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的大群管爭議後,學生團體到教育部抗議教育部解決學生住宿問題,會中批評,教育部、校方、北市府對此學生權益受害事件都沒有提出有效解決方案。(記者王藝菘攝)

2018-10-24 14:42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文大大群館爭議發生迄今4個月,針對宿舍不足問題,未見具體解決方案,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文化大學野青社、國立台北大學學生議會、東吳大學城中跳馬社等學生團體與社會住宅推動聯盟、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今早赴教育部抗議,批評教育部怠惰,消極面對學生的居住問題,置學生生命安危與基本需求於不顧。各學生團體要求教育部履行承諾,積極作為,回應學生的訴求,也提出了學生版的解決方案。

學生團體批評,教育部之前曾表示,「將和大學討論將校內空間或既有校舍興改建為宿舍,或善用大學鄰近閒置的國中小校舍,與地方政府、跨部會研商使用公共住宅或社會住宅,預計1個月提出改善方案。」 但他們苦等超過3個月,教育部卻違背承諾,遲遲沒有提出針對宿舍不足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大群館解約之後,學生只能被迫參與為數不多的宿舍抽籤,沒有任何其他的銜接管道。北市府對外提出的北士科專案住宅作為學生宿舍的解決措施,除了存在機能缺乏的問題,開學後尚未完成評選,學生也無法入住。

學生團體批評,文化校方、北市府對於此次學生權益受害的事件都沒有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而教育部作為教育主管機關,對於文大大群館事件,更未積極監督,也沒有直接介入協調。結果需要住宿的文大同學們,受害最大,得要個人面對這種處境。

學生團體要求,教育部應設立明確之「宿舍床位數或樓地板面積的最低標準」,限期要求各大專院校滿足標準;教育部應與地方政府積極合作,透過「居住政策工具」,擴大校外承租提供學生可負擔居所,紓解學生宿舍存量不足;教育部亦應盡到「資訊公開」之義務,讓公眾掌握實際學生居住需求與具體處境。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吳志偉出面溝通,他表示,宿舍問題的解決是長期的。除了將與地方政府協調提供部分公宅做為宿舍使用外,也希望與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的閒置公有地或閒置校舍等做為學生宿舍使用。

吳志偉也表示,教育部針對學生訴求有進行研議,已把其納入定期檢討的資訊公開資訊內,將在年底的新聞稿中公佈是否新增資訊公開。而針對個案學校宿舍不足,教育部將透過獎補助款引導學校改善,如果改善不佳也會列為扣減獎補助款的依據。目前教育部也有提供學校向銀行貸款宿舍的利息。

針對文大學生住宿問題,吳志偉指出,文大校方針對今年有抽中的宿舍200多名學生,大多都安排在學校內其他宿舍,而其他少數學生則安排至其他較安全的校外租屋,教育部會持續要求學校應妥善安置學生。

關注大學生住宿權益的學生團體包括: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文化大學野青社、國立台北大學學生議會、東吳大學城中跳馬社、社會住宅推動聯盟、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政治大學學生勞動權益促進會、政大研究生學會、世新大學學生勞動權益行動小組、台大大陸社、台大大新社、北醫義鬥社、東吳難容社、台藝浮洲人民公社、中國醫藥大學水湳金雞母社、政大種子社。

  • 文化大學的大群管爭議後,學生團體到教育部抗議教育部解決學生住宿問題,會中批評,教育部、校方、北市府對此學生權益受害事件都沒有提出有效解決方案。(記者王藝菘攝)

    文化大學的大群管爭議後,學生團體到教育部抗議教育部解決學生住宿問題,會中批評,教育部、校方、北市府對此學生權益受害事件都沒有提出有效解決方案。(記者王藝菘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