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瓊涼 GPLP

在我們生活中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小吃,比如康師傅速食麵,好想你紅棗,以及恰恰瓜子所屬的恰恰食品等等。隨著消費升級,我國休閑食品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黃金期,近期,來伊份、鹽津鋪子也紛紛上市,並且全新一代休閑零食公司三隻松鼠,良品鋪子也在籌划上市,就在近期,6月29日,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品鋪子)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

從招股說明書上來看,保薦人為廣發證券,良品鋪子將發行4100萬股,佔總股本的10%,每股發行價1元。

良品鋪子的控股股東為寧波漢意,寧波漢意直接持有發行人41.55%的股份,今日資本通過旗下基金達永有限持有33.75%股權,高瓴資本一共持有13%股權,其中珠海高瓴持股5.15%,香港高瓴持股5%,寧波高瓴持股為2.85%。

良品鋪子能否走上資本市場,會不會像三隻松鼠一樣「首戰失敗」呢?

食品質量問題

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3月21日,因良品工業委託兩家供應商加工生產的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其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金額合計64.28萬元。

而據悉,良品鋪子還有其他產品出現質檢不合格的情況,但其並未在招股書中進行披露,不知是無心之漏?還是有意避之?

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外通報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顯示,該期監督抽檢共2397批,有173批不合格樣品,樣品總體不合格率為7.22%,而良品鋪子在當地售賣的金針菇出現不合格問題。

2017年: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外發布了2016年「雙11」網購商品質量測試報告。報告中抽查的144款樣品中有34款樣品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而這34款產品中良品鋪子的產品也赫然在列。

公開資料顯示,在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外發布的《2017年第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中良品鋪子在湖北設立的子公司生產的原生腰果質量超標,超標的項目是黴菌,據了解,正常的標準範圍應該是小於等於25cfu/g(cfu為菌落形成單位),而原生腰果檢測後的結果顯示是40cfu/g,顯然數據超標了,而且還是超了接近一倍的量。隨後同年3月21日,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因為公司生產產品的質量出現問題進行了行政處罰,罰款金額64.4萬元。

那麼良品鋪子在經歷多次黑名單,以及被罰款後,是否會注重生產工序的安全管控問題呢?

營收上升的同時毛利卻開始下降

根據招股書的說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良品鋪子的營收分別為31.49億元、42.89億元和54.2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35.82萬元、9895.55萬元和11346.17萬元。這樣一看,良品鋪子按這個發展趨勢,未來勢必會快速崛起。

然而另一數據似乎潑了盆冷水。良品鋪子毛利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2.93%、32.88%和29.52%。而良品鋪子對比鹽津鋪子和來伊份的毛利率都要低,這兩家公司的毛利率均在45%以上。

此外,公司在2015到2017三年在廣告和促銷方面花掉了7.41億元,而研發則為1.06億元。尤其是2015年只投入了585.95萬元,少的可憐。資金投入少是一方面,研發人員僅有16人。那麼錢花錢什麼地方了? 招股書中顯示,2017年末,良品鋪子為提高資金流動性,購買了5.8億元「7天定期存款」以此來替代2016年年末的理財產品。同時公司的大部分費用用在了銷售推廣上。良品鋪子靠著16人的研發團隊,以及平均每年0.5%的研發費用真的可以在行業內高枕無憂嗎?

從營收來看良品鋪子似乎無可挑剔,按照這個趨勢良品鋪子未來的想像空間也會很大,然而實際問題依然要去面對,毛利率下降,食品安全,以及專註推廣而忽略研發的問題似乎在未來會阻礙良品鋪子的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