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在一整天的會議結束後,和阿靖副總趁著空檔,討論到關於明年台灣企業在經濟景氣持續低迷,衝擊各行各業的情況下,應該如何面對CSR這個課題!

 

討論後,阿靖副總提到一個觀點我覺得非常關鍵:

 

他提到,明年度由於景氣持續低迷,所以企業會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艱鉅經營環境,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營運、甚至是維持生存,會被迫採取非常多可能對如勞工、投資人、社區等利益關係人,造成衝擊的必要手段,所以明年,台灣的企業將會更需要具備利益關係人危機管理的企業永續經營概念!

 

從廣義的來說,現在大家在談的CSR、企業社會責任,常常是著重在企業於法律限制之上,在經濟、社會、環境的面向上,主動地自我追求更高的責任標準,換句話說,企業社會責任偏重的面向在於企業的主動性行為,但是,當企業面臨生存危機時,主動投入的意願相對來說就會大幅減低。

 

但,在這樣的艱困環境下,企業還是必須履行對於利益關係人的承諾與責任,否則反而更容易因為利益關係人溝通不良,讓原本就已困難的經營環境,更加雪上加霜。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如果將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擴大成為"企業永續經營"這個課題,那企業在不同的景氣狀況下,都會產生必須相對應的,應該肩負起的社會責任工作,以利達成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

 

前幾天經濟日報的社論 "基本工資害死人" 這篇文章,我覺得正好指出台灣企業在經濟不景氣時,為了對利益關係人善盡其應盡的責任,但卻因利益關係人危機管理做得不夠好,反而讓善意擴大成為利益關係人衝突的導火線!

 

文中提到,香港前陣子有1000家良心企業共同挺身而出,簽署保證一定期限內不會因為景氣不佳而進行裁員,造成台灣社會的震撼,相較於台灣企業正興起一股裁員、減薪以及無薪假的趨勢,引發許多聲音質疑,為什麼香港行而台灣不行?

 

文章後續分析,香港和台灣由於前者產業結構大部分比例皆已屬於服務業性質,與台灣科技代工產業結構所受到的景氣衝擊不同,所以因應的形式也會有所差異!

 

台灣的科技產業在面對不景氣初期時,皆以無薪假、減薪的形式,希望能夠達到維持企業穩定營運但不裁員的目標,但由於缺乏利益關係人的妥善溝通,反而引發部分員工、NGO對於無薪假是否已侵犯勞基法保障勞工基本工資底線的質疑,而造成社會輿論壓力,連帶使本來對於企業無薪假的措施,持中立態度的勞委會,也受制於社會壓力,做出實施無薪假不得牴觸最低基本工資規範的立場申明。

 

此舉也讓本來希望朝"大家都少吃一點,可是人人都還有得吃"這個方向努力的台灣企業,因為受制於法令,乾脆就直接採取裁員的手段,敦節成本,結果造成更惡劣的勞資關係。

 

但這樣的情況,如果從廣義的 "企業社會責任" 或 "企業永續經營" 的概念出發,將利益關係人危機管理納入管理機制的ㄧ環,針對不同利益關係人進行妥善溝通,並針對部分容易造成利益關係人衝突的相關議題、措施,預先擬定危機溝通及管理策略,其實是有機會避免的。

許多經營上的挑戰,可能反而會成為進一步鞏固企業形象的契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