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供應商通過驗證後,需要定期審查其進料品質及交期狀況,以確保其管理系統的有效性及其適切性。

定期評核的時機可以根據公司的人力狀況來決定,例如:每月、每季或半年一次。至於要評核那些項目,當然視公司的需求而定,但是大方向離不開品質、交期、服務,因此就從品質交期服務三個面向來討論。

品質供應商所提供的原物料、半成品進貨後,需由進料檢驗人員依據進料檢驗標準進行檢驗,各項進料產品須經檢驗方得使用。因此進料檢驗人員需要進行進料檢驗品質統計,通常會使用DRLRR來對檢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不良率(Defective RateDR):

不良數量Defective Quantity:檢驗不合格之數量﹔檢驗數量Inspection Quantity:實際檢驗之數量。

批退率(Lot Reject Rate LRR

批退批數Rejection Lot:達到抽樣計劃中所訂批退標準而判定批退之批數﹔檢驗批數Inspection Lot:實際檢驗之批數。

 

因此品保單位可以根據批退率和不良率來給予評分。

 

交期供應商交期延誤,嚴重影響到生產進度,造成未能如期交貨給客戶,因此物管單位需要對於準時交貨進行統計,準時交貨率計算公式:

因此物管單位可以根據準時交貨率來給予評分。

 

服務採購可以根據供應商的配合度來給予分數。供應商的配合度標準,有點像是自由心證,當然不可以用回扣多寡、噓寒問暖、招待吃喝、交通接送來評分。配合度主要是看廠商對於生產問題馳援能力。例如:

~物料如果被驗退,多久之內可以補上來,維持產線運作?

~設計臨時修改時,是否能立即供應物料,維持產線運作?

~遇到問題時,能否即時派駐人員在廠,協助重工,維持產線運作?

~設計打樣,是否能配合做驗證?

~設計打樣,是否能從元件製造上,主動發現問題?

~是否能主動提出更具成本競爭力的方法?

 

上述的三個評核項目,僅是業界的通則,公司可以根據需要增加其他的評核項目,至於每個評核項目之權重比,也是根據公司的需求來分配,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例如:品質40%+交期40%+服務20%=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