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作人之前關注她還是13年快男她去給華晨宇幫唱,她上唱作人的時候我對她的印象其實就是還停留在《獅子座》

她的demo讓我聽的不知所以然,覺得這人聲也太小了吧,可真的做出成品到舞台上去表演的時候,是驚艷,是衝擊,是不可思議

無論是詞曲,真的叫人不可思議,又很沉溺,怎麼說呢,她的這些歌,都給我一種真實感,這種真實感是人的內心和本性中的真實感,她把這個世界剝開給你看,把她自己剝開給你看,甚至把你自己也剝開給你看

她第一期唱完之後,就很濃墨重彩的在我腦袋裡刻下「曾軼可」這三個字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汪蘇瀧說她像是在搞行為藝術,她的作品真的藝術,太藝術了,我每次看她表演總是會忘記這是在比賽

我想說音樂真的有級別之分,有的音樂只是上口,沒什麼難處,也沒什麼深意,就是讓你哼著解悶的,但有的音樂,是直擊靈魂的,是能讓你帶入的,是要在無人安靜的深夜慢慢品味的,曾軼可是後者

她寫詞編曲的巧妙真是太獨到了,就拿《軀殼》來說,非常簡單的辭彙和語句,就是能構成那種深陷其中又有點病態的意境,還有《流言》里「摧毀我靈魂之前,刺傷我身體之前,至少要看清我的臉」,這幾句簡直不要太絕,尤其最後一句,馬上意境就出來了,歌曲中要構建和傳達的思想態度一點一點建築,知道最後一句點睛之筆,一座孤傲的大樓落成

她這種鬼才就是會飽受爭議,我每次看到關於她的討論之時,總是會想起華晨宇曾說過的那句話,他說,「人們總是追求獨特,但真正獨特的東西擺到你面前的時候,你又不願意去認可他」,於他是如此,於曾軼可亦是如此


當一個新事物或者與眾不同的事物產生時,往往伴隨著很多的輿論,只有時間才能證明誰是right or wrong.這是她的音樂過去的第一個十年,說說她的音樂吧 曾軼可的音樂標新立異,是另類搖滾,或者說非常靠前,先鋒,歌詞真的死里贊,這不是平白無故的吹啊捧啊,狗哥、毛不易都覺得她寫的歌詞非常棒,聽得懂的人覺得真的是人間寶藏,聽不懂覺得真的是…(還是不說吧)感覺還是要看個人感覺吧,沒什麼好看待的 我們否定不了她的藝術價值和音樂價值,也沒有資格去否定(都不是專業人士) 現在她的歌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了。這僅僅只是第一個十年 再過去十年的話 我相信她的路會越走越寬的。 輿論終將過去 唯有感動落地生根。


用四個字形容,沒有形狀。綜合各個方面看來可能在專業音樂人眼裡不夠成熟,但是靈氣十足,夠自我,夠新鮮。至少對於我來說,聽了太多成熟的作品,反而沒了新鮮感,恰巧是在她的作品中,我能感覺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用理會生存所需的條條框框。就歌詞而言,我不需那些教條式的人生感悟,心靈雞湯里能找到一大堆,恰巧是這種帶著靈氣的不符合語法結構的帶點跳越感的歌詞讓我感受到了曾經感受到的感覺。


就是喜歡她的會更喜歡

討厭她的一如既往的討厭

一些本來無感的開始喜歡

外加一些無感的開始討厭

她也不care這些 所以,我覺得參加了挺好還是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了 賺了


非專業

從小眾市場和流言蜚語中成長出的一朵奇葩。

從唱作人舞台上表現來看還是有想法的一個唱作人。她這種音樂不知怎麼劃分,punk、迷幻+電子樂,從聽感而言,並不好,沒有共鳴,vocal太無力了,表達不出內容,形式大於內容。好現場,很難走進歌單、播放器。風格在當下樂壇顯得如此特殊,但在特殊的風格中不見得有多麼優秀。

一個好的作曲作詞,一個仍然不夠合格的歌手。

但是,笆樂過多的樂壇需要這一朵奇葩有所成就,作為新市場的啟發。


我是欣賞不了她的美的那一類。


是時候證明,在這歌舞昇平的年代,我們需要更多可以成鬼的藝術青年了。


獅子座是抄襲的,腦殘粉不承認,掩蓋事實,聽不得別人說,只會屏蔽,點名知乎用戶「肖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