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hp.jpg

製作紀錄片 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

* 作者:Michael Rabiger

* 譯者:王亞維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3日

 

不同於以往較常翻閱的書籍,《製作紀錄片》一書著重製作影片的方法與技巧,對於渴望參與紀錄片拍攝的我而言,無疑是一本極為受用的入門工具書。但相較於過年放假的輕鬆氣氛,此書在閱讀時難免顯得嚴肅,尤其礙於英語翻譯的文意邏輯,自己在理解時多少需要花一些功夫。

 

書中陳述的拍攝技法與實作練習雖然現階段無從驗證,但作者之於紀錄片的理解和觀念,依然能夠實際運用於日常工作業務且暢行無阻。例如:筆者所提「紀錄片的企劃案」一節,即明確指出影片拍攝前所需了解的前置作業,包括對選定題材提出觀點上的假設、檢視手邊現實條件與資源、廣泛蒐集資料、拍攝進度和預算考量等。完善的規畫有助於日後團隊的執行,事情的成功來自於有條不紊的整理,製作紀錄片對「拍攝當下所發生的未來事件」難以掌握,工作上建立一個新產品或制度也是如此。

 

紀錄片導演對於「真實」的掌握較於被動,很多時候導演只能擔任衝突或事件發生的「引導者」,而非「製造者」,這樣的難以預期性與不確定性也正是紀錄片的魅力之處。它密切關係著人際間的互動、受訪者與訪問者彼此間信賴感的建立,而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將如實呈現,並且結果出兼具藝術美學與社會批判價值的影片。紀錄片的製作也較劇情片更有「責任性」,其目的在於使觀者進而延伸自我對題材的省思,較於劇情片多採用導演主觀意識形態的拍攝手法,紀錄片的軸線在反映人間事物同時,則更具有客觀正直的審視意味。

 

此書作者強調,影片的創作與風格的建立皆應回到觀者本身,在拍攝前應不斷反思:「這樣的題材能帶給觀眾什麼?」、「畫面的意涵能否使觀眾清楚理解?」,這樣的做法和文字創作者相同,過多拗口艱深的字句難以引起多數讀者共鳴,創作終需回歸欣賞者的眼光,華麗雕飾的堆砌有時反而會使深刻的意義隱而不彰。

 

任何一種專業都需經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成果背後所付出的心力更是無法想像。過去在欣賞影片或習作影評時,往往只看到情節或內容表象的渲染,然閱讀了此書所說明的種種拍攝技巧(燈光、音效、剪接等),自己對於影音的感知與敏銳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欣賞影像藝術同時,書中所學到的多樣化分析與理解,也使得原本單純的影片欣賞,增添了另一種體會的新面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