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走廊裏,瀰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往來如織的人流,臉上都是黯淡的表情。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戴着“小丑”專用的紅鼻頭,穿着紅黃綠相間的彩色衣服。

  抱着一把尤克里裏,歡快地穿梭在走廊裏。

  他叫宋龍超,是紀錄片《生活萬歲》的主人公之一,也是一名小兒外科護士。

  像他這樣的醫護工作者,全世界有千千萬萬,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夢想醫生”,也叫“小丑醫生”。

  "小丑醫生"的概念在中國還比較陌生。

  但在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已經是一個嚴肅且專業的職業。

  小丑醫生並不是專職小丑,而是醫護工作者們將自己的空閒時間捐獻出來,扮演小丑醫生,志願服務病人。

  他們通過愛與幽默的力量,幫助患者克服焦慮和挫折,從而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

  01

  因爲癌症

  同“小丑醫生”結緣

  2016年,宋龍超被查出患有甲狀腺癌。

  那時他畢業兩年,剛滿26歲。

  這樣的重擊放在任何一個年輕人身上,恐怕都會崩潰了。

  手術後的第三天,和以往的日子比,沒有什麼不同,還是一樣的暗淡無光。

  宋龍超一個人在病牀上發呆,突然有三個人連招呼都不打就闖進了病房。

  而且穿得十分誇張,五顏六色的衣服、爆炸頭、紅色鼻頭。

  他們在宋龍超面前做着搞笑誇張的動作,面部表情也在不停地變換。

  宋龍超怔怔地看着他們,愣了幾秒鐘才認出來。

  那些都是來探望他的朋友,於是他“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小丑醫生”的力量。

  02

  爲孩子造夢、同老人下棋

  他們是病房中最溫暖的存在

  出院之後的宋龍超基本康復。

  那時候醫院的幾個同事剛剛從意大利學習小丑醫生回來,於是宋龍超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裏。

  他第一次作爲小丑醫生接觸患者,是一名患闌尾炎的小孩。

  當時檢查結果顯示,他的闌尾已經化膿,化膿以後就極有穿孔的可能,感染全腹膜炎。

  對於小孩子來說,感染很危險,弄不好就會面臨死亡。

  當醫生們準備手術的時候,小孩一直不配合。

  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不讓輸液、不讓抽血,也不進手術室。

  他的哭鬧聲吵醒了病房裏的其他小孩。

  情急之下,宋龍超想起了櫃子裏的“紅鼻頭”。

  於是他把自己扮成小丑醫生,在小孩面前做着小丑醫生的一系列動作。

  果然,小孩的注意力被他吸引了,漸漸地停止了哭聲。

  在宋龍超的引導下,小孩配合醫生完成了手術。

  而且小孩出院的時候,還興致勃勃地跟宋龍超說:“你一定要來看我啊!”

  這是“小丑醫生”第一次給宋龍超帶來成就感。

  還有一個小孩喜歡外太空,所以他們就扮演外太空的人,安撫小孩做手術。

  手術結束後,小孩對他說:“哥哥,我剛剛去外太空遨遊了!”

  很多人覺得,小丑醫生只是哄着小孩玩的,其實並不是。

  在成人的世界裏,小丑醫生同樣適用。

  只是要用對方法,對待不同的病人,小丑醫生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

  醫院裏有一個肺癌晚期的老人,剛接受治療的時候,他還是很樂觀的。

  治療一段時間之後,他開始變得悲觀,也很封閉,不太願意跟家人交流。

  小丑醫生得知情況後,戴着紅鼻頭和禮帽,還特意穿了一套比較老年化的衣服。

  到了病房裏,他並沒有急着跟老人聊天,而是同病房的病人們下棋。

  老人是喜歡圍棋的,看到有人下棋,他就忍不住靠近去圍觀,時不時地還支幾招。

  漸漸地,小丑醫生就和老人建立了心靈上的聯繫,之後他們還約老人一起下棋。

  在後來的聊天過程中,老人說了心裏話:

  他是擔心自己的病花錢太多,不想成爲家裏的負擔,所以不願意配合治療。

  03

  相比被誤解的刺痛

  病人的傷痛更讓他們擔心

  這些都是成功且美好的案例,當然也有讓人感到挫敗和疲憊的時候。

  由於國內小丑醫生的職業還不是很普遍,所以很多小孩的家長認爲他們是譁衆取寵,根本對治療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些時候,小丑醫生走進病房,家長們會像提防壞人一樣,對他們冷眼相待。

  看到小丑醫生興高采烈地走過來,有些家長甚至會態度強硬地說:“趕緊走!不要嚇到我家孩子!”

  相比於言辭激烈的家長,有些小孩更讓他們頭疼。

  偶爾遇到心理比較成熟的小孩,無論小丑醫生怎樣表演,他們的情緒不會有一絲波動。

  每逢這時,挫敗感會突襲而來......

  因爲質疑的聲音,有些小丑醫生已經離開了團隊。

  但是也有像宋龍超一樣堅持的人,因爲走出病房的那一刻,還有小朋友依依不捨地喊着“哥哥”。

  也因爲他們的付出能換來一張張天真的笑臉。

  每次工作前,宋龍超都要一遍遍跟着視頻學習小丑醫生的動作、表情。

  當一系列動作都流暢地模仿下來之後,心中那根緊繃着的也弦鬆弛了下來,但是他又會深深地嘆一口氣。

  工作時的他興高采烈,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他真的像小丑一樣快樂。

  但是當摘下面具的那一刻,疲憊、茫然、失落、委屈瞬間涌動。

  身爲一名醫生,誰不想看着自己的病人漸漸痊癒呢?

  醫者父母心,相比被誤解的刺痛,病人的傷痛更讓他們擔心。

  而對於宋龍超來說,他的親身經歷,更能讓他體會到病人的痛苦和憂慮。

  有時候病痛會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向你襲來,而你不能躲避、也不能回擊,只能任由它們侵襲着你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作爲患者的他也曾責怪上天的不公,“爲什麼我的家裏會出現兩個(母親)癌症病人?我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個明天。”

  但是作爲醫護人員的他又是那樣的堅強和溫暖,“如果我告訴病人們我也是癌症的話,他們可能接受不了。”

  醫者自醫,或許是宋龍超扮演小丑醫生帶給他人歡樂的同時,也帶給自己力量。

  你看不出他曾經是一個癌症患者,相反,他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陽光和快樂感染着每一個人。

  04

  小丑醫生

  帶你追逐生活中的那束光

  其實,在宋龍超所在的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小丑醫生已經是一支相對專業的團隊了。

  在那裏,他們的名字叫做“四川省小丑醫生公益慈善促進會”。

  以“促進會”爲核心,小丑醫生的團隊已經不僅僅由醫務工作者組成了,他們可以是醫學院的學生、社會愛心人士等等。

  他們分佈在四川的多個地區,爲不同地區的病人服務。

  小丑醫生雅安市人民醫院分隊

  小丑醫生內江分隊

  小丑醫生涼山州分隊

  “促進會”每年都會給小丑醫生們進行一到兩次專業培訓,邀請以色列、意大利的專職小丑醫生前來授課。

  從2015年的十幾個人,到現在的近千人,小丑醫生的團隊在不斷壯大。

  而他們服務的人羣也漸漸增多,4年時間,他們已經服務了上萬例病人。

  以色列的小丑醫生在授課

  但不變得是,他們依舊秉承着志願服務的理念,在病房裏穿梭,甚至在鄉鎮間奔走,爲病人帶去歡樂。

  2019年春節,“促進會”的小丑醫生們與因病無法回家過年的病人們歡聚在一起,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春節。

  小丑醫生和病人們歡度春節

  2018年的端午節,“促進會”雅安分隊走進雅安市人民醫院院養中心,和老人們一起吃糉子、做遊戲。

  小丑醫生和老人們過端午節

  如果你只把“小丑醫生”理解爲單純的在病牀前逗病人開心的角色,那真的是大錯特錯了。

  那只是他們工作當中的一部分,其實中國的小丑醫生,更像是一個公益組織。

  他們在給病人帶去歡樂的同時,還將心中的那份善意延伸至公益領域,給更多人帶去溫暖。

  或許目前你的身邊還沒有“小丑醫生”的存在。

  但是益美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小丑醫生”涌現。

  他們會用獨有的方式爲病人們帶去快樂。

  就像紀錄片《生活萬歲》所倡導的那樣,拼命地追逐生命中的那束光,並且尋着那束光重新擁抱生活!

相关文章