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說糟糕的兩歲,可為什麼我家孩子才一歲,就開始打人、抓臉、尖叫了?難道我家孩子特別不聽話嗎?」

這是很多爸媽共有的疑問。

實際上,孩子打人、抓臉、扔東西等行為,並不一定都是攻擊性行為——這些反常行為的背後,往往反映出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所發展出來的新需求。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反常行為呢?其實,原因是不同的。

  1. 滿足生理需求

對於0-1歲的孩子來說,絕大多數看似攻擊性行為的背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

- 咬人、咬東西可能只是為了緩解牙齦出牙時的疼痛;

- 搶東西可能只是因為餓了,希望獲得食物;

- 推人可能只是因為感覺被擠到了,希望獲得足夠的空間;

- 打人可能只是發泄對於看護人無法滿足自己需求的不滿。

這些行為的目的也並非為了給他人造成傷害,而是作為滿足自己正常的生理需求的一種手段。比如,滿地跑和各種運動,是孩子對旺盛精力、負面情緒的正常消耗和發泄。

2. 觀察和探索

孩子的動作發展是有里程碑的,比如我們經常說的「三翻六坐、七坐八爬」,都是不同月齡的孩子正常發育時所必經的過程。到孩子一歲左右,精細動作和粗大運動技能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也開始逐漸形成——他會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去觀察和探索周圍的一切。

- 把東西扔得滿地都是,觀察它們落地的樣子;

- 將桌面上的食物都拍扁,觀察拍扁後的狀態;

- 什麼都放入嘴裡咬一口,探索不同的入口感覺;

- 抓頭髮、抓臉、抓手、抓衣服,觀察被抓人的不同反應;

- 敲東西,探索不同東西所發出的不同聲音。

實際上,6-10個月的嬰兒就已經能根據不同對象的屬性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索了。1歲以後,絕大多數孩子的動作行為,其出發點是為了觀察和探索周圍的世界。研究還發現,在面對不熟悉的物體表面時,嬰兒會用手觸碰或拍打其表面,以確定是否適合在上面運動。

3. 練習新的技能

孩子重複一些行為,只是為了不斷地學習——儘管其中一些行為是讓爸爸媽媽感到很不舒服。一項經典的研究,讓兩個剛會走路的雙胞胎,一個每天練習15分鐘走路,一個不加練習。10天的練習後,每天訓練的嬰兒明顯走得更穩。

- 有的孩子孩子獲得了平衡能力後,會逐漸開始包括橫步走、後退走、繞圈走、單腳走、腳尖走等自發運動。

- 有的孩子可能喜歡不停地敲打東西:在家裡敲打能見到的一切事物,從安全的泡沫塑料到玩具,到不安全的瓷器和玻璃器皿,甚至是令人耳膜難受的不鏽鋼製品等。

實際上,這只是孩子在不斷練慣用手握住工具後進行新的技能學習和反覆練習。

4. 引起家長注意

如果說哭鬧是因為沮喪和發泄,尖叫則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尤其是那些總在看手機的家長。智能設備讓很多人把工作搬回了家裡、把社交搬回了家裡——卻擱置了家裡的事:好好吃一頓飯、用心陪伴孩子、認真地互相傾聽和交流。

- 當孩子叫「mama」、「baba」時沒有回應

- 當孩子走過來摸摸你沒有回應

- 當孩子指著自己想要的物品看著你沒有回應

- 當孩子急的哼哼叫你沒有回應

- 但是當他們一尖叫時,你卻會突然把注意力轉向他們!

孩子會立刻敏銳地察覺到:尖叫是有效的,它能讓爸爸媽媽注意到我。所以,下一次,他們還會尖叫。

實際上,這幾乎是一個死循環:如果你無法及時注意並回應孩子的需求,也無法與之商量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不管你如何打、罵、教育,孩子仍然會選擇唯一有效的吸引你注意的辦法:尖叫。

5. 自我意識的發展

2歲是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在這個階段,他們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意識,開始嘗試著探索和試探大人的邊界,會讓爸媽感慨:「當初那個乖寶寶怎麼一夜之間不見了?」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寒」,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從1歲就開始了。即使你強調了水很燙不能摸,但他們依然對於「燙」沒有概念——直到他們反覆被燙幾次;即使你告訴了他們不能亂扔東西,他們還是會把東西扔得滿地都是——並藉此觀察扔東西的後果和你的反應。

有趣的是,孩子心裡非常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是不被允許的;但他們只是在挑戰你的權威,觀察你的反應。

在小萌1歲3個月時,我們明確告訴過他不能扔東西。

- 每次他想故意扔東西時,都會悄悄把手裡的東西拎到桌板邊緣,然後眼睛注視著我,期待我的反應。

- 如果我及時發現並制止了,他就會消停一陣;但如果我沒有看見,他就已經扔下去了,那麼我的任何反應(皺眉、生氣、教育他)都會讓他哈哈大笑。


這一切,其實都是孩子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最正常的行為和階段。

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他們來說,一切都需要去探索、去嘗試、去知道後果,才會形成經驗,幫助他們做出判斷。

大人講述再多的「知識」,也和孩子親身體驗到的「經驗」,是有很大差距的。

與此同時,孩子的動作發展和認知發展也是互相促進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孩子「動起來」,獲得體驗、累積經驗時,他們能學得更好。

這些反常行為,其實不難應對。

  1. 滿足合理需求

既然孩子的這些反常行為背後,隱含著其身體發展的合理需求,那麼我們需要去了解並滿足合理的需求。

例如孩子可能喜歡尖叫。如果孩子的尖叫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那麼家長就要在孩子還沒有尖叫時注意觀察並回應他的需求。

小萌也有過幾段尖叫期。

第一段尖叫期發生在他6個月時,一有事就超高音地尖叫。這時,離他最近的人會把他抱到門外,告訴他,在門外尖叫是可以的,但是在別的地方就不能尖叫。半個月時間,小萌的尖叫改過來了。

第二段尖叫期發生在小萌11個月時,一有求之不得的東西,他就會尖叫,以此來換取家中老人心軟和許可。在離開老家回到北京後,我和萌爸達成了同盟,在小萌尖叫時,我們也開心地小聲叫,讓他意識到:尖叫只會讓爸媽變得更開心。這次花了一個星期就糾正過來了。

第三段尖叫期發生在小萌13個月時,只要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哭得快喘不過氣來。這時,我們通常先抱住他,輕拍背部,安撫他的情緒;同時,萌爸會三番五次地告訴小萌:「你需要告訴爸爸媽媽,你想要什麼,爸爸媽媽才能給你。你尖叫是沒有用的,因為即使尖叫了,爸爸媽媽也不清楚你想要什麼。」在小萌表達需求以後,我們會和他商量出雙方都滿意的替代方案(例如「今天不能再喝酸奶啦,但是媽媽可以給你一顆草莓好嗎?」,或者「媽媽知道你還不想睡覺對吧,所以現在媽媽讓你睡覺你不開心。沒關係,你哭吧。媽媽陪著你。一會兒媽媽給你講你最喜歡的故事好嗎?講完以後咱們就睡覺,等睡醒了媽媽給你吃葡萄好嗎?」),讓他了解「喔,原來還能這樣解決問題啊」。這一階段小萌已發展出自我意識,我們花了快三個月的時間才徹底根治了他尖叫的行為。

2. 引導和限制

我在很早以前就一直提到,家長可以盡量尋找令孩子和大人都能滿意的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如何做呢?這就需要大人加以引導和限制。

有一個媽媽,她家孩子特別用鐵勺喜歡敲不鏽鋼製品,一直敲到幼兒園畢業;她覺得能容忍,所以不加干涉,這就是她家的兩全其美方案(周圍鄰居白天大多不在家,也能容忍)。然而,如果喜靜的家長,一定難以忍受,那麼就需要尋找其他解決方案。

重點是,如何既滿足孩子的需求,又不讓家長感到難受。

小萌一歲左右非常喜歡亂扔東西,這時萌媽就拿出一疊過期的卡片和一個盆子來,鼓勵他將各種不同的卡片扔到盆子里去。這樣即滿足了他喜歡扔東西的需求,又將後果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這個遊戲很快就有了升級版:萌爸會帶著小萌往空箱子里扔球,從網球、乒乓球到小皮球。這讓小萌意識到這些東西是可以扔的,而其他食物則是不可以扔的。小萌一歲三個月時,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又開始扔東西。這時,我們總是及時地替換給他可以扔的東西;並且允許他將一部分不吃的食物(例如櫻桃核等)扔到垃圾桶里。現在小萌已經學會了把各種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成為家裡心細手巧的清道夫,並且上次萌媽帶小萌去西單大悅城時,他一定要把休息區幾片別人扔在地上的糖紙撿起來,丟到一旁的垃圾桶里去。

3. 提醒和賞罰

有時孩子的行為是故意的,造成傷害的。那麼,此時可以採取提醒及賞罰並重的激勵措施,來限制和規範孩子的行為。儘管萌媽一直堅持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需要「溫柔而堅定」,但涉及到原則性問題,在第一次發現時就需要嚴肅地制止,申明厲害,並且反覆鞏固。

小萌很愛吃各種東西,當然也就對充滿食物的廚房很感興趣。廚房裡布滿了各種危險的廚具,當然不能讓他進入。

- 在他第一次試圖進入的時候,我們就會清楚地說明,並讓他注意看廚房入口出不同圖案的地磚- 每一次,他只要乖乖呆在廚房門口,我從廚房出來時都會給他一小塊食物作為獎勵- 當他進入廚房時,我都會在語言上重複「不能進廚房」的相關說明,並及時地將他抱出來。- 同時,這是我們全家所達成的共識,不能因為廚房裡是爸爸或者別人,就可以進入。

打人、抓臉、扔東西、尖叫等行為,都曾在1歲的小萌身上出現過,甚至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反覆出現。我們反覆地糾正和改善這些反常行為,也付出了巨大的、持續的努力。

沒有任何教育,是可以一勞永逸的。

孩子在成長,很快從前的規則和辦法可能就不奏效了,媽媽爸爸們要運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