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手術都是存在風險的,腎移植也是如此,因為自身體質和醫生技術水平的原因,不少腎移植患者都會出現很多併發症,那麼,腎移植術後會有哪些併發症呢?又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呢?

排斥反應

根據其發生急慢可分以下類型:(1)超急性;(2)加速性;(3)急性和慢性。

急性排斥反應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以細胞免疫反應為主的排斥反應,大多數情況是可以逆轉的,主要表現為:植入腎腫大、發熱、不適以及血壓增高、尿量減少、關節酸痛等。

慢性排斥反應多發生於腎移植術後數月或數年,表現為慢性腎功能損害。應用環孢黴素A以來,排斥反應變得越來越不典型或癥狀較輕,為了早期發現排斥反應,護士應經常注意患者的尿量、主訴及各種檢查結果。

多尿

首先表現為球結膜水腫,下肢水腫首先從足部開始。這時要控制輸液速度,讓排出量大於輸液量,必要時可應用強心劑。

主要癥狀為「三腫一多」:腦水腫、肺水腫、球結膜水腫、分泌增多。此時應嚴格控制輸液速度,根據血鉀、鈉、氯補充電解質,強心利尿。"三陷一低":眼球凹陷,皮膚無彈性,靜脈萎縮,血壓下降,此時要加快補液速度,促使進量大於出量。

術後感染

腎移植術後感染是患者致死最常見的原因,病死率高達40%~78%。近年來,由於組織配型的進展,減少了免疫抑製藥物劑量,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以及對反覆發生的嚴重排斥反應者採取了較積極的摘腎保命原則,使感染引起的病死率有明顯下降。

儘管如此,感染仍是引起腎移植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以肺部感染和敗血症的病死率最高。因此尤其應當對患者採取嚴密的保護性隔離措施及無菌技術操作。

表現形式有滲血、移植腎自發性破裂、移植腎血管破裂。原因是多方面的,臨床上患者突感移植腎區劇痛,也可出現膀胱刺激征、失血性休克、移植腎區隆起、局部壓痛、反跳痛等體征。主要預防護理措施為積極防治,觀察急性排斥反應,防止急性腎衰,保持術後導尿管通暢,加強生活護理,保持大便通暢,積極防治感染及尿瘺等併發症。

高血壓

高血壓是腎移植術後常見的併發症。對頑固性高血壓的治療,首先採取非藥物療法,如減輕體重,控制鈉的日攝入量在2g以內。慢行、散步等鍛煉也有助於體重減輕。

最終目標是:(1)把血壓降到140/90mmHg以下,並對腎功能進行監測;(2)避免血壓大幅度升降,不然可導致腎外器官灌注不足;(3)避免藥物互相干擾;(4)儘可能減少新陳代謝和電解質失調;(5)保持一種免疫抑制性生活規律。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有關腎移植有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雖然並不是所有人在腎移植之後都會出現以上併發症,但是也需要我們對此引起注意,要有足夠的警覺性,避免任何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因素出現,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aHR0cDovL2EuYXBwLnFxLmNvbS9vL3NpbXBsZS5qc3A/cGtnbmFtZT1jb20uanVtb29rLnN5b3VodW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