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36 一的力量 沈芯菱  

今天中午下著毛毛下雨,搭著往台北的652公車轉22公車,目的地是政大公企中心。由悠識數位舉辦的HP36,請到了身處公益界一定會知道的小女子,沈芯菱。一位22歲的少女透過網路去改變世界,她的事蹟已成為國中小的教材,有榮幸聽到她演講的人一定會被她的故事所感動。

原定的活動流程有些變化,多出了兩位小講。一位是網路星期二的Charles Chuang,另一位是開拓文教基金會的蔡淑芳女士。網路星期二與開拓文教基金會做的事情有些雷同,都是將非營利組織與資訊技術人才做一個媒合,透過資訊技術協助NPO相關網站需求

小講的部分,筆記的東西沒有太多,兩本書名、幾個重點。主講的部分抄了不少句子,寫了一些觸動心底的話。接下來要講的內容就會夾雜一些個人想法與個人經歷,或許會寫的有些亂也說不定呢!重點不是活動中講者講了什麼,而是聽眾想到了什麼,這才是這場活動下來最大的價值。

整場活動下來,我並沒有太多的『感動』,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是一般活動,你獲得了一個新的資訊,覺得講者很棒,你會有喜悅的感覺。這場活動聽下來,到最後我仍舊沒有太多的感動,我也思考了幾分鐘,『為什麼我一點都沒覺得喜悅呢?是我太淡定了嗎?』走出會場,心裡還是有點『沉重』。

仔細思考過後,這場活動帶給我的是很多的『觸動』,觸碰到內心深處那顆因為現實而封閉的善之心。現在人們已經會刻意性的漠視一些發生在周圍的事情,倒地不起的老翁沒人過問、街頭暴力沒人阻止,當人們越來越『現實』,這個社會只會越來越朝向紛亂走去。其實大家都有善,只是不敢表現善,這個社會正需要這些善才會過得更美好。

在活動開始沒多久就被一句話給觸動,『真正的窮是當我們無法付出的時候』。聽到這句話讓我沉靜了好一段時間,不是說我真的很窮,而是這句話讓我想到我對『公益服務』的現階段想法。從學生時期有參與一些志工服務,連畢業之後也不是立刻上班而是跑去某個非營利單位服務一個月,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要做公益服務他人之前還是得養活自己,先找份工作有收入再說。已經有2年左右的時間,我沒再參與公益活動,主要還是因為工作不夠穩定,其次是時間不夠用。

你很難想像年僅22歲的小女孩已經對這個社會做了好多事,對於那些在台下的我們,顯得格外的自慚形穢。因為『一無所有』所以『一無所缺』,人們都想得到自己沒有的東西,而不會去想著你擁有的東西。那些擁有的東西其實就能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那怕是一個人、一封Email、一張照片、一篇文章,只要累積起來也是一股足以改變社會的力量。Just do it, Yes I do.

很認同沈芯菱妹妹的思考與人生哲學,曾何幾時也是個追求事事第一的書生僮子,漸漸覺得當第一很累,用老二哲學過生活輕鬆點,直到現在不當第一、不做老二,當個社會中唯一的我更顯得自在如是。學校教育所教我們是當個『職業人』,如何當個『人』活在世界上,這就不是學校會教你的事。活在世界上的時候不想死,真的要死的時候卻懷疑自己沒有活過,我們來到社會上本來就沒打算活著回去,好好的活出自己,精彩屬於自己的生活。Do What You Can

每個人都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吧!會有人陪你走向下一步。
Yes, We ca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