦隊維護自己的海外利益。最後,英國在戰爭之中受到嚴重損失,需要資金進行戰後重建,無力養護日常開銷巨大的戰列艦。因此,包括剛剛建成的「前衛」號戰列艦在內的所有戰列艦都被拆解。(工黨誤國!為啥不把「厭戰」號保留下來做博物館啊!又不是讓她繼續服役)

第一段文字來源:艦r百科:納爾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