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 立體書封  
遇見了,就不孤獨了嗎?
會不會所有的遇見,都是一廂情願……

 

  本書12/1日上市,博客來購買網址:點我

 

  ※圖片:皇冠出版社提供;簡介:擷至博客來


  不只是小說,她寫出了這個時代裡惶惶追索愛的你和我。
  劉梓潔寫給愛情裡的偶然與必然,甜蜜與荒誕。

  皇冠
  60週年
  紀念出版


  如果是命中註定,應該不會那麼難遇見,
  遇見之後也不應該有那麼多困難。

  小兔遇見熊,是在一個叫作「命中註定遇見愛」的交友網站。那一晚,熊傳來一則訊息:小兔,妳睡了嗎?

  有些朋友是這樣的,妳們之間存在著不太恰當的親密感,比如小芝和施文蕙。施文蕙搞不清楚她和小芝之間有什麼問題,直到她明白小芝為什麼要遇見她。

  兩個不知道在幹嘛的人在一起了,周期和大余就是這樣。他們很快地相愛,然後結婚,他們開著貨車到處露營,直到發生那件事,上了社會新聞……

  哆啦A夢對朵拉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有一天你比我先走,答應我,把你的皮膚捐給我,我要用來做一張沙發。

  葉妍玫曾經發誓,萬一莊福全睡了她,她一定不要像其他女人一樣說:「我現在是你的了」,她要說:「你現在可以走了」。

   這是劉梓潔繼《父後七日》、《親愛的小孩》後,寫作生涯的最大突破。她用透明的文字、冷冽的目光與灼熱的人情,孵孕成一篇篇讓人愛不忍釋的傑作。每一個 故事都是一個秘密生長的有機體,優雅地探進我們心底最幽微荒涼的區塊。出人意表的故事鋪排,有如萬花筒圖像一般不斷變形與翻新,末了卻折射出一幅清晰立體 的愛情浮世繪。18個角色,遊走於7篇小說之間,他們彼此錯過,然後再彼此相遇。而我們在她筆下這個名為愛情的城市裡迷走,在緣起緣滅的倏忽即逝之中,這 一次,我們終將不會錯過自己……

名家推薦

  小說家/FHM總編輯高翊峰、小說家黃崇凱 專文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試閱心得】

  遇見了,就不孤獨了嗎?
會不會所有的遇見,都是一廂情願……

  關於《遇見》,我並沒有一氣呵成的讀完,而是在每次等著要看牙醫的空檔一點、一點的閱讀(題外話,醫生太有名,每次預約都要等30~60分鐘,真是折騰人),我大概花了三次等待的空檔將本書消化完畢。

 

  上頭的這兩句話,在前面的篇章就出現了。今天之所以會在特別點出來,是因為直到第三次閱讀(後半段)這兩句話還是清晰的刻在我的腦海。對於長年寫校園愛情小說的我來說,我故事中的女主角和男主角他們總是會不期而遇,或者因為某些在我們眼裡不足為奇的理由越來越在意對方,最後,可能在灑狗血及芭樂的橋段過後甜蜜攜手走一生……

 

  於是對我來說,我堅信人與人之間無形間存在的緣分,但在《遇見》看見作者寫下的這兩句話,我、真、的、非、常、震、驚,那樣的震撼就好像在昏昏欲睡的情況被人澆了桶冷水,忽然從腳醒到頭般。

 

  震驚之餘,我開始反思自己是否認同這兩句話。

 

  其實我沒有反對的意思,但不反對也不代表我認同,所以我繼續看故事,越看下去越覺得不妙──不妙,是因為發現自己逐漸走上被說服的路上。每個獨立的小故事,主人翁彼此間乍看是多麼有緣啊,然而隨著故事的進行,又會兜回貫穿《遇見》的這句話:「會不會所有的遇見,都是一廂情願……

 

  這裡的一廂情願,我將它看作是「我們自己的幻想」,也就是我們的人生如同自己親筆寫的小說,我們和誰的相遇並非注定,全部都是我們自己的安排。

 

  我之所以會知道劉梓潔這位作者,是大學國文課我們老師讓我們看了〈父後七日〉的散文以及電影,然後要我們比較散文和電影的不同和同學討論。我雖然覺得電影也拍得非常棒,但我更喜歡劉梓潔的散文版。

 

  你看得出劉梓潔在文章裡似乎在嘲諷一些世態,卻不會覺得她是刻意想要營造出如此的氛圍。要形容的話,就好像我今天遇到什麼倒楣事,碰到朋友和他抱怨完,心情舒舒爽爽。

 

  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當然不像我們年輕時以為的、我們在小說或連續劇電影等看到的美好,真相總是醜陋不堪,否則我們就不需要藉總裁愛上貧苦秘書多金帥氣富二代和小資女談戀愛等的幻想作生活調劑。

 

  可就算要面對現實也可以笑中帶淚讓自己快樂一點,不是嗎?

 

  劉梓潔的《遇見》讓我在放著悠揚的古典樂、等候的民眾都安靜看雜誌的診所好幾次差點忍不住放聲大笑,真的憋得好辛苦,但《遇見》可不是只有好笑而已,裡頭的每個故事都有發人深省的地方,以及劉梓潔個人想要傳達的重要懸念,我強烈地推薦如果心情不好或為情所困可以去翻翻它!

 

  最後,在寫心得前也看到了《遇見》封面的廬山真面目,簡單的紅線糾纏便點出了書中的愛恨糾葛,我很喜歡《遇見》的封面,和內文頗相稱。

 

  希望能有更多人《遇見》這本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