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來搶答!

本質區別就是整體社會教育完成度的區別。

很多人覺得是制度的區別,是老百姓能不能一人一票選總統的區別,是官僚體系有沒有監督的區別,是有沒有三權分立的區別,等等。這些其實都是表面現象,是發達國家發達以後、這些制度才能正常運轉的,而不是有了這些制度就能變成發達國家的。

比如菲律賓,曾經的美國殖民地,全套政治體系完美複製粘貼美國,結果爸爸是一等發達強國,兒子是嚴重落後國家。再比如,烏克蘭,從蘇聯出來,不但變成資本主義國家,連民主制度也全部建立起來了,現在烏克蘭的國民生活是什麼水平?按道理制度優越、應該遠超蘇聯時代吧!

所以根本區別在於社會的教育有沒有徹底完成,有沒有在一個相對富裕穩定的環境下,把民眾教育成理解規則、尊重規則、執行規則的人。這個步驟完成了,那些制度、體制才有用處。否則全社會分分鐘有辦法把你所有的體制、制度、法律、法規統統繞過去!民主法制妨礙了烏克蘭寡頭們瓜分郭嘉財產、掏空郭嘉去倫敦買房享受了嗎!

那麼,怎麼才能完成全社會的教育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發展經濟,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搞上去了,全社會各方力量相互制衡的能力就有了,那時就自然而然地形成民主法制了,因為大家勢均力敵,不坐下來民主協商,難不成抄傢伙干一場嘛。


發達國家是一個百年老店,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多年修修補補,看起來或者實際上住起來很溫馨,給人說這是世界之巔,世界希望,普世價值。

我國是剛打好主體的高樓大廈,外表高大上,內部沒有怎麼裝修,看起來很粗糙,住起來不是很舒服。於是被質疑是錯誤的房子,違背普世價值。等他成熟了,完全裝修好了,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不是老舊的四合院能夠比的。

美國修補四合院很久了,還有值得得意的地方,不願意或者下不了決心推倒重建,這就是發達國家最大的問題。

先進戰勝落後,新制度取代舊制度,過於成熟的舊社會,舊利益造成無比的頑固,就像晚清一樣,需要不斷被打擊才能清醒。


發達國家(也叫已開發國家developed country)是一個偽概念,這個發達或者已開發(developed)是相對當前時代而言的,換個角度理解是,該國軟實力方面接近點滿當前時代文化樹和科技樹,同時在硬實力方面,各類設施,人民生活,產業生產力,國防力量,也達到當前時代的科技水平能夠建設到的高水準,可稱之為已開發,發達國家甚至整個社會形態也發生了改變,和發展中國家不同。

縱觀20世紀末期,歐洲,北美及亞洲的日本韓國,都可以說在電氣時代達到了上述標準。但是在新的21世紀,信息時代以及可能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如果你仔細看看,就會發現他們之中很多國家的進步速度是越發趨近於不合格的。當更高階的科技樹被點出來以後,出於種種原因,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在努力跟進。在此必須讚揚一下美國在科技樹文化樹探索上對整個人類社會作出的貢獻。由於歷史等原因,中國雖屬於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y),卻也是屬於緊跟爬科技樹,運用科技,發展文化樹的不錯的榜樣了。

試問一下二三十年後,當科技樹被點到另一個歷史高度,那些既不緊跟,又不積極利用新科技來建設,推進社會發展的發達國家們,還能稱之為新時代的已開發國家么?


發達國家有四個標準:人均GDP高 工業技術發達 科學技術先進 社會福利高

同時 軟實力和文明程度也有一定區別 獻上來自建築風格幾分相近的中國青島、古巴和德國的風景圖片(均由普通手機拍攝) 一對比 區別一目了然


1:制度和國民權利不同。2:國民素質和教育條件不同。3:一般發達國家制度原因政府廉潔和相互監督與我國不同。4:生活幸福感和食品安全等問題也有細微差別。5:人均gdp和購買力不同。6:工業發展和社會文明不同。綜合以上中國還需要很長路要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