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不少俗語,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他們依靠多年的經驗,把一些常見的現象總結爲簡單明瞭的語句。直到現在不少俗語仍然適用於我們的生活。像“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說的就是我們團結起來才能幹大事。還有這樣一句俗語,叫“一豬二熊三老虎”,它又是什麼意思呢?來聽聽山民的解釋吧!

  所謂“一豬二熊三老虎”,並不是說豬比熊厲害,熊又比老虎厲害,它指的是這三種動物對於我們人類的威脅。爲啥把豬排在第一位呢?這裏說的豬不是我們平常見的豬,而是長有獠牙的野豬。動物之間的較量,最主要的還是看體型大小。一頭野豬跟老虎的體型不相上下,但野豬有獠牙。老虎看到野豬是不會貿然進攻的。畢竟老虎是獨居動物,每一次捕食都要精打細算。萬一被野豬的獠牙刺到身體,那也得好好緩幾天才行,這樣一來得不償失。

  熊其實與老虎類似。熊也是也獨居動物,本着你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如果熊碰上野豬,也不會貿然進攻。熊很懶,能靠捕魚維持生活,就不會去與別的動物單挑。當然,熊如果與野豬真的打起來,熊的戰鬥力是比野豬強的。

  人們把老虎排在第三位,可不是說老虎的戰鬥力弱,而是側面反映了老虎比較聰明。如果在山上碰到老虎。你彎腰嚇唬它,老虎會戰略性撤退,這就給了你逃命的時間。可你若是碰到野豬,野豬可沒腦子,甭管你是誰,上來就懟你,都不給你逃跑的時間。熊的智商在這倆動物之間,只要你不去招惹熊,熊通常是不會主動攻擊你的。以後要是聽到有人拿“一豬二熊三老虎”來形容老虎的戰鬥力。那你就告訴他,這句話是對人講的。不是來形容野獸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