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377.jpg

IMG_0290.jpg

 

桃園最具歷史價值的地景,就屬千年觀新藻礁與百年草漯沙丘。

這兩處地景,觀新藻礁位於觀音至新屋大潭電廠旁邊,已列為保護區。

草漯沙丘目前由林務局暫管,入口小路呈封閉狀態,但已有很多好奇遊客至此探險,

並將沙丘比喻為北部沙哈拉沙漠。

 

IMG_0669.jpg

 

觀新藻礁,就在海岸堤防上,很容易發現。

102年我在傍晚即將入夜時,退潮時拍攝過一次,黑壓壓很多孔洞,像薄岩層。

當時,覺得特殊,不知那是千年累積的活寶貝。

觀新藻礁位於桃園市觀音區至新屋區海岸,維基百科這麼紀載:

藻礁是以無節珊瑚藻類(紅藻門)為主,經由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所建造之礁體,面積為全台灣最大。

曾擁有27公里藻礁海岸的桃園,因為工業污染的影響,導致僅存約4.5公里。

為保護該處地形,桃園市政府與農委會於2014年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定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重要棲息環境。

保護區內含豐富海洋生物及鳥類生態,根據調查發現,藻礁具有高度的物種生物多樣性,

動物密度為新竹香山溼地的八倍、臺中高美溼地的五倍。

(最近,正值漲潮時,我去拍過一次夕陽,巧遇生態調查人員去做生態調查,

夕陽下的藻礁海邊,沙痕曼妙,貝類密佈水中,待下篇再做分享)

 

IMG_0657.jpg

IMG_0705.jpg

IMG_3375.jpg

 

 

草漯沙丘,也是經過百年的堆積。

草漯地區以前是低窪泥濘長草的沼澤地,故稱為「草漯」。

桃園濱海地區冬季時盛行的東北季風,風向穩定且風速強,能使沙粒高速移動,低地堆積的沙層厚,

分佈在許厝港和白玉村之間,沙丘群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8公里,寬約4公里 ,

飛沙地的面積約27平方公里。

 

飛沙走石,百年堆積,成就今日的地景。

「沙丘與大風車」,百年歷史與風機景觀的組合,待將來規劃開闢成自然生態園區,

必定成了觀音最亮麗的代言。

 

IMG_0254.jpg

IMG_0135.jpg

 

IMG_0296.jpg

 

IMG_0309.jpg

IMG_0194.jpg

IMG_0304.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