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諜戰劇,你會想起早些年的《暗算》《潛伏》《黎明之前》,或者近幾年的《紅色》《僞裝者》等,但其實,這其中最新的作品距今也有三四年之久了。

  諜戰劇是國產影視劇的一個重要題材,以其精彩刺激的劇情看點、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深厚的家國情感等特點,一直以來被國內觀衆青睞。但近幾年,諜戰題材與其他題材一樣,面臨着類型更迭與創新

  目前市場產出的諜戰劇,大部分都如過眼煙雲般被人遺忘,歸根到底,一方面受市場左右,諜戰題材存在過度開發、粗製濫造的問題;另一方面,諜戰題材本身也亟待創新,大衆對諜戰劇的印象長久停留在《潛伏》式的臥底設定,或《暗算》式的密碼破解偏技術流的設定,類似於假身份、假夫妻、祕密任務等元素屢見不鮮,觀衆日趨審美疲勞。

  而近日,電視劇《局中人》宣佈殺青,隨着雙男主張一山、潘粵明海報、首支預告片等重磅物料的曝光,這部諜戰劇的與衆不同之處開始逐步顯露出來。

  《局中人》可謂是國產諜戰劇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它最大的特色是運用了雙男主的設定,且通過二人對立身份的設計,讓整部劇具備了截然不同的兩重視角,堪稱諜戰劇一次出衆的創新嘗試。

  狂放系vs禁慾系

  張一山潘粵明實力詮釋戲骨級飆戲

  雙男主設定之所以效果出衆,在於它擁有益於劇作的諸多優點。首先雙男主設定可以直接打造出羣像戲的效果,爲作品帶來不同的豐富視角;其次雙男主設定對於劇情的精彩程度也有助益,雙男主或友好或對抗的戲份都能使作品具備無窮的戲劇張力;最後,雙男主爲兩位主演提供了基本對等的身份和平等的視角,使雙男主能夠擁有較爲均衡的話語權,更利於飆戲,觀衆也能欣賞到更爲精彩的表演。

  據悉,《局中人》講述的是張一山飾演的弟弟沈放與潘粵明飾演的哥哥沈林原本分屬不同陣營,最後因爲共同信仰一起投身革命浪潮的故事。

  首先沈放與沈林的人設對比明顯。沈放以冷傲狂放著稱,甚至在外享有花花公子的盛名,其行事放蕩不羈不喜遵循常理,身上江湖氣很重,完全是個浪蕩公子的模樣。但哥哥沈林卻恰恰相反,他陰鬱內斂、沉默寡言且心思細密,是一枚妥妥的禁慾系。

  雙男主設定反差如此之大,頗有羣像戲之感,也是該劇羣像戲特徵的一個縮影。且兩人最初分屬不同陣營的身份,能夠帶觀衆從兩方視角觀察、理解,代表該劇也會對人性和世事有更全面深刻的呈現。

  另外,從“博弈”版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緊張的對峙感。沈放與沈林時而激烈爭辯,時而拔槍互指,沈林說“誰對誰錯,我相信時間會給一個正確的答案”,沈放向沈林發難說“調查我、安裝監聽器、派人跟蹤我”,而沈林沉着表示“你脫不了關係”等等情節應接不暇。

  電視劇《局中人》“博弈”版預告

  兩人激烈的對峙戲份將整部劇精彩刺激的氛圍烘托出來。可以預見,兄弟相愛相殺、互相設局的設定將成爲這部劇重要的劇情元素,精彩呼之欲出,這也印證了雙男主設定對於豐富劇情層次、提高戲劇張力具有出衆的效果。

  而演員層面,張一山與潘粵明飆戲也會成爲觀衆的關注重點。雙男主設定爲兩位主演提供了基本對等的身份和平等的視角,更給演員飆戲創造了絕好機會;並且張一山、潘粵明都是圈內公認的實力派演員,更存在飆戲的土壤。可以預見,該劇播出之後,類似於“70後和90後兩代演技派的對決”之類的標題會滿天飛。

  而回顧兩人的演藝經歷,雖然各自作品經驗豐富,但很巧的是,兩人都沒有出演過諜戰劇,所以張一山、潘粵明首次出演諜戰劇,他們的表現是驚豔還是差強人意,都待作品驗證。從人設上看兩人其實頗爲契合,尤其是潘粵明憑藉《白夜追兇》再度翻紅,貢獻了可鹽可甜的演技,但最爲人推崇的還是他飾演的禁慾系關隊,這次《局中人》人設有重合之處,也是非常令人期待了。

  劉譽自編自導:

  以人寫諜戰而非以諜戰寫人

  《局中人》的另一特色是它是由導演劉譽自編自導。劉譽導演的另一個身份是業內著名編劇,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鋒刃》都是他的作品,且都創下過不俗的收視及口碑成績。其中《鋒刃》即是一部以抗日戰爭爲背景的諜戰劇,此次《局中人》是劉譽再次出發創作的一部作品,在許多層面可以看見導演身兼編劇爲作品帶來的優勢。

  劉譽導演是一位對諜戰題材有着情懷的導演,在採訪中他曾提到爲什麼再次拍諜戰。原因則是諜戰有着不可多得的大時代背景,只有那個時代有着家國仇恨,有着生死、信仰與抉擇,最能展現一個人在歷史、社會、時代變遷下命運的轉折與沉浮。

  “它的格局大,能夠寫出人的大理想與精神世界”,大格局是劉譽導演所看重的。大格局之下,人的命運更爲跌宕,人性的刻畫也更爲深刻立體,而人物的深刻立體也會使劇情張力更強。同時家國大義的大格局之下,整個作品的情感性也一定更爲濃厚。

  從很多資料都可以感受到,《局中人》帶有一定的文學性,這是其他很多諜戰作品所缺乏的。這種文學性來自於它突出的人物塑造,以及對家國信仰的深入探討。

  《局中人》的人物塑造不是標籤化的,更不是偶像化的。如張一山飾演的沈放,他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花花公子,也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天才型特工,他外在的不羈與內在的縝密形成反差,這個反差有利於作品的戲劇化。但除此之外,他還有着許多複雜的困擾,他在親情、愛情、友情之間糾纏往復,他的人物底色是“孤獨”他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單一的。

  可以預見這個人物的諸多經歷和感情,會引發現實中許多人的共鳴,甚至可能打到人們的痛點。因爲他更像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情感世界複雜難以捋清的人,而在那個特殊的大時代下,他的這些情感或許會具備更強的感染力。

  潘粵明飾演的沈林,他外表冷峻無情,其實是因爲內在原則分明、嫉惡如仇,令人聯想起那些一身傲骨、不願適應規則的人。而這樣的人,卻要面臨“內心的拷問”,他對自身信仰的質疑和探究的過程,也象徵着我們每個人難以跨越的那道信仰鴻溝。

  所以,從《局中人》雙男主的設定就可以窺見到,導演對信仰的展現是獨具價值的,他在對信仰進行深入和細緻的探討。沈放和沈林作爲該劇的雙男主,他們起初是互不相容的,這代表他們身後不同信仰的對峙。人在何種情況下會樹立一種信仰,又發生了什麼使信仰坍塌、瓦解,當自身的信仰面對挑戰,人心又如何堅守、掙扎,這使得《局中人》所刻畫的故事充滿着人性化、文學性的氣息。

  精雕細琢打磨劇本

  匠心打造電影級質感

  《局中人》是導演劉譽多年前即開始策劃的劇本,經歷了漫長的劇本創作與打磨,如今才終於拍攝完畢。這漫長的劇本打磨時間,滲透着導演一點一滴的心血。他曾說,爲了保證劇中每一個出現的人物都有血有肉,而不是過場和道具,他不斷地糾結、修正,自己跟自己較勁,纔有了最終的劇本。所以製作層面上,《局中人》的劇本首先就堪稱國內商業環境下不可多得的、精細打磨出的好劇本。

  演員的選擇也可以看出整個團隊的匠心。《局中人》演員與角色的契合度很高,從張一山、潘粵明身上就可以窺見,沈放屬於複雜、性格強、張力十足的角色,對演員演技有着很高要求,而張一山作爲90後男演員中難得的實力派,出演沈放相得益彰。潘粵明的沈林同樣人物層次豐富,陰鬱內斂、冷峻沉默,卻極具豐富的內心戲,對演員要求同樣極高,潘粵明仍舊是出色人選。

  不向流量低頭、不讓角色遷就演員,《局中人》的主角已是十分給力。另外,劇裏的其他選角也充分遵循這一原則,王瑞子飾演的姚碧君,溫婉恬靜、大氣柔美;王一菲飾演的柳如煙,漫步輕搖、霞姿月韻;李萌萌飾演的曼麗妖嬈嫵媚、風情萬種;趙達飾演的羅立忠,很好地表現出了角色老謀深算、笑裏藏刀的特色,令人過目不忘。

  《局中人》人物衆多,選擇合適演員帶來的效果則是全場在線飆戲,貢獻出一場場饕餮盛宴,對於觀衆來說無疑是一大幸事。

  另外,《局中人》的製作整體可用精良形容。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到,服化道精良且貼合人物,張一山與潘粵明的造型盡顯人物特質;女性角色身上,無論是旗袍、髮飾以及各式各樣的民國服飾,都呈現上乘審美的精緻優雅服飾質感。

  《局中人》場景豐富,且常見宏大場面。預告片裏無論是戲院、舞廳,亦或監獄、中統、軍統等地,場景設計都很好地完成了歷史還原。該劇跨越上海、湖州、常州三地拍攝,多方取景才能爲劇做最好的畫面呈現,足見匠心。

  綜合看下來,《局中人》創新的雙男主設定、鮮明的人物塑造以及滲透其中的對情懷與信仰深刻的探討,使該劇與市面上大多套路化設計、同質化嚴重的諜戰作品相比,顯得尤爲不同。在《局中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潛伏》式的羣像元素、《黎明之前》的人性挖掘,以及《僞裝者》中戳人的家族情感。好的作品在觀感上都是相通的,或許時隔幾年後,國內觀衆真的有望再看到一部令人感慨萬千、甚至熱淚盈眶的諜戰劇。

  好作品從來都是用心做出來的,期待《局中人》爲諜戰劇破局。

  --END--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公司、項目合作 diyizhipianren

  項目、影視宣傳合作 dyzpr816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