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大清歷史上擁有皇貴妃最多(5位)的皇帝,在前面的文章中,湘妹子有跟大家聊到過乾隆的第一位皇貴妃高佳氏,高佳氏原爲高氏,後被擡旗改其母家姓爲高佳氏,這從側面反應出了皇帝對其的重視程度,而高氏的出身也並不是很高,原是包衣出身,弘曆(即乾隆)潛邸一使女,因父親高斌之故被超拔提爲側福晉,今天湘妹子要和各位說的同樣也是乾隆的包衣出身一名皇貴妃。

  她便是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原爲金氏,後改爲金佳氏,以下皆稱金佳氏),生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原是一名朝鮮女子,卻在乾隆即位前便是一名侍妾,這讓大家有點意外,因爲清朝皇帝爲了保持大清滿族高貴血統,堅持不納漢女爲妃,實行從滿族家庭中挑選秀女的制度,而金佳氏這一介朝鮮女子是如何進入大清後宮之列?

  首先,雖說不納漢女爲妃,但實際操作上卻存在很大的差別,因爲入關後的皇帝,幾乎都有漢妃存在,尤其是乾隆後宮,除了漢妃之外,還有其他各族各部落的女子,比如我們熟知的容妃(香妃),竟是來自新疆維吾爾族,不過由於各種以乾隆後宮爲主線的清宮劇和小說,致使我們對香妃熟知,可對於淑嘉皇貴妃金佳氏這一朝鮮女子,她入宮後是否得寵,又有何結局等等問題,還是有些許好奇的。

  事實上,金佳氏是通過大清舉辦的選秀入宮的,早在天聰元年,金佳氏的祖輩率領全族歸附清朝,後編入了滿洲包衣佐領,按清制,內務府包衣女子,在達到一定的年齡需要參加內務府選秀,金佳氏或許就是這種情況,入宮後的金佳氏很得乾隆寵愛。

  據乾隆帝后妃圖卷《心寫治平》中嘉妃的畫像可以看出,金佳氏長相清秀脫俗,這也無怪乎能得到乾隆帝寵愛。

  乾隆帝即位後,金佳氏被先後封爲金貴人、嘉嬪,與此同時,金佳氏還先後生下皇四子永珹、永璇、皇九子和永瑆,其中的永珹是乾隆登陸第一子,永瑆更是乾隆朝著名的四大書法家之一,裕陵的聖德神功碑碑文都是出自他之手。

  通過連續生子以及不斷晉封可以看出,金佳氏被皇帝寵愛程度之深,然而佳人易逝,乾隆二十年,金佳氏去世,乾隆追其爲皇貴妃,諡淑嘉皇貴妃,葬裕陵地宮。

  嘉慶帝后來將其家族從正黃旗包衣擡入滿洲正黃旗,並賜姓“金佳氏”,命《玉牒》內將“金氏”改爲“金佳氏”,以示對其家族恩寵。值得一提的是,金佳氏還是與乾隆合葬的五個人中唯一一個生前進入地宮閱視的人。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玉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