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坐落於太湖之濱的江南名城——江蘇省無錫市,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建設高校。在部省市的支持下,學校現已建成佔地面積3200畝、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以「生態校園,曲水流觴」為設計理念,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校園。

  江南大學享有「輕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譽。學校源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範學堂,歷經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發展時期;1952年由原中央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江南大學的有關係科組建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食品工業系,1958年該系整建制東遷無錫,建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01年1月,經教育部批准,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江南大學;2003年,東華大學無錫校區併入江南大學。歷經百年風雨滄桑和半個多世紀的獨立辦學,江南大學現已建成一所規模結構較為合理,教學質量優秀,辦學效益顯著,教學、科研、服務均得到社會高度評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鮮明的大學。   學校涵蓋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約2萬人、博碩士研究生約7200人。2012年在49個本科專業中招生。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668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組部「千人計劃」、「青年千人計劃」、「海外千人計劃」 12人,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共10人,教師中高級職稱比例達64%,博士學位比例達43.1%,具有海外研修背景比例達22.4%。擁有部省級及以上教學科研創新團隊22支,教育部、國家外專局「111計劃」引智基地4個。由700餘名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組成的學術帶頭群體,為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擁有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5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1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立項學科、1個「十二五」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排名第一,輕工技術與工程排名第二,設計學並列第四,紡織科學與工程排名第五。在ESI最新統計中,學校工程學、農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等4個學科進入全球影響評價排行榜前1%。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通過IFT國際認證(中國唯一)。

  近年來,學校共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0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獎52項;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江蘇省教學名師7人、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獲批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5個;「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專業25個、「十一五」江蘇省品牌特色專業18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軟體類)5個;擁有國家精品課程11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5門、江蘇省精品課程52門、國家精品教材3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36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5部、江蘇省精品教材35部;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6個、江蘇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2個、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建有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006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近三年來,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篇。   

江南大學作為我國輕工、食品、工業設計、紡織等高科技的搖籃,建有食品領域研究單位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酵工程領域研究單位中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等6個國家級科研平台,以及21個部省級科研平台;「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並完成了包括國家「973」、「863」、國家重大專項、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在內的大批國家、部省級科研項目,共獲國家、部省級以上科技獎勵約400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1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項。2012年,學校到賬科研經費達4.44億元;國際三大檢索收錄論文共1479篇;申請專利5037件,授權專利2570件,申請發明專利1409件,三項指標均居江蘇省第一位,發明專利授權量和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分居江蘇省第三、第四位。   

學校積极參与國家、地區科技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與全國30多個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成立了江南大學開放創新設計研究院、江南大學(宿遷)產業技術研究院校地聯合研究機構,在科研開發、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的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已成為高科技研究項目的重要孵化基地。   

學校注重與社會、企業之間的聯繫,成立了由海爾集團、茅台集團、青島啤酒集團、無錫國聯等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加盟的董事會,各學院建有400餘家企事業單位參加的二級董事會,促進了產學研的緊密結合;中糧集團、嘉里糧油、希捷公司、中國電信等一批知名企業和榮智權等眾多社會名流在校設立獎學、獎教金;海內外校友分會總數已達60家。

  學校是首批獲准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的高校,現有各類留學生近800人;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107所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本科生海外交流比例達11.4%;擁有全球首家以飲食文化為主題的孔子學院、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十強院校「江南大學北美學院」,以及食品營養與納米技術、食品安全加工等國際聯合實驗室。每年舉辦多場國際及雙邊學術交流活動,已逐步成為食品、工業生物技術、工業設計、輕紡等領域的國際交流中心。學校秉承「篤學尚行,止於至善」的校訓,始終以教育質量為生命線,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形成了「彰顯輕工特色,服務國計民生;創新培養模式,造就行業中堅」的辦學特色。建校至今,已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14萬餘名畢業生,其中不乏各行各業的科技精英和領導骨幹。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辦「社會需要、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江南大學責無旁貸。我們將按照「質量興校、人才強校、機制活校、服務名校、文化鑄校」的發展方略,凝心聚力、奮勇攀登,努力開創建設特色鮮明研究型大學的新局面!

比較好的專業

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學科) 食品科學(國家重點學科) 工業設計(全國最早設立的專業,設計界享有盛名) 紡織工程(全國第四)包裝工程(全國唯一博士點) 等輕工類的專業。 另外輕化工程,控制方面也不錯

2014年網上看到的江南大學機械工程是全國排名45,。這個數據不知道準不準,具體的其實建議你去江南大學貼吧發帖問問,那裡幾乎都是本校學生,應該有機械工程的學長學姐,他們比較清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