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門診的基礎上還需要一些什麼東西才能具備開醫院的資格,並且前期不會賠的太慘,可以健康的發展?


「我好不容易才讓財前婦產科診所賺錢,如果改成醫院就虧大了。首先,床位一旦超過20個,就得聘請3名以上,不包括院長在內的合格醫師,門診患者每10人需編製護士1人,住院患者每4人需編製護士1人,除此之外,連事務員、清潔工等都有一大堆煩瑣的規定,在這方面,診所就沒那麼啰嗦了。儘管頂著診所的招牌,實際的床位最多可設到30個,除了我之外,只要再請兩名駐診醫生、10個護士、兩個事務員、4名清潔工,就可以把一天50-60個門診患者,30床的住院患者全部搞定,這樣做是最划算的。」——《白色巨塔》 〔日〕山崎豐子,1966

山崎豐子是上世紀40年代師專畢業的文科生,沒有在醫院工作過,說的未必對。

門診改醫院,首先確定能不能養的起多出來的葯檢放、住院部、夜班倒班人員、心電圖室和會看心電圖的內科醫生。

專科醫院設置標準比較高,硬體配置可能一起步就是二級醫院要求。診所一個門面房就能開,醫院開局需要一座樓。
門診跟醫院是不一樣的,場地面積,註冊醫生護士人數,床位,手術室消毒設施,麻醉師,搶救設備……這些都是要投資的,還要跟衛生局的人打好招呼


好巧~這幾天剛好也遇到相關問題。

想要前期不賠的太慘,最重要的是和醫政科,環保局,消防等相關部門搞好關係。讓他們對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你才可以慢慢逐步完善醫院。 不用一次投入太多資金。

要不然真按照國家要求來卡你,一個診所賺的錢撐不住一個醫院的規模。

給你一個大概的數字估計一下。按照雲南文山來估算(一個五線城市吧)

房子是租的還是自己的?租個房租算你個便宜價,每年50萬。

配齊醫生護士等人員,每月工資算你便宜點,20萬。

投入房子的裝修改造費,算你便宜點。200萬。

如果醫療條件,醫療水平有保證,一切都很順利的話算你三年能達到收支平衡。

五線小城,你投1100萬就可以上了。

所以我覺得還不如和職能部門搞好關係,有錢了再慢慢完善醫院的相關。


準備賠多少錢或者昧著良心掙錢!


把小門診連地皮一起賣給大醫院,假如有醫院願接受的話,那就完成了題主的要求了。畢竟有一條「前期不會賠的太慘」,這個在升級路上簡直是在做夢了……


錢多點多買點設備,顧幾個剛畢業有證的本科生,高薪聘請幾個專家,和上級醫院關係好,會診隨叫隨到,再聘請幾個小護士。


這是不是起點作者準備新開的系統文小說來取材來了——《重生之我有一個小門診》

還是說……題主就是主角,剛繼承了一台「醫院系統」


走專科,位置比較偏也可以走體檢,聯合大醫院遠程會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