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貝索斯與妻子達成離婚協議:保留亞馬遜75%股份;雷軍:小米9系列產能提升很快,沒有一家公司敢“飢餓營銷”;哈囉出行迴應“運營主體股東集體退出”:系正常工商變更;趣頭條增發1000萬ADS,股價較高點已近腰斬;亞馬遜計劃向近地軌道發射3236顆通信衛星;波音首次國際空間站載人飛行延期到年底;亞馬遜面部識別AI犯衆怒;吸電子煙引發癲癇?美國考慮全面禁售;中關村地標建築“鼎好”易主;鴻海精密出售小鵬3億人民幣股權;戴姆勒入主自動駕駛創企;4D打印橫空出世;微博上線“僅半年可見”功能。

  人物

  貝索斯與妻子達成離婚協議:保留亞馬遜75%股份

  4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道,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和前妻麥肯齊·貝索斯(MacKenzie Bezos)於美國當地時間週四宣佈了一項離婚協議,貝索斯可以保留兩人共同擁有的75%亞馬遜股份,其中包括所有擁有投票權的亞馬遜股票。貝索斯夫婦的聲明解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公司治理問題,該問題影響到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以及全球最富有的人。亞馬遜當前市值爲8900億美元。這份創紀錄的離婚協議還授予了貝索斯與妻子共同擁有的《華盛頓郵報》和太空飛行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所有股份,這可能會消除他對亞馬遜繼續控制的不確定性。(騰訊科技)

  雷軍:小米9系列產能提升很快,沒有一家公司敢“飢餓營銷”

  小米最新旗艦機小米9的缺貨問題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昨日,雷軍再次利用微博迴應:“小米9/小米9SE 產能提升很快,3月底供貨超過了150萬臺。我們會進一步提速,爭取早日完全開放!”他還強調,“三月初生產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我們三月中下旬已經解決。 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敢“飢餓營銷。”(TechWeb)

  YC總裁薩姆·阿爾特曼將卸任

  美國知名的YCombinator(創業孵化器)公司(簡稱YC)近日透露,公司總裁薩姆·阿爾特曼即將卸任。阿爾特曼隨後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仍是YC的董事長,對企業的管理與規劃享有發言權。此次職務調整後,阿爾特曼將更多精力轉向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他與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共同創辦了OpenAI(非營利性人工智能研發機構)。(人民網)

  GAN之父離職谷歌跳槽蘋果,加入庫克直管的“特別項目組”

  Ian Goodfellow,生成對抗網絡(GAN)之父,《深度學習》第一作者,再一次從Google離職。這次,他跳槽到了蘋果。Goodfellow剛剛更新的LinkedIn資料顯示,他2019年3月起開始在蘋果工作,任特別項目組(Special Projects Group)機器學習的總監。特別項目組在蘋果的任務,就是創新:創造新產品新功能。這個團隊2013年首次曝光,負責人Bob Mansfield直接向CEO蒂姆·庫克(Tim Cook)彙報。谷歌也對國外媒體確認了Goodfellow離職的消息。(量子位)

  資訊

  哈囉出行迴應“運營主體股東集體退出”:系正常工商變更

  4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哈囉出行運營主體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在前一天發生多項變更,包括深創投、紀源資本、富士達、成爲資本、愉悅資本在內的22家投資人同時退出股東行列。同時,註冊資本由逾十億元縮減至四千多萬元,公司的市場主體類型也由“中外合資”變更爲“自然人投資或控股”。對此,哈囉出行方面迴應稱,是正常的工商變更。有投資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這只是架構重組,他們並沒有退出,“讓大家誤解了。”(澎湃新聞)

  趣頭條增發1000萬ADS,股價較高點已近腰斬

  4月4日晚間,趣頭條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文件。文件顯示,趣頭條擬發行10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代表250萬股A類普通股,較原計劃新增150萬ADS。其中,老股東出售6672132股ADS,公司新發行3327868股。趣頭條表示,每個ADS的發行價爲10美元,公司不會在此次股東出售中獲得任何收益。受此消息影響,趣頭條已經連續兩日下挫。截至當地時間4月4日收盤,趣頭條收報9.5美元,距離3月18日的股價18美元的最高點已經接近腰斬。(新京報)

  亞馬遜計劃向近地軌道發射3236顆通信衛星

  當地時間4月4日,據美國媒體報道,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計劃向近地軌道發射3236顆通信衛星,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快速且低延遲的互聯網接入服務。據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報道,近年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軟銀(Soft Bank)、臉書(Facebook)等企業都各自推出了寬帶通訊衛星計劃,掀起一波低軌小衛星星座建設的熱潮。該通信手段最大的優勢在於降低通信延遲,併爲地面基站覆蓋不到的地方提供互聯網接入。(中新社)

  波音再受重創,首次國際空間站載人飛行延期到年底

  4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因埃航墜機事故,波音公司737 MAX系列飛機在全球停飛。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宇航局(NASA)宣佈波音公司的太空船Starliner首次國際空間站載人試飛也將被推遲數月進行。NASA表示,波音公司現在的目標是於8月份對Starliner進行第一次無人駕駛飛行測試,而時間更長的載人飛行可能要延遲到2019年末的某個時候。(騰訊科技)

  亞馬遜面部識別AI犯衆怒,圖靈獎得主呼籲暫停售予執法機構

  亞馬遜先前將其面部識別工具 Rekognition 提供給警方使用,引起侵犯民衆隱私的爭議,當時遭到亞馬遜員工、用戶、民間組織等超過 15 萬人聯名抗議。現在,至少 26 位重量級 AI 研究人員發出公開信,指出 Rekognition 面部分類有高錯誤率、性別歧視、偏差等問題,要求亞馬遜停止向執法部門出售該工具,包括 ACM A.M. 圖靈獎得主 Yoshua Bengio、加州理工學院教授 Anima Anandkumar、谷歌旗下幾位知名研究人員包括 Timnit Gebru、 Margaret Mitchell、Sergio Guadarrama 等都簽署此信。(DeepTech)

  吸電子煙引發癲癇?FDA介入調查,美國考慮全面禁售

  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表示,正調查35起吸電子煙後癲癇發作的病例。儘管FDA強調目前尚不清楚電子煙是否導致了這些病例的發作,但這一言論已致使部分菸草公司股價下跌。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菸草巨頭奧馳亞(Altria)股價大跌近5%,英美菸草公司在美上市股價下跌近3%,英國帝國菸草公司(Imperial Brands)在美上市股價下跌4%。之前在4月2日,FDA官員表示,如果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情況進一步迅速增長,將考慮讓電子煙完全退出市場。(每日經濟新聞)

  57.2億元,中關村地標建築“鼎好”易主

  暗淡多年之後,這座承載無數“劉強東們”創業夢的鼎好大廈,這幾天重新以明星項目姿態重返公衆視野。近日,啓城投資、顥騰投資聯合瑞士合衆集團等外資財團,以近60億元高價,成就京滬兩地本年度第五起外資鉅額收購商業地產的大宗交易。中關村的故事,也將翻開新的篇章。(每日經濟新聞)

  投融資/收購

  鴻海精密出售小鵬3億人民幣股權,買方浮現IDG資本合夥人身影

  4月4日下午,鴻海精密在臺交所公告稱,處分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交易總金額約3億元,此交易未認列處分利益。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小鵬汽車的母公司。在公告中發現,該部分股權出售給一家天津的投資公司——天津瑞豐新創投資管理合夥企業。天眼查信息顯示,瑞豐新創的兩個機構股東是西藏景鑠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和諧浩數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順着這兩個機構股東再往上找可以發現,背後的真正股東是牛奎光、林棟樑、楊飛和王靜波四人,且四人均爲IDG資本合夥人。在小鵬汽車的A+輪和B輪融資中,IDG資本均有參與,且在B輪中與阿里巴巴和富士康一同領投。(獵雲網)

  戴姆勒入主自動駕駛創企Torc Robotics

  隨着Aurora與Nuro先後拿下億元級投資,整個自動駕駛行業正在逐漸升溫。戴姆勒(奔馳母公司)也於3月29日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公司Torc Robotics多數股權,希望通過Torc Robotics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來加速自身無人駕駛卡車開發。由於該投資還需獲得美國當局的監管批准,因此投資雙方都無法對外公佈這一投資的財務細節。但據外媒推測,這筆投資應當屬於戴姆勒自動駕駛卡車研發5億歐元投資計劃的一部分。(車東西)

  金蝶國際宣佈終止收購雲之家:可預期內不會重啓併購

  時隔不足一個月,金蝶國際突然宣佈終止收購雲之家。4月4日,金蝶國際發佈公告,蝶創控股與弘金投資簽訂終止收購協議,不再收購深圳雲之家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之家”)51.73%的股權。此前3月6日,金蝶國際發出公告稱,弘金投資擬向蝶創控股收購雲之家約51.73%股權,作價5045.6萬元人民幣。此前,蝶創控股、弘金投資及其他獨立第三方對雲之家分別持有約51.73%、9.13%及39.14%的股權,而蝶創控股的實控人爲金蝶國際董事長徐少春(持股99%),因此這筆收購屬於關聯交易。(新京報)

  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

  4D打印橫空出世:或改變現有醫用植入設備現狀

  來自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和設計了全新了 4D 打印材料,這些材料可以生產小型植入式生物醫學設備,以及用於其他領域的生產和開發。 4D 打印技術基於現有的 3D 打印技術,但與 3D 打印後形成的固定結構不同,4D 打印使用了特殊的打印材料,這種材料允許打印出來的物體結構可隨環境因素的變化(比如溫度的變化)呈現相應的改變。當材料會隨着環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時,時間成爲構建物體超材料變形或變性的第四維度。(DeepTech)

  中國學者首次發現植物抗病小體,將大幅減少化學農藥施用

  植物體內的抗病蛋白已被發現25年,但科學家對其發揮作用的分子機制仍不清楚。4月5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學者同時發表兩篇長文,中國學者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由植物抗病蛋白組成的抗病小體,並解析其處於抑制狀態、中間狀態及五聚體活化狀態的冷凍電鏡結構,從而揭示了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機制,爲將來更好利用抗病蛋白培育抗病植物提供新的可能性——比如設計新型抗病蟲育種,大大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這是中國科學家在國際植物免疫研究領域取得的歷史性重大突破。(北京日報)

  微博上線“僅半年可見”功能,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清明放假前一天,微博突然上線了「僅半年可見」的功能。用戶可以在隱私設置中將微博的可見範圍設置爲半年,發佈時間超過半年的微博只有博主本人可以看到,其他用戶無法查看。根據微博官方的說法,這是爲了增強用戶對自己內容的自主性。不過網友評論卻呈兩種格局:支持者認爲這確實保障了用戶處理信息的自由,反對者則覺得這會影響微博作爲公開平臺的價值。(極客公園)

  *頭圖購自視覺中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