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你去哪裏玩了?4月6日-7日,市文廣旅局在雲龍湖市民廣場舉辦“非遺展示展演”,讓市民既養眼又漲知識。踏青有花賞景之餘,不妨到那裏看一看。

  展出的香包

  6日上午,雲龍湖市民廣場藝術館門前,一長排近20個“非遺展示展演”攤位前,不少市民帶着孩子圍觀,精美的展品令他們嘖嘖稱讚。

  徐州香包項目傳承人徐淑俠現場表演了香包的縫製方法。展出的香包有臉盆大小的福字,也有小巧的網紅香包“真棒”,還有代表招財進寶的金蟾、在全國第五屆民間博覽會上獲得銀獎的“路路通”等。最貴的福字香包售價280元,她一個上午就能做好。

  麪塑作品

  麪塑藝術家程友真和他的徒弟高繼漢都在現場展出了他們的作品,最有特色的是帶着蘆葦裝飾的小鳥麪塑。這些蘆葦都是秋天從野外採來的,高繼漢說,以前一般都在秋收後走鄉串戶捏麪人兒賣,染色蘆葦成了一種標誌,現在已經慢慢消失了,或者用塑料代替。

  小朋友欣賞非遺作品

  泥塑藝人郝敬明帶來的富有鄉村氣息的泥塑作品,磨黃豆的老奶奶,拉了一車大南瓜的夫妻,一起包餃子的老夫妻倆等。郝敬明說,拉南瓜的那幅作品名叫《收穫》,售價1500元,已被一個上海人訂購了。包餃子的作品名叫《過年》,在徐州市第二屆傳統工藝大賽中獲過金獎,他一直捨不得賣。

  鄭鴿英女士的蛋畫作品是在蛋殼上作畫,首先買來大小不一的鵝、鴨、雞蛋,在底部鑽孔去掉蛋液,清洗晾乾後才能製作,做好後還要塗上亮光劑。

  “手創者”手工工場現場展示了他們製作的傳統木板年畫,有單色,也有套色,套色作品需要幾種顏色就要用幾個木板製成,最多的用到五個木板做出六種顏色。據說成語“五顏六色”就來源於此。

  徐州剪紙非遺傳承人王琨一兩分鐘內就能幫市民剪出剪紙頭像,連草稿都不用打。

  留青竹刻

  現場展演的“留青竹刻”,幾個小夥子用刀具以竹子表面一層薄薄的竹青爲雕刻圖案對象,這些竹刻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被做成了香菸盒、筆筒、扇骨等日用品。

  全媒體記者 吳雲 攝影 白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