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旋律不可能都是一種聲調,有高音也就會有低音,正如著名的美國百歲夫妻蘭迪斯和溫格曾經所說的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所以,婚姻不是兒戲,而是一部漫長的人生大劇,在這部劇本中,出現幾次甚至若干次低谷期或者也可以稱作疲備期,都是屬於正常的波動範圍。在這個時候,無論夫妻雙方,誰先以自由的名義去逃脫婚姻,誰就是愛情的叛逆者。在他們的心目中,既不敢承認自己對愛情的失責,更不敢面對充滿變數的婚姻,所以才會選擇放棄。

婚姻不是兒戲,對任何人而言,都包含著一種責任和擔當。在沒有出現家庭原則性問題之前,任何打著選擇自由名義去追求所謂快樂的人,其實說到底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膽小鬼!


任何一個家庭的婚姻都有疲憊期,是選擇堅持還是放棄?一直困擾著「圍城」里的男男女女們。

在這裡還是要討論一下「婚姻到底是不是夫妻兩人的事」?如果是,就可以輕輕鬆鬆選擇放棄;如果不是,就要慎慎重重考慮堅持。

有不少夫妻認為婚姻是他們兩人自己的事情,堅持與放棄也沒有必要那麼顧慮重重。這種人往往沒有考慮到家庭、父母、子女。兩個人的婚姻涉及到兩個家庭、四個老人、自己的孩子。

首先,失敗的婚姻會影響雙方父母的幸福。天下父母都希望兒女成家立業、家庭幸福,如果夫妻離婚、家庭破裂,你讓自己的父母情何以堪。父母會憂心忡忡,一直惦記著兒女的婚事。兒女的離婚會打亂父母的平靜生活,讓父母生活不愉快,影響父母的幸福。

其次,失敗的婚姻對孩子的打擊是沉重的。夫妻勞燕分飛,導致骨肉分離。單親家庭的孩子不是缺少父愛,就是失去母愛。對孩子的性格影響較大,或是自卑、膽小,或是任性、叛逆等等。有的說苟延殘喘的婚姻對孩子影響更大,知道這點那你為什麼又不積極的努力,維持好家庭呢?

其三,夫妻一旦離婚看似自由了,實則極大的枷鎖還等著你往裡鑽。誰能保證離婚後就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有不少的人離婚後所找的配偶還不如前任,而且往後的日子矛盾還多,有調查顯示:再婚的家庭幸福指數往往低於初婚的家庭。

婚姻非同兒戲,離婚不是上策。當初既然我們選擇了對方,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我們就要堅守,就要對家庭負責、對彼此負責、對孩子負責。只要我們對家庭和婚姻充滿信心,沒有過不了的坎,堅持就是勝利!

感謝邀請,這實在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一個人自由了,可其他人呢?尤其孩子!他們是無辜的,解散後的家庭,孩子心靈承受的痛苦和創傷誰來抹平?快樂和自由固然重要,可親情和責任同樣重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