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北站】正太鐵路的建設開工於1904年,歷時三年建成。早先建設時鐵路鋪設的是窄軌。後於1938年11月至1939年10月間,由日本佔領軍當局對該鐵路進行了技術改造,將正太鐵路使用的窄軌改爲準軌,並改名爲石太鐵路。

【石家莊大橋街】大橋街與南大街和民生路都是石家莊早期最繁華的商業街。民國初期,大橋街出現了許多老字號;例如:蚨綸綢緞莊、回民馬家扒雞店、勸業場、樂仁堂等等。由於鐵路的作用,1925年,石家莊村街區工商業發展已成規模,石家莊和路東休門村被合併爲石門市。1947年底,晉察冀政府將石門改稱石家莊。

【石家莊大石橋】大石橋的位置在石家莊解放紀念碑之北、大橋路與公里街交叉口東北側、屬於石家莊市區中心。大石橋建於1907年,全長150米,寬10米,高7米,共23孔;橋身全系石灰岩砌成,坡面平緩;橋頭兩側各有石獅雕塑二尊。

【石家莊街景】正太鐵路(現石太鐵路)建成通車後,將城區一分爲二。過往的行人須穿越鐵路軌道,交通極爲不便;時常出現火車軋撞事故,傷及很多人、畜。各界人士要求鐵路法國總辦撥款建橋,被置之不理;正太鐵路工人號召全線華、法(國)員工二千多人集資,在1907年,建成大石橋。

【石家莊街景】石家莊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日本佔領石家莊後不久,他們就大力修建滄石路、石德路等重要交通線。抗戰後期,石家莊已經成爲日軍在中國華北的後方中心據點。

【廊坊火車站】廊坊北站,原名廊坊站;始建於1895年。 北宋丞相呂端是安次人,縣內呂宅俗稱成“郎房”;修建鐵路時,將此地車站命名爲廊房;新中國成立後,改爲廊坊。

【唐山民居】唐山之名源於坐落在今市中心區的大城山,大城山原名唐山,相傳後唐李嗣源曾屯兵於此。近代唐山城鎮的興起,發端於1870年代後期晚清洋務運動中在此所創辦的開平礦務局。這裏有中國的第一條鐵路,這裏有中國的第一臺機車,這裏有中國的第一代水泥,這裏有中國的第一個衛生潔具,這裏有亞洲最大的礦山……

【灤縣】1928年,灤縣屬河北省管轄。1935年,灤縣淪陷。全面抗戰開始後,此地屬於冀東根據地地區。1948年,灤縣解放。六十年代初,灤縣劃歸河北省唐山市。

【正定陽和樓】正定的九樓四塔八大寺,排在首位的是陽和樓。陽和樓建成時間在金、元時期;明清均有修葺。很多達官貴人、文人閒士多在這個地段興建宅第。

【正定天寧寺凌霄塔】天寧寺(大藏院)建於唐代。凌霄塔建成後,宋、金、明、清都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河北老照片,三十年代末。資料:京都大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