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要討論藍牙耳機,或者是徹底拋棄了線纜束縛的真無線(TWS)耳機,必然繞不開一個產品,來自蘋果的AirPods。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第四季度,這個單價超過了市場上絕大部分競爭對手的產品,卻獲得了超過60%的市場,甚至比同是蘋果出品的iPhone更爲勁頭兇猛。

  我們不禁要問一個爲什麼。

  在已經過去的隨身播放器時代,蘋果在iPod和iPhone包裝盒內標配的EarPods,隨着播放器的風行成爲了入耳式耳機的標誌性產品。那麼作爲隨身音頻後續主打產品的AirPods,其熱度是繼承自EarPods在之前的積累嗎?還是來自於別的原因?

  小雷打算撥絲抽繭,細細分析AirPods的成功祕訣。

  看起來聽起來,AirPods都是個耳機

  首先還得說我們爲什麼要用無線耳機,AirPods誕生之前無線耳機的市場遠不如現在,由於主流無線方案藍牙存在着傳輸音質、價格高昂、使用麻煩的問題,人們在使用手機聽歌的時候大都會選擇有線耳機。

  但iPhone 7改變了這一點,爲了給越發緊湊的手機內部空間騰出位置,砍掉了人們使用多年的3.5mm耳機孔,改爲推出蘋果自家的藍牙無線耳機AirPods替代。當然了,如果你願意還可以用轉接頭來繼續使用有線耳機,不過這始終逃不開一件事:使用無線耳機是被手機“逼”的。

  可能是爲了照顧習慣了“小白”造型EarPods的用戶,蘋果將AirPods設計成了EarPods左右兩頭減掉線纜的模樣,雖然在大小上有些出入,但看上去還是那個差不多的樣子。

  聽上去也差不多是從EarPods繼承而來的感覺,不鹹不淡挑不出什麼刺,但也沒多少波動。借用同事在評測中的話,AirPods就是“清晰雖然夠清晰,但無論是高音還是低音都沒有什麼力量,平淡得就像白開水。”

  又改變世界?AirPods的祕訣

  那它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既然聽起來跟有線耳機沒差別,爲什麼不咬咬牙將就着用呢。而且AirPods可是一個售價上千的無線耳機,連無線充電的電池盒都要另售近七百塊,總不能因爲沒有線纜就可以比EarPods貴上近六倍吧。

  蘋果給出的答案是:方便。

  在無線耳機出現之前想要聽歌,戴上耳機然後插進播放器,接下來就可以享受音樂的美妙。而到了無線耳機,先不說需要單獨購買適配器的那一類,光是藍牙就得在耳機和播放器兩端手動進行配對設置,連上之後還得小心翼翼在意電量,沒電再次充滿又要動手開機確認連接才能放心。

  這一切都太麻煩了,如同iPhone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AirPods差不多也重新定義了無線耳機——也不至於那麼誇張。蘋果爲AirPods設計了一個充電盒,隨手放在盒子裏就能充電,不用非得每次都去插充電線,充分利用到耳機不使用時的碎片時間。

  它也不僅僅是個用於充電的盒子,讓聽歌變得方便的祕訣大都來自於此:第一次使用AirPods時,打開盒蓋貼近手機就能在圖形界面的指示下完成配對,藍牙配對碼之類的玩意根本不需要了解。這之後的事情都跟有線耳機一樣方便,想聽歌取出耳機就會自動完成連接,什麼查看電量什麼手動連接,統統不用去管。

  蘋果還把AirPods納入了體驗整合做得較好的蘋果生態中,如果你有幸或是不幸成爲了一名擁有iPhone、iPad、Apple Watch和蘋果電腦的“全家桶”用戶,那麼AirPods無疑是最該擁有的耳機,它可以簡便地在你的設備間切換,沒有重新配對藍牙設備的尷尬,更沒有線纜的束縛。

  是的,在音質和使用的方便都不輸於蘋果傳統的有線耳機EarPods之後,AirPods的無線真正成爲了優點,沒有了會打結會干擾做事的耳機線,你能發現聽歌是如此自由的事情。

  能打十個?AirPods的優勢所在

  說了這麼多,還不能完全解釋AirPods爲什麼能如此成功。畢竟蘋果近十多年來最成功的產品iPhone,一直面臨着緊緊追趕並且在不斷學習着的競品,AirPods作爲使用了大家都能用的藍牙技術的耳機,自然也不會獨善其身。

  這個時候不得不感慨蘋果打造生態的先見之明:即使追趕着蘋果腳步的無線耳機,做到同樣分體機身+電池盒設計,實現取出就自動開機連接設備的功能,也依然缺失蘋果獨有的功能。沒有iPhone上的圖形化管理界面,更沒有多設備間輕鬆切換,始終攀登不上對峙AirPods的高牆。

  而且AirPods自身也沒有因爲有了蘋果生態這個靠山,就放棄了內功的修煉。在續航表現上單次使用可以達到通話3小時聽歌5小時,配上電池盒一共可獲得超過24小時的續航,這個表現與其他的藍牙無線耳機相比並不遜色。

  最近更新的AirPods(第二代)還改進了多設備連接速度和Siri喚醒的方式,初代AirPods需要通過觸摸才能喚醒,新款直接做到了隨時語音喚醒。AirPods受限於體積,續航表現幾乎是壓榨到了極致。而新款實現了全程的語音監控,這個功能相當於增加耗電,卻在相近的電池容量下保持了同樣的續航不得不令人佩服。

  還有一點,AirPods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無線平頭塞。由於製造和掛耳的難度,許多競爭對手選擇了入耳式設計,使得AirPods成了幾乎唯一的選擇,在這個基礎上它還有上面的許多優勢存在,最好的無線平頭塞當之無愧。

  如此一來AirPods在市場上得到了這樣的形象:便宜的沒我方便,方便的不比我便宜,況且蘋果強大工業設計輸出的顏值還能打遍絕大多數對手。再加上蘋果本身作爲時尚標誌和品質保障的號召力,人們選擇上更傾向於AirPods,獲得六成市場份額也是自然的事情。

  總結

  蘋果AirPods的市場表現是產品力的成功,無論是外觀設計、功能易用性、續航表現還有價格,都做到了同類產品中競品難以企及的地步。

  這樣的成功不是單純通過營銷,通過對部分賣點進行誇大表現可以得到的,這樣的成功其實與當初iPhone超越大部分智能手機,成爲人們話題中的關鍵詞如出一轍。

  改變無線耳機使用方式,甚至比有線耳機更加方便易用,雖然只是個小小的耳機蘋果也在其中注入了大量的技術。付出少量的價值,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科技的結晶,相信這也是不少人會對數碼產品投以喜愛之情的理由所在。

  當然,AirPods還存在着不足,例如沒有標配無線充電盒、沒有提供多元化配色、續航表現與抗污能力也需要優化,但相比其作爲無線耳機本身的優秀並不能帶來關鍵性的影響,終究是瑕不掩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