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看的,那時候年紀小並沒有看懂,前幾年又看了一遍《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才看懂了,但具體劇情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她的美艷卻依然記住。

瑪蓮娜是個外表看上去非常美艷(艷而不俗)的女子,故事裡生活的那一帶最美麗的女子,她實際上是學校里的一名教師,並沒有故意去勾引任何男人,她的丈夫去前線打戰了。

在當地,即使她只是每天正常的打扮漂亮出門,舉手投足之間的性感美麗令當地所有的男人,不論年齡老小都為之著迷,她所到之處,所有的人都會停下來看她,男人們為她神魂顛倒,女人們妒忌她,然而她並不自知。

她是個悲劇的女子,她的美艷是她悲慘命運的根本原因。

儘管她只是個平凡的教師,她並沒有做任何壞事,也沒有得罪任何人,但她的美貌讓她得罪了所有女人。

戰爭要來了,有人傳來了她丈夫戰死的消息,她非常懷念自己的丈夫,接著她的父親也死了。之後有人陷害她,她失業了,沒有了經濟來源,女人們對她忌憚得要命,同時也禁止自己家裡的男人們接觸她幫助她。她被告上法庭,有個男人私下假裝好意給她食物,為了生存,她被迫獻身。之後,她便做了妓女,走上了出賣身體來求生存的道路。

後面她丈夫歸來找回了她,她和丈夫又一起回到了故鄉。這時女人們對她不再惡意。


驕傲的白色高跟鞋

黑色的波浪秀髮

昂揚著的天鵝般驕傲的脖頸

顧盼生情卻不注視他人的水眸

絲襪包裹的嬌柔小腿

構成了初來小鎮的瑪蓮娜的符號

咔噠咔噠的步伐一步步

踩在少年的心裡

被風吹起的波點白裙

帶起來的都是少年們

躁動不安的荷爾蒙氣息

如同高嶺之花讓人可望而不可及

絕望的黑色喪服

丈夫犧牲的噩耗傳來

眾人惺惺作態悼念之時

唯獨瑪麗蓮

不在黑壓壓的沉悶人群中

一身黑色的喪服

和淚盈於睫的楚楚可憐

令人心生愛憐

卻又另起獸心

男人們因為他失去了丈夫

而變得輕薄,言語輕佻

作踐她是個騷貨

從此之後

瑪蓮娜的身上除去黑色

再也沒有了其他的明快顏色

他對生活沒了期待

燃燒的紅色短髮

狂轟濫炸之中

瑪蓮娜唯一的庇護

她的父親不幸遇難了

處境凄涼的瑪蓮娜

並沒有得到人們的同情

相反的,流言如同轟炸機一般

四處狂轟濫炸

掀起波瀾

甚至在為父親送葬的路上

馬琳娜也逃避不開

瑪蓮娜崩潰了

她再也承受不足了

剪去了烏黑的發

黃澄澄的檸檬在

嬌柔的白膚上遊走

形成了奇異的美感

檸檬,是命運的酸苦

從此穿上緊身的性感低胸裙

凸顯出呼之欲出的傲人上圍

染上熱火的紅色頭髮

花魁之姿吸引無數狂蜂追逐

為了活下去

鎖緊了靈魂

打開了肉體

浪蕩的金色禿頭

因為美麗而遭遇的災禍

即將走向高潮

德國人敗了

美軍入境

瑪蓮娜無疑成為了慶祝勝利

發泄戰後壓抑情緒的最好祭品

為了服務德國人

而染成的金色秀髮

也在毒打之中被剪成禿頭

那個天鵝一樣的女人不見了

她不再昂首挺胸

眼裡也儘是畏縮和躲藏

她連逃走都見不得人

掩蓋過去的厚實套裝

瑪蓮娜那深愛他的丈夫回來了

原來他只是失去了一隻手臂

並且帶她回了小鎮

值得慶幸的是

她發胖了,有了魚尾紋

身材不再傲人

穿的也變成了保守土氣的深色套裝

她不再美麗了

帶著驕傲而來

被命運折磨得遍體鱗傷

慢慢遠去的背影

成為這個女人傳說的結局

SO,寶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留言區域里問蒸汽君哈!!!!!


片中的女主角表現的不僅僅是自己這個角色特點,更重要的是借她的經歷表現了那個混亂暴力的時代。

所以如果她扮丑變平凡,幸運得逃過了一劫。And then? Nothing left...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瑪蓮娜美,性感,誘人,又為了丈夫守貞。就把這樣一個完美的女人毀滅掉給你看。讓每個人都覺得low的急色鬼,虎背熊腰的妒婦欺負她,侮辱她。原因可能是要填飽肚子,可能是要打探丈夫的消息。讓你們看著她掙扎無門,求助無道,咬牙選擇走上另一條路。你們難受嗎?難受!所以你們才會開始思考,才會提問,美的意義,戰爭的意義。才會在同樣情況下,對待弱者更為寬容,看待事物也更為公正。所以你要問我,在這部電影里,女主要扮丑嗎?我會回答:別!求別毀掉這部電影!

瑪蓮娜之所以完美,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美貌,更是因為她身上的寬容與善良,我想,導演這樣安排是想凸顯她身上這些美麗的品質,畢竟一個人要有莫大的勇氣才能原諒那些狠狠傷害過她的人。

「你都三十了怎麼不結婚呢?」雖然已經21世紀了,現實生活里也常常有人這樣操心著別人家裡的破事兒。影片中腦滿腸肥的醜婦們都認為,一個女人總得要歸屬於一個男人,這樣才是完整的,合理的。瑪蓮娜胖了,丑了,有男人了,和他們沒有什麼區別了,因此不再排外。

導演把瑪蓮娜虐的有點狠,所以還有最後一個原因:整個影片中,充斥著大量的誇張的猶如戲劇舞台的演員表演,私以為,最後婦人們越來越激烈的向瑪蓮娜打招呼,也是運用了這樣的表現形式,只是為了營造出誇張的效果,目的是突出強調歸來的瑪蓮娜將要步入新生活了。影片中提到「只有重回故地,才能拾回尊嚴。」所以面對重回故地的瑪蓮娜,導演大抵也只是鬆了鬆手,給了她一個還算美麗的結局,而已吧。


瑪蓮娜的形象是美麗、誘惑、忠貞的。這樣的形象幾近完美,現實中基本沒有,我個人認為她是一種象徵,象徵人們心裡最寶貴最美麗的東西-善意和良知。

人們在戰爭中親手把它毀滅,又在戰後將它拾起。所以在結局時,小鎮上那些人對瑪蓮娜來之不易的善意,更像是對自己的救贖。

電影是從一個少年的視角去講的,我猜想是因為少年的感情更加純粹,

又帶有男人初始的慾望。

他對瑪蓮娜的感情是複雜的,也是純粹的,所以他看得見瑪蓮娜的美,對她的遭遇充滿同情,但又無能為力。

瑪蓮娜這個角色,從頭到尾,好像除了美,一無所有,沒有強大到保護自己,甚至沒有生存能力,只能以身體作為交換,獲得金錢和權力,這是她身為女人的悲哀。

她的表情很少,大多時候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美則美矣,沒有靈魂,很空洞。

鎮上的男人看瑪蓮娜的眼神是充滿慾望的,想要征服,但又不敢冒然上前,像在暗處窺伺的猛獸,危險而且猥瑣。女人看瑪蓮娜的眼神是羨慕,嫉妒,不恥的,又帶著一種瞭然於心的惡意揣測。彷彿只要她們認定瑪蓮娜是婊子,是不貞的,就能毀掉瑪蓮娜的美。

那些眼神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這樣的

只有瑪蓮娜的丈夫是溫和的,他的眼神很乾凈。了,不含淫慾。

瑪蓮娜生活所迫被逼做了妓女,為敵軍服務,這也像是她對小鎮的報復。

這時瑪蓮娜是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還是毫無表情,仍然冷漠。金錢和權力對她完全沒有誘惑,瑪蓮娜很像是一句空殼,人們硬要往裡塞些東西,她沒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只是外人的揣測。所以我覺得她更像一個象徵意義的事物。

戰爭結束後,敵軍撤退,小鎮上的女人有了理由毀滅瑪蓮娜。有了借口,人心的邪惡就完全奔湧出來,這些充滿惡意,嫉妒,慾望的雙手一點點撕扯瑪蓮娜,直到她面目全非。

她此時是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看見沒有,像是一個木偶,突然就有了靈魂,這是被逼之下無法反抗的絕望,憤怒,無助。其實也是對人心底隱秘的邪惡的一種控訴。

但這些男人是漠然的,旁觀的。他們抱著看好戲,或者是鄙視,還有窺伺的眼光,彷彿之前爭先恐後的諂媚是假的。這是一個女人的悲哀,也是男人的不恥。

瑪蓮娜離開了小鎮,而她的丈夫卻奇蹟般的出現。小鎮的人除了在打倒瑪蓮娜時,又更加默契的統一口徑。

小鎮人的污衊讓瑪蓮娜的丈夫憤怒

被人打倒

軍人的悲哀

最後在少年的幫助下,他毅然巡迴瑪蓮娜。兩人回歸。

所有人自動讓出一條路

瑪蓮娜去買菜的時候,曾打過她的人露出善意的笑容,送給她衣服。

其實有個稱呼很有意思,人們叫她瑪蓮娜夫人,不是以前婊子,賤人。或許是瑪蓮娜的丈夫回來了,那麼瑪蓮娜又是有了依靠的人了。

最後是瑪蓮娜的背影

仍然是孤單的,一個人,只是美麗不復從前。

戰爭像是催化劑,小鎮人民長期壓抑的屈辱,不甘,內心的惡意,妒忌,在戰爭結束的那一刻爆發。,以瑪蓮娜為發泄口。他們親手毀滅自己的良知,又在過後平靜下來,惴惴不安。

最後對瑪蓮娜的善意是否真心未可知。即使那是對瑪蓮娜的補償,但我也認為那不是他們知道自己錯了,而是他們對自己的救贖。把良心重新拾起來,就好像他們還是人一樣。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說女主瑪蓮娜是一個命運坎坷備受艱難的小鎮美麗婦女。女主的出場,婀娜多姿的步調配上漂亮的臉蛋和裁剪得體的洋氣裙子,整個人散發著魅力的光芒,高貴冷艷,女神一般的存在。是小鎮上女人妒忌的對象,男人愛慕的對象,甚至還是少年性幻想的對象。在那樣的戰爭時期,人們都穿著樸素,為謀生髮愁,艱難地度過著日子,然而小鎮上卻有一個如此美麗的存在,人們自然都把注意力轉到她的身上了,人們把日常積起來的怨氣怒氣和戰爭帶來的緊張不安全部以另外一種形式發泄到女主身上。女主之所以成為這樣的目標,不僅僅是因為她美麗,雖然美麗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有原因是女主的丈夫不在身邊後來甚至傳消息說丈夫死了,這樣一個守寡的年輕漂亮的女人孤身一人整天在小鎮里婀娜多姿得走著,鎮上婦女們那時候的觀念自然就是沒有男人管著的女人都會有不檢點的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可能跟別的男人有性關係。然後以日常閑聊的方式,沒有也傳言成有了。再回到女主,其實女主並沒有任何錯誤,她只是愛美,穿高跟鞋穿漂亮的衣服展現自己的魅力有什麼不對?難道丈夫不在身邊的女人就應該每天灰頭土臉喪里喪氣嗎?她只是美美得認真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沒有和其他的男人多說過什麼話,更別說勾三搭四了,就是這樣守著自己的本分的一個女人卻也引來如此多的流言蜚語。以至於最後不得不真的淪陷了,而淪陷之後,人們反而幸災樂禍的說看吧她就是這樣的人,說的沒錯吧!女主真是怨啊。在那樣的一個時代,人們無法擺脫時代的重壓,特別是小鎮里的人,修養不夠,只能通過如此低俗的方式殘害她人來取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