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我最喜歡的10篇古文,有寫景,有抒情記事,有明理論哲的,每次品讀,都是一種享受,讓人一生受用不盡。

現把佳句摘抄如下,與君共享:

NO.1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曹植· 《洛神賦》

曹植最讓人驚艷的就是這句話,千百年來,無人超越。


NO.2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周敦頤·愛蓮說》

餘生於湘南,與周子同鄉,所以愛蓮甚矣。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清香怡人,不妖不艷,恰若濁世佳公子。


NO.3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NO.4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若是心中有洞天,仙山不在別處,而在此心。若是心中有志向,矢志不渝,可為龍矣。


NO.5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王勃· 《滕王閣序》

王勃是天才文人,就像是划過唐朝天空的一顆流星,短暫卻絢爛,照亮當時與後來的無數人。


NO.6

芳酒滿而綠水春,朗月閑而素琴薦。家童掃地,蕭條仲舉之園;長者盈門,廓落東平之室。梧桐生霧,楊柳搖風。眺望而林泉有餘,奔走而煙霞足用。

——王勃· 《游冀州韓家園序》


NO.7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范仲淹· 《岳陽樓記》

寫洞庭湖之景,已過千年,仍然無人能超越這一段。


NO.8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

——庾信· 《哀江南賦並序》


NO.9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張岱· 《湖心亭看雪》

這段關於冬雪之湖的景色描寫,用筆很淡,意境卻淡遠 。就像一副悠然恬淡的山水潑墨畫,在這畫中,蘊含著寧靜和遺世的超脫。


NO.10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柳宗元· 《小石潭記》

寫潭中游魚的這一段簡直絕了,使人如目親見,心馳神往。



創作不易·歡迎點贊關注


一、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在寫月夜的文章中,極喜蘇軾這兩句,意境空明,水中藻荇似觸手可及。

二、明有光《項脊軒志》

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

三、韓愈《祭十二郎文》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

寫字含淚,句句動情。

四、蘇軾《前赤壁賦》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身處逆境依然曠達超脫。

五、王羲之《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蘭亭宴集,可謂「四美具,二難並。"

我國古代優秀散文多如天上繁星,明亮璀璨,閑時暢遊書海吧!


古文對我的幫助是最大的!這要感謝爺爺!他老人家從我記事起就教我背古文,我真的受益匪淺!


荀子.勸學 ,諸葛亮.出師表 ,王羲之.蘭亭序 ,陶淵明.桃花源記 ,王勃.滕王閣序 ,李華.弔古戰場文 ,劉禹錫.陋室銘 ,杜牧.阿房宮賦 ,范仲淹.岳陽樓記 ,歐陽修.醉翁亭記 ,蘇軾.赤壁賦 。


《枯樹賦》

昔日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枯樹賦》是南北朝時期,北朝詩人庚信所作的詩賦。寫於暮年,感傷遭遇。反映了當時社會動亂之下悲愴的心情。毛澤東晚年甚愛這首詩。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有描摹這篇小賦的書法作品傳世。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