嫵媚的感覺從哪來?

身形和神態唄!

所以,

波提切利畫中人的嫵媚,

小玉也從這兩方面和大家聊聊。

身形的嫵媚

波提切利《春》

畫作是根據波利其阿諾的詩歌創作於1481年至1482年間的一幅蛋彩畫,

畫中表現了包括維納斯、美惠三女神在內的各種古希臘神話人物。

波提切利《春》局部圖:美惠三女神

這三位美惠女神正相互攜手翩翩起舞,

有沒有發現,

這三位女神的身姿格外優美——

人物的形體美藉助於流暢的線條來實現,

身上披著的浮動薄紗也是那樣的飄逸。

可以說,

為了塑造完美動人的形象,

波提切利在人物造型上進行了誇張,

運用拉長肢體或者頸部等手法使人物變形。

所以他畫中的人物一切都是那麼的嫵媚。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

而在《維納斯的誕生》中,

這種嫵媚的身形被發揮到了極致——

畫中維納斯的姿態,

脖子被拉長顯得像天鵝一樣高貴,

左肩膀傾斜到不符合力學原理但是展現了柔美流暢的身體線條,

女神左手護住私處、右手護住胸部的姿勢被稱作「謙和的維納斯」,

是參照古典雕像的樣式來描繪的。

這樣理想美的身形自然十分嫵媚。

表情的嫵媚

波提切利繪畫

通過這些畫,

我們能發現波提切利畫中的女人,

常常呈現出一種「眼眉低垂」的神情,

而且是微微側著頭眼睛淡淡的放空不看你。

這種美麗而哀傷的神情給人一種我見猶憐的感覺,

這種就是「美而不自知」的嫵媚感。

波提切利的耶穌,

也因為這種淡淡的悵惘神情,

而多了很多男性形象之外的嫵媚氣質。


感謝閱讀,喜歡請盡情點贊收藏,不喜歡千萬別勉強!

在波提切利的畫中,他所描繪的面部表情中都充滿著波式特有的「嫵媚」,這種特點在《聖母像》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在這幅畫中,聖母懷裡抱著小耶穌,面容慈愛,在他們的周圍,有天使圍繞著,天使中的其中兩個,手捧著皇后的皇冠,有一道金光從上面灑下來,照在全部人物的頭上,而另外兩個天使,則分別拿著墨水瓶和筆,這幅畫的背景,是一片平靜的田野,這幅畫中的線條,都透露著一種和諧性,在他們全部人的臉上,都有著嫵媚的表情,但是,在這種「嫵媚」的表情的背後,是一種哀愁,小耶穌的臉色以及他的手部動作,都透露著一種嚴肅,而周圍的天使們並沒有微笑,聖母的表情就顯得更加的哀怨了,因為她從心裡明白,他的兒子將來要受到未來的折磨與痛苦,而在波提切利的《格瑞那達聖母像》一畫中,構圖更加單純,表達的也更加悲愴,在這幅畫中,也是聖母抱著耶穌,周圍也是一群天使,聖母的衣服從身體兩旁垂下,自上而下的金色光芒,並沒有引起臉上的反光,所以在看這幅畫時,看到的全是哀慟的情緒,波提切利的「嫵媚」並非心靈的表象,而是形式的感覺,這種「嫵媚」是由線條構成的和諧所產生的美感。這種美感是處於藝術形式中的,「嫵媚」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它與題材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