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趕時間?看要點就夠了):

  • 1媒體報道的250名科學家聯合簽署請願書,要求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發出警告,不要大量使用無線設備,因爲那會增加致癌風險。經查證,該請願書確實存在,其內容主要是呼籲重視非電離輻射對生物和人類健康的影響,不能代表學界共識。
  • 2宣稱“手機致癌”的網紅科學家,並沒有醫學和物理學教育背景,也未進行過任何的相關原創性研究,他的觀點缺乏直接的循證醫學依據。
  • 3手機所產生的非電離輻射(亦稱射頻輻射)唯一公認的生物效應是產熱,但是尚不足以產生可以測量到的體溫升高。到目前爲止,沒有證據表明手機等非電離輻射增加人類患癌的風險。所以,公衆不必爲此擔憂或恐慌。

查證者:時惠平 | 空軍特色醫學中心放射科主任醫師

近日,一篇名爲《蘋果的無線耳機AirPods危險嗎?》的報道把很多人都嚇了一跳,公衆也由此關心起“無線耳機致癌”的問題。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所謂的250位科學家請願書確實存在,但只是呼籲國際社會對非電離輻射的影響加以重視和關注,不能代表當前的學界共識

這條消息來自澳大利亞每日郵件旗下的mailonline(郵件在線)網站,發佈於2019年3月11日[1]。文章稱,來自世界40個國家的250名科學家已聯合簽名,向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發出請願書,警告不要大量使用會發出無線輻射的手機、Wi-Fi、藍牙等通訊設備,因爲那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其中還特別列明瞭蘋果公司的AirPods無線耳機。文章發表後被全球媒體大量轉載,引發了高度關注。

雖然這條消息沒有提供請願書的詳細內容,但筆者幾經輾轉還是查到了這份請願書的原件。該文件於2015年5月11日首次發表在EMFscientist.org(電磁場科學家網站)上,並於2019年1月1日做了版本更新。請願書在開頭就寫明瞭,這是發給聯合國祕書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聯合國環境工程執行行政主任以及聯合國副祕書長的文件;呼籲重視非電離輻射對生物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後邊還附上了一系列簽署科學家的名字、所屬單位和國籍,總計有256名,其中含中國專家11名。當然,這份文件也特別註明了,該呼籲的簽署人是以個人身份簽署的,雖然提供了他們所在的專業機構,但這並不意味着代表其所在單位或他們所屬的專業組織的觀點。[2]

筆者聯繫到了參與簽名的一位中國科學家,他現在是國內某大型三甲醫院的醫生,當年簽署文件時,他還是在讀博士研究生。據他回憶,幾年前的確有外國學者發這份文件給他,他以電郵的方式做了回覆確認。至於文件的詳細內容和目的,他說當時並沒有仔細研究。據他推測,之所以受邀參與簽署,很可能和他在國外期刊上發表過的、兩篇有關非電離輻射的論文有關,這兩篇論文一篇爲文獻薈萃分析[3],另一篇爲動物實驗研究[4],內容均未涉及手機使用與癌症風險的關係。他本人亦從未對手機輻射與癌症發生的相關性做任何研究。

筆者對發表請願書的網站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探查,發現該網站是由喬爾·莫斯克維茨(Joel Moskowitz)博士和其他5位學者共同發起的獨立網站,該網站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傳播非電離輻射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所以,新聞中的請願書的確存在,但它實際上只是一份網上的呼籲書,提請國際機構對非電離輻射的影響加以重視和關注,不能代表當前的學界共識。當然,相關的國際機構也沒有做出任何正式迴應。

二、宣揚“手機致癌”的網紅科學家,並沒有醫學和物理學教育背景

澳媒原報道中唯一提到的專家就是建立上述網站併發起請願的莫斯克維茨博士,而且這位博士不僅在國際媒體上留有姓名,在國內媒體中也曾多次出現。經查證,他供職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但沒有醫學和物理學教育背景,本科學的是數學專業,碩士和博士學的是社會心理學專業[3]。

據其領英主頁,他在2019年3月13日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家庭和社區醫學中心主任、首席調查員身份,發佈了題爲“電磁輻射安全”的信息,聲稱有240多名科學家發表了2000多篇相關論文,關注“手機、移動手機信號塔和無線安全的問題”。他還特別提到自2009年以來,他自己一直在翻譯和傳播關於無線輻射對健康影響的研究,他的電磁輻射安全網站(EMFscientist.org網站)已於2013年啓動,在200多個國家的訪客瀏覽量超過200萬頁[4]。

其實早在2015年4月21日,莫斯克維茨就已經發表過“手機致癌的危害性看起來越來越大,尤其在頭頸部”的言論。他說,2011年以來的新研究已使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爲射頻輻射(非電離電磁輻射的一種)可能致癌。[5]

三、手機的非電離輻射對人體只有產熱效應,不會增加人類患癌風險

莫斯克維茨的話是否可信呢?有無科學依據呢?

筆者採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pubmed檢索引擎,以Moskowitz JM爲共同作者名字查詢其發表的文獻,結果共有32篇,但其中與手機或電磁輻射有關的文章卻僅有2篇。其中一篇發表在《臨牀腫瘤學雜誌》上,對465篇文獻進行了薈萃分析,結論爲使用手機有可能會增加患腫瘤的風險,但仍需進行前瞻性隊列研究以提供更高水平的證據[6]。另一篇發表在《國際環境》上,結論是:大多數室外環境的主要的電磁輻射來源於移動電話基站,其次主要爲無線電廣播;手機的上行鏈路(信號從手機到基站的物理通道)的電磁輻射通常較小,而基站的下行鏈路(信號從基站到手機的物理通道)的電磁輻射則會大一些;隨着城市化程度的進展,電磁輻射會增強,而這種增強主要是基站的下行鏈路帶來的;該文根本沒有提及這些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7]。在這兩篇文章中,莫斯克維茨都不是第一作者。

從莫斯克維茨及其合作者發表的研究文獻可以看出,作爲手機及非電離電磁輻射致癌的主要論斷者,他本人並未進行過任何的相關原創性研究,亦未能提出明確的循證醫學證據。由此可見,他的觀點有一定的個人臆想色彩,並無明確的科學依據。

至於那“200多名科學家和2000多篇論文”,筆者也採用PubMed搜索引擎,以“手機”和“癌症”爲關鍵詞搜索發現相關論文1416篇,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有關手機與患癌風險有無相關性方面的研究。在此介紹兩個比較新的研究,2019年1月發表在《流行病學年鑑》的“手機使用與甲狀腺癌風險”得出的結論是,“手機使用與甲狀腺癌沒有明確相關性,建議進行長期和更頻繁手機使用與甲狀腺微小癌風險增高的相關性研究[8];2019年1月11日發表在《公共衛生年度評論》上的薈萃分析“腦和涎腺腫瘤與手機使用”得出的結論是,手機使用並沒有增加大腦和涎腺腫瘤的風險[9]。

筆者進一步查閱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國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關於手機與癌症風險的網頁,其內容中明確指出:手機所產生的非電離輻射(亦稱射頻輻射)唯一公認的生物效應是產熱;手機或相關設備發出的射頻確實可以使鄰近或接觸該設備的身體部分變熱,但是尚不足以產生可以測量到的體溫升高;射頻輻射沒有對於人體明確的其他效應。到目前爲止,沒有證據表明手機等非電離輻射增加人類患癌的風險[10]。

所以,媒體上所謂的“手機、耳機等無線設備輻射有致癌風險”,是沒有任何明確循證醫學證明和科學依據的,公衆不必爲此擔憂或恐慌。

本文編輯:zolazhang

微信搜索“較真闢謠神器”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24小時在線回覆~本文參考文獻請見微信號“全民較真”發送的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