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的2支月酒,鵝娘本人都非常非常喜歡。而兩支酒喜歡的點,卻截然不同。

  先來說說這支白吧,Lionel J. Bruck Chablis 1er Cru 2012。

  顧名思義,一支經歷了6年陳年的夏布利一級園。

  正如鵝娘所言,夏布利,真的很難成爲第一眼美女,原因如下:

  首先,在所有的霞多麗裏,夏布利最爲清瘦而禁慾。在溫暖產區,霞多麗往往豐腴肥美,酸度較低,更具“肉感”,容易讓人一下子就喜歡上。而高緯度的涼爽氣溫帶來的高挑酸度,則讓夏布利顯得有些“不近人情”。富含海洋生物化石的“啓莫里階土”帶來的礦物感,更是爲它帶來了一絲“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微妙美感。

  其次,在所有的霞多麗裏,夏布利最“素”最“純”。霞多麗先天的香氣中性,許多釀酒師們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後天修飾,爲其增加更濃郁更討喜的香氣。從水果硬糖到香草、椰子、丁香,甚至黃油爆米花……你見識過的許多霞多麗的風味,其實都來源於釀造中的人工干預。而在夏布利,人們選擇用最平實質樸的手段,展現果實的本味。

  經過了一定時間的陳年,這樣的天性,也在瓶中變得更加複雜,更耐人尋味,更加和諧。而鵝娘,也祭出了她對於一支這樣的酒的最高讚譽:完整(integrated/complete)。

  聽聽我們給她的判詞吧!

  "一個明媚的暖冬"

  睡醒,不知是幾點,開窗遠眺,景象有些可愛。

  烤蘋果、檸檬糖和小白花,猶如窗外和煦的陽光;回味裏的奶香與麪包香,彷彿歐洲小城裏的煙火氣;時光賦予的玉米鬚與蜂蜜,轉眼又是一年……一切都是如此含蓄,又如此溫暖。

  入口時的寬廣,無縫銜接口腔中段的飽滿,奶質的酒體與高挑的酸度你來我往。唯有清冷的礦物感,和收尾處一絲白茶般的苦澀,提醒你這仍然是時常飄雪的冬天。

  這一刻,夠和諧,夠複雜,享受與思辨都有;不宏大,不悠遠,此刻當下就好。良辰美景,何需久長?

  在其中,你是否也提現到了一縷含蓄而和諧的美好呢?

  2月紅,Les Fruits Rouges du Chateau Bonnange Blaye 2014,則是一支性格上截然相反的酒。

  一口下去,便會發現,它好的太明顯,太直白,太具有變現力了!鵝娘甚至直言:它是我們月酒裏選過的最好的波爾多!

  “英雄不問出處”,放在這支酒身上在合適不過了。它來自右岸的非著名子產區Blaye,這個產區主要生產清淡易飲的量產酒,可謂是“出身平平”。然而,Chateau Bonnange,卻通過嚴格控制產量和精細化的管理,來彌補這種先天上的不足,並最終逆襲成功,獲得了優良的果實質量。

  酒莊沒有多少歷史,在90年時由廣告業巨頭TBWA的合夥人Claude Bonnange購得,可以說是波爾多絕對的新生代。但是,由於莊主的雄厚財力,對於葡萄園管理和釀酒設備的投入極大,很快就實現了彎道超車,脫穎而出。在風格上,它也自然帶着鮮明的“現代派”風格,追求果實的極致成熟,並佐以大比例的新橡木桶,厚重而濃郁。這樣的風格,並非波爾多的傳統路線,而是更爲流行的國際路線。

  這樣的酒,就是酒圈裏常說的“車庫酒”風格。聽聽我們給它的判詞吧!

  "《漂亮朋友》裏的杜洛瓦"

  出身平平的他,能夠一路晉升爲上流社會的大衆情人,漂亮與聰明,缺一不可。

  殘糖?如此粗陋淺薄的伎倆,他斷然不會使用。入口時的甜美與豐腴,連同黑莓蛋糕般的濃郁果香,來自梅洛略顯過熟的果實,誘你墜入他的溫柔鄉。用桶技法高明,摩卡咖啡上飄散着一縷奶香,與果實的香氣若即若離,緊緻的橡木單寧又暗中補足了酒的結構。皮革的香氣,方興未艾,暗示他還能有個三五年的好光景。

  用看似優雅的舉止,實現心中橫流的慾望,他是《漂亮朋友》裏的杜洛瓦。

  在這支酒裏,你是否也嚐出了這樣的風格理念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