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18  這天是個特別的日子, 是我發了好幾篇倒數文及每天睡前都在期盼的日子.

記得那天很早起, 爸媽載我到桃園機場, 拖著三個行李箱, 身上還背了背包, 沈甸甸的, 好像把二十二年的所有都放進去了. 那天笑得特別開心, 大概是很久沒搭飛機了,  心裡面想著這天終於來了, 我的美國夢已經不是夢了, 它切切實實地在發生. 除了笑, 那天淚腺也很發達, 幾個大學的好朋友無預警突然出現在機場, 我才發現他們熬夜擠在其中一個人的小租屋處, 印了好幾張合照, 一起做了要給我的送別卡片. 其實我沒有想到會哭的, 就像是入關的時候與爸爸的離別擁抱一樣, 我以為我可以很瀟灑地離開, 可以毫不在乎的把我一直以來在逃避的想放棄的所有人事物, 都留在台灣, 然後頭也不回的轉身就走. 或許我沒有想像中堅強吧, 亦或許我只是開始害怕近在眼前的未知。

 

2017/7/18 這天是個特別的日子, 是我發了好幾篇instagram及最近不管說英文說中文都會提到的日子.

其實我在訂機票的時候, 並沒有特別注意到日期的巧合, 是我某天偶然看到去年在機場時發的文章, 才赫然發現我居然選擇了同一天. 或許命運本身就是個奇妙的東西吧, 你不知道它會帶給你什麼, 如同我不知道我來了Pittsburgh之後會遇到哪些人哪些事, 我不知道我需要花時間跟精力適應這個陌生的國度, 我不知道只是考考托福GRE去個language exchange其實是沒辦法毫無阻礙在這個地方生存的, 我不知道自己過去被保護得有多好, 我不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制在哪, 我不知道  原來, 我會想家。

 

來美國的這段日子, 我總會想起過去自己是如何想像在這裏的生活, 編織過一個又一個可能的故事和遠景. 虛幻飄渺, 美麗卻無法觸及。然而回到現實的時候, 看看鏡中的自己, 每天想的, 居然是台北的捷運有多方便, 美而美的早餐, 70塊就能吃到很飽的便當, 夜市, 還有四號公園。 在這之前, 我從來都不明白, 想家想到哭的感覺是什麼; 為什麼遊子總是一有機會就想趕快訂機票; 為什麼明明花了一堆錢出國, 還是想跟台灣人在一起, 而不是多跟美國人交朋友; 為什麼明明在這裡有很好的工作, 還會想回台灣。 我從來都不理解, 甚至曾經很鄙視這樣的想法做法看法; 直到真的開始每天看著不同種族的人在我身邊來去, 說英文寫英文讀英文, 不管是五頁還是十頁的報告; 租房子繳費還是辦信用卡; 終於可以毫無阻礙地和店員聊天和系上同學打招呼聊課業聊學校聊最近發生了甚麼荒唐的事。 當我終於做到這些的時候, 每天晚餐卻還是只想吃中菜, 只想和台灣朋友聊天, 睡前還是想逛ptt看植劇場看台灣到底現在發生了什麼事, 甚至找了好久好久以前的中文歌, 唱阿杜唱梁靜茹, 想著如果我現在在台灣, 應該可以去信義區去公館去哪裡, 然後心裡就會突然湧現一句這裡台灣人常說的話 “ 出國, 真的是一條不歸路"。

 

你問我後悔嗎? 其實這個問題很不公平, 因為如果是面對吃不到美而美的早餐, 面對所失去的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 那我後悔, 真的非常後悔。 但如果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 去衡量那些失與得, 或許我還是會告訴你, 這一趟我不虛此行。我學到的東西是真實的, 無論是知識 人生經驗 或 對於異國文化的了解, 亦或者對於自己的認識, 這些東西是不可被抹滅的, 他們切實的存在而無法被取代。  所以, 或許有某些時刻是被懊悔佔據的, 但大部分的時候, 對我而言, 心裡有的其實更多是感謝吧。可能這不是一條最簡單最輕鬆的路, 然而對於自己能夠擁有這樣的機會, 我是滿懷感激的。

 

那我們就不要去談到底會不會後悔或值得與否, 就去談我這段時間心裡面最害怕被觸及的一塊, 關於一個很遠又很近的地方, 台灣。

你想家嗎? 真的很想。

離開家的目的是什麼?回家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