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那麼忙先生

剛入行的設計師很迷茫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未來應該成為怎樣的設計師,在這裡我把設計師分為三種類型,每一種類型都會有一片天地。

這只是我自己對設計師的分類,並不是標準,僅供大家參考。

一、技術型

走純技術,苦練軟體,別人不能做的你能做,別人不會的軟體你會,把軟體學到極致。

這種類型的設計師多以執行為主,領導給你一個思路你把領導的想法實現出來。能把軟體玩到極致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也能做出一番成就。二、創意型走創意路線,廣告行業比較多,創意型設計師腦洞比較大,想成為創意型那你就要多閱讀創意型的書籍,多看創意型的設計,打開你的腦洞。三、品牌型品牌型是最難的,不僅要會設計,還要有商業思維,能正確把握品牌方向 ,懂營銷,懂市場,懂心理學等等,品牌型對設計師綜合能力要求較高。自學設計常見的誤區想通過自學的設計師,很容易掉進誤區,避開下面這些誤區讓你自學事半功倍。

誤區一:認知錯誤,學會軟體就等於學會了設計

學會了軟體就等於學會了設計,不會設計,是因為不會軟體導致的,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軟體只是你做設計的基礎工具,並不是不會做設計的理由。

當你花了很多時間把軟體學會以後,你會發現你依然不會做設計,我前面寫了一篇文章講的是如何快速學習軟體《超實用,如何快速學習PS、AI等平面設計軟體》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看。

誤區二:只看不總結多看作品對自己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但只看不總結效果微乎其微。看過的作品分類整理,積累一定量後進行分析總結,這種類型的設計有什麼共同點,差異化,找出這些優秀作品的套路為自己所用。

誤區三:只聽不練設計師知道學習是好事,但只聽不練就是浪費時間。有個畢業一年多的設計師加我好友,他說:"我報了很多課程,看了很多視頻,學習後為什麼我的設計水平一點也沒提升",我看了他的截圖,電腦裡面五花八門的課程應有盡有,網上買的各種課程,什麼軟體的教學,還有在線直播課等等。

我問他上完每一節課你有沒有做練習,她說:「我的課程太多,如果每一課都做練習的話,看不過來」。我告訴他,你為什麼不只看一個課程,把看其它課程的時間拿來做作品,這樣比你看一百個視頻有效。

看、聽、練這三個每一個都很重要,練是對你看或聽之後的一個檢驗和應用。

誤區四:靈感靈感很重要,但不是做設計的全部,對於剛入行的設計師經常說沒有靈感做不出設計,其實靈感不是坐在哪兒想,然後靈光一現。靈感是自己在看優秀案例或者在草稿紙上畫的時候產生的想法。不要太迷信靈感這東西,沒想法的時候多去看看作品或在草稿紙上多畫。

誤區五:模仿對於模仿有些人不屑一顧,認為模仿是可恥行為,其實模仿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你模仿的不是作品,而是該作品設計師的想法的方法。當然你左邊放原圖,右邊照著做這樣的模仿沒有任何意義。一定是先經過分析原作品的構圖,字體,用色,表現手法之後,關閉原作品,然後在通過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在進行做圖,這種模仿的作品僅限於個人學習,商業作品中就不能這樣做。

誤區六:不願花錢買時間

認為自己理解能力很強,很聰明,不用花錢報班或者買視頻,能自學成才,不可否認自學依然能成才,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要花費了很多時間。時間才是最貴的,25歲之前你可能對時間沒什麼感覺,但上了一定年齡你會發現你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報班跟著大師學習,其實就是花錢買時間和別人的經驗,別人十幾年的經驗,你花幾千元就能買到,這是非常划算的。無論你有多窮,花錢學習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縮短你步入設計師行業的時間。這裡給大家提個醒,網上現在有很多機構和個人在講課,花錢學習一定要謹慎,選擇靠譜的,如何選課程,我總結了一些方法。第一,看老師講課的案例,如果案例都做得很差,這樣的不要選。第二,案例做得漂亮的,你看看是不是照著準備好的案例講一遍,這樣的慎選,如果你是學軟體這樣的課可以選,如果你想提高慎選,講師先做好案例,然後在給你現場做一遍,然後給你素材,課後你在照著視頻做一遍,這樣的課程其實你還不如去買本書帶光碟的那種。一個簡單的方法,上網搜這個講師,很多都能搜到,去講師主頁看人氣和作品就知道,如果是機構信息會更多。

誤區七:迷戀素材和模板在設計群里不難發現,有人喜歡要素材、字體和模板,電腦裡面堆滿了設計素材和設計模板,但依然不會做設計,限制你做設計的不是素材而是想法,不要做素材的搬運工。用模板的問題更嚴重,只會越來越依賴模板,到最後你很難提升,只能成為街邊廣告圖文店設計師。

誤區八:懷疑自己我相信只要是做設計的,到一定程度都會懷疑自己不適合做設計,其實不止設計行業,每一個行業都有迷茫期,這是正常的,不要懷疑自己堅持做下去就對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